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Vue源碼之數(shù)據(jù)的代理訪問
概念解析:
1) 數(shù)據(jù)代理: 通過一個對象代理對另一個對象(在前一個對象內(nèi)部)中屬性的操作(讀/寫)
2) vue 數(shù)據(jù)代理: 通過 vm 對象(即this)來代理 data 對象中所有屬性的操作
3) 好處: 更方便的操作 data 中的數(shù)據(jù)
4) 基本實現(xiàn)流程
a. 通過 Object.defineProperty()給 vm 添加與 data 對象的屬性對應(yīng)的屬性描述符
b. 所有添加的屬性都包含 getter/setter
c. getter/setter 內(nèi)部去操作 data 中對應(yīng)的屬性數(shù)據(jù)
疑問
不知道你在使用Vue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定義在 data 對象中的屬性,可以用 Vue 的實例 this 進行訪問?
我們來看看源碼的實現(xiàn)。
var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 =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noop, set: noop }; // 源碼中是這樣調(diào)用的:proxy(vm, '_data', key) // vm是Vue的實例,key是data對象屬性的名字 function proxy (target, sourceKey, key) {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get = function proxyGetter () { return this[sourceKey][key] };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set = function proxySetter (val) { this[sourceKey][key] = 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 }
比如有個如下demo
cons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created() { console.log(this.message) // 輸出Hello Vue! console.log(this._data.message) // 同樣輸出Hello Vue! } })
也就是說當我們這樣 this.message 寫的時候, Vue 通過 Object.defineProperty 給 this.message 設(shè)置一層代理,實際訪問的是 this._data 里的 message 屬性,而 this._data 指向的對象就是我們寫的 data 對象。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使用vue深度選擇器修改ElementUI組件內(nèi)樣式的示例代碼
在帶有scoped屬性的style中書寫樣式時,無法作用影響到子組件中的樣式,此時我們會使用到deep深度選擇器,來解決此問題,我們在使用less預處理器,能正常使用,但是在scss預處理器中會報錯,下面通過本文介紹vue深度選擇器修改ElementUI組件內(nèi)樣式,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12-12Vue 利用指令實現(xiàn)禁止反復發(fā)送請求的兩種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 利用指令實現(xiàn)禁止反復發(fā)送請求的兩種方法,非常不錯,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