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發(fā)系列之CountDownLatch源碼分析
CountDownLatch(閉鎖)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類,利用它我們可以攔截一個或多個線程使其在某個條件成熟后再執(zhí)行。它的內(nèi)部提供了一個計數(shù)器,在構造閉鎖時必須指定計數(shù)器的初始值,且計數(shù)器的初始值必須大于0。另外它還提供了一個countDown方法來操作計數(shù)器的值,每調用一次countDown方法計數(shù)器都會減1,直到計數(shù)器的值減為0時就代表條件已成熟,所有因調用await方法而阻塞的線程都會被喚醒。這就是CountDownLatch的內(nèi)部機制,看起來很簡單,無非就是阻塞一部分線程讓其在達到某個條件之后再執(zhí)行。但是CountDownLatch的應用場景卻比較廣泛,只要你腦洞夠大利用它就可以玩出各種花樣。最常見的一個應用場景是開啟多個線程同時執(zhí)行某個任務,等到所有任務都執(zhí)行完再統(tǒng)計匯總結果。下圖動態(tài)演示了閉鎖阻塞線程的整個過程。

上圖演示了有5個線程因調用await方法而被阻塞,它們需要等待計數(shù)器的值減為0才能繼續(xù)執(zhí)行。計數(shù)器的初始值在構造閉鎖時被指定,后面隨著每次countDown方法的調用而減1。下面代碼貼出了CountDownLatch的構造方法。
//構造器
public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
if (count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ount < 0");
this.sync = new Sync(count);
}
CountDownLatch只有一個帶參構造器,必須傳入一個大于0的值作為計數(shù)器初始值,否則會報錯??梢钥吹皆跇嬙旆椒ㄖ兄皇侨ew了一個Sync對象并賦值給成員變量sync。和其他同步工具類一樣,CountDownLatch的實現(xiàn)依賴于AQS,它是AQS共享模式下的一個應用。CountDownLatch實現(xiàn)了一個內(nèi)部類Sync并用它去繼承AQS,這樣就能使用AQS提供的大部分方法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Sync內(nèi)部類的代碼。
//同步器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Sync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構造器
Sync(int count) {
setState(count);
}
//獲取當前同步狀態(tài)
int getCount() {
return getState();
}
//嘗試獲取鎖
//返回負數(shù):表示當前線程獲取失敗
//返回零值:表示當前線程獲取成功, 但是后繼線程不能再獲取了
//返回正數(shù):表示當前線程獲取成功, 并且后繼線程同樣可以獲取成功
protected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acquires) {
return (getState() == 0) ? 1 : -1;
}
//嘗試釋放鎖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releases) {
for (;;) {
//獲取同步狀態(tài)
int c = getState();
//如果同步狀態(tài)為0, 則不能再釋放了
if (c == 0) {
return false;
}
//否則的話就將同步狀態(tài)減1
int nextc = c-1;
//使用CAS方式更新同步狀態(tài)
if (compareAndSetState(c, nextc)) {
return nextc == 0;
}
}
}
}
可以看到Sync的構造方法會將同步狀態(tài)的值設置為傳入的參數(shù)值。之后每次調用countDown方法都會將同步狀態(tài)的值減1,這也就是計數(shù)器的實現(xiàn)原理。在平時使用CountDownLatch工具類時最常用的兩個方法就是await方法和countDown方法。調用await方法會阻塞當前線程直到計數(shù)器為0,調用countDown方法會將計數(shù)器的值減1直到減為0。下面我們來看一下await方法是怎樣調用的。
//導致當前線程等待, 直到門閂減少到0, 或者線程被打斷
public void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以響應線程中斷方式獲取
sync.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1);
}
//以可中斷模式獲取鎖(共享模式)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int ar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首先判斷線程是否中斷, 如果是則拋出異常
if (Thread.interrupted()) {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1.嘗試去獲取鎖
if (tryAcquireShared(arg) < 0) {
//2. 如果獲取失敗則進人該方法
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arg);
}
}
當線程調用await方法時其實是調用到了AQS的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該方法是以響應線程中斷的方式來獲取鎖的,上面同樣貼出了該方法的代碼。我們可以看到在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首先會去調用tryAcquireShared方法嘗試獲取鎖。我們看到Sync里面重寫的tryAcquireShared方法的邏輯,方法的實現(xiàn)邏輯很簡單,就是判斷當前同步狀態(tài)是否為0,如果為0則返回1表明可以獲取鎖,否則返回-1表示不能獲取鎖。如果tryAcquireShared方法返回1則線程能夠不必等待而繼續(xù)執(zhí)行,如果返回-1那么后續(xù)就會去調用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讓線程進入到同步隊列里面等待。這就是調用await方法會阻塞當前線程的原理,下面看看countDown方法是怎樣將阻塞的線程喚醒的。
//減少門閂的方法
public void countDown() {
sync.releaseShared(1);
}
//釋放鎖的操作(共享模式)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Shared(int arg) {
//1.嘗試去釋放鎖
if (tryReleaseShared(arg)) {
//2.如果釋放成功就喚醒其他線程
doReleaseShared();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可以看到countDown方法里面調用了releaseShared方法,該方法同樣是AQS里面的方法,我們在上面也貼出了它的代碼。releaseShared方法里面首先是調用tryReleaseShared方法嘗試釋放鎖,tryReleaseShared方法在AQS里面是一個抽象方法,它的具體實現(xiàn)邏輯在子類Sync類里面,我們在上面貼出的Sync類代碼里可以找到該方法。tryReleaseShared方法如果返回true表示釋放成功,返回false表示釋放失敗,只有當將同步狀態(tài)減1后該同步狀態(tài)恰好為0時才會返回true,其他情況都是返回false。那么當tryReleaseShared返回true之后就會馬上調用doReleaseShared方法去喚醒同步隊列的所有線程。這樣就解釋了為什么最后一次調用countDown方法將計數(shù)器減為0后就會喚醒所有被阻塞的線程。CountDownLatch基本的原理大致就是這些,下面我們看一個它的使用示例。
應用場景:在玩歡樂斗地主時必須等待三個玩家都到齊才可以進行發(fā)牌。
public class Player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1;
private final int id = count++;
private CountDownLatch latch;
public Player(CountDownLatch latch) {
this.latch = lat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玩家" + id + "】已入場");
latch.countDow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3);
System.out.println("牌局開始, 等待玩家入場...");
new Player(latch).start();
new Player(latch).start();
new Player(latch).start();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玩家已到齊, 開始發(fā)牌...");
}
}

運行結果顯示發(fā)牌操作一定是在所有玩家都入場后才進行。我們將23行的latch.await()注釋掉,對比下看看結果。

可以看到在注釋掉latch.await()這行之后,就不能保證在所有玩家入場后才開始發(fā)牌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springboot添加多數(shù)據(jù)源的方法實例教程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springboot添加多數(shù)據(jù)源方法的相關資料,在實際開發(fā)中經(jīng)常可能遇到在一個應用中可能要訪問多個數(shù)據(jù)庫多的情況,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9-09
Spring 事務事件監(jiān)控及實現(xiàn)原理解析
本文首先會使用實例進行講解Spring事務事件是如何使用的,然后會講解這種使用方式的實現(xiàn)原理。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18-09-09
Spring?Boot實現(xiàn)配置文件的自動加載和刷新功能
這篇文章我們介紹了Spring?Boot如何實現(xiàn)配置文件的自動加載和刷新,本文結合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參考下吧2023-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