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求解兩個非負整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算法【循環(huán)法與遞歸法】
本文實例講述了Java求解兩個非負整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算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代碼功能:
1.Java實現(xiàn)(完整源碼附測試用例);
2.求解兩個非負整數(shù)p,q(p>=q)的最大公約數(shù);
3.循環(huán)法 以及 遞歸法兩種求解思路;
完整源碼:
/* GCD:Greateast Common Divisor */
public class GC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Case */
int p = 32;
int q = 24;
System.out.println("The greatest divisior of "+p+" and "+q+" is \n"+
"[ gcd1 ] : "+gcd1(p,q)+"\n"+"[ gcd2 ] : "+ gcd2(p,q));
}
// (q % gcd ==0 AND p% gcd ==0 [gcd from q to 1])
public static int gcd1(int p,int q){
int gcd=1;
int d=q;
while(d>0){
d--;
if(q%d==0 && p%d==0){
gcd = d;
break;
}
}
return gcd;
}
// gcd(p,q)=gcd(q,p%q)[if q=0,gcd=p]
public static int gcd2(int p,int q){
if(q==0) return p;
int r = p%q;
//System.out.println("("+q+","+r+")");
return gcd2(q,r);
}
}
運行截圖:

代碼解釋:
循環(huán)法 gcd1(p,q)
自然語言描述 :循環(huán)法求解兩個非負整數(shù)p,q(p>=q)的最大公約數(shù),即求解q的公約數(shù)中為p的公約數(shù)的最大值。令d(被除數(shù))從p開始遞減(遞減step = 1)d始終為“即將滿足條件的最大值”,當d滿足條件(既可以被p整除又可以被p整除時),d即p與q的公約數(shù),d即為p、q的最大公約數(shù);
遞歸法 gcd2(p,q)
自然語言描述: 遞歸法求解兩個非負整數(shù)p,q(p>=q)的最大公約數(shù) ,當q等于0時,最大公約數(shù)為p;否則,對p、q取余得r=p%q,p、q的最大公約數(shù)即為q、r的最大公約數(shù);
代碼心得:
關于循環(huán)法,一開始我想到的是,寫一個求解公約數(shù)的方法、用整型數(shù)組存儲一個非負整數(shù)的全部公約數(shù),然后比較找出p、q中共同的那個最大的公約數(shù)也就是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了,后來想想,既然是求最大,那么就直接從后往前遞減豈不是更省事兒,從后往前遞減就可以保證這個數(shù)一直是當前最大,因為比它大的家伙都不符合條件(能同時被p、q整除)被淘汰掉了啦,就免去了最初需要的找最大這個麻煩,雖然求最大值方法多多,但是如果自己已經或者原本就是就不需要去證明和尋找了哈哈,怎么感覺有點在說哲學 ;
關于遞歸法,我能依靠我的直覺完全理解的還只有那句p、q的最大公約數(shù)就是q、r(r=p%q)的最大公約數(shù)這個環(huán)的開始,但是還是不太理解環(huán)的結束條件 q為0,返回p;
雖然是很簡單的求解最大公約數(shù)算法,但是非要用兩種思路來寫一下,主要還是為了再感受一下我不是很熟悉的遞歸法,以前看求解漢諾塔和斐波那契數(shù)的遞歸算法那明白白的公式亮在那里,就在感慨,這完全就是數(shù)學啊!今天學習到的這個,感觸居然比那時候還要震撼,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問題奇妙地就解決了。我到時沒太在意什么內存啊、效率之類的指標,只是覺得能想到這個的家伙真的太聰明,對他們而言計算機也好、編程語言也好,真正做到了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有人說,遞歸是讓人腦去思考讓計算機去計算的算法,感覺真的是很貼切的說法呢。
參考資料
圖靈程序設計叢書:算法(第4版) 塞奇威克 (Robert Sedgewick) (作者), 韋恩 (Kevin Wayne) (作者), 謝路云 (譯者)
更多關于java算法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Java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教程》、《Java操作DOM節(jié)點技巧總結》、《Java文件與目錄操作技巧匯總》和《Java緩存操作技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
SpringBoot2.動態(tài)@Value的實現(xiàn)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2.動態(tài)@Value的實現(xiàn)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1-07-07
SpringBoot中通過AOP整合日志文件的實現(xiàn)
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中通過AOP整合日志文件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1-12-12
Redis使用RedisTemplate模板類的常用操作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Redis使用RedisTemplate模板類的常用操作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1-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