Node.js 事件循環(huán)詳解及實例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6日 09:53:58 作者:xiaochun365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Node.js 事件循環(huán)詳解及實例的相關資料,Node.js 有多個內置的事件,我們可以通過引入 events 模塊,并通過實例化 EventEmitter 類來綁定和監(jiān)聽事件,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Node.js 事件循環(huán)詳解及實例
- Node.js 是單進程單線程應用程序,但是通過事件和回調支持并發(fā),所以性能非常高。
- Node.js 的每一個 API 都是異步的,并作為一個獨立線程運行,使用異步函數調用,并處理并發(fā)。
- Node.js 基本上所有的事件機制都是用設計模式中觀察者模式實現。
- Node.js 單線程類似進入一個while(true)的事件循環(huán),直到沒有事件觀察者退出,每個異步事件都生成一個事件觀察者,如果有事件發(fā)生就調用該回調函數.
Node.js 有多個內置的事件,我們可以通過引入 events 模塊,并通過實例化 EventEmitter 類來綁定和監(jiān)聽事件,如下實例:
// 引入 events 模塊 var events = require('events'); // 創(chuàng)建 eventEmitter 對象 var eventEmitter = new events.EventEmitter(); // 創(chuàng)建事件處理程序 var connectHandler = function connected() { console.log(1); // 觸發(fā) data_received 事件 eventEmitter.emit('data_received'); } // 綁定 conne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eventEmitter.on('connection', connectHandler); // 使用匿名函數綁定 data_received 事件 eventEmitter.on('data_received', function(){ console.log(2); }); // 觸發(fā) connection 事件 eventEmitter.emit('connection'); console.log(3);
在 Node 應用程序中,執(zhí)行異步操作的函數將回調函數作為最后一個參數, 回調函數接收錯誤對象作為第一個參數。
var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input.txt',function(err,data){ if(err) console.log(err) else console.log(data.toString()) }) console.log("程序執(zhí)行完成")
如有疑問,請留言或者到本站社區(qū)交流討論,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本站的支持!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
Node.js 緩沖區(qū)(Buffer)模塊的方法及實例分析
在本篇文章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Node.js 緩沖區(qū)(Buffer)模塊的方法及實例分析,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跟著學習下。2022-01-01詳解Node.js中path模塊的resolve()和join()方法的區(qū)別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Node.js中path模塊的resolve()和join()方法的區(qū)別,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