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事件流與事件處理程序?qū)嵗治?/h1>
更新時間:2019年08月16日 11:18:06 作者:最騷的就是你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事件流與事件處理程序,結(jié)合實(shí)例形式分析了事件流與事件處理程序相關(guān)概念、原理、用法及操作注意事項(xiàng),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本文實(shí)例講述了JS事件流與事件處理程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1.事件流:從頁面中接收事件的順序
1.1 IE :事件冒泡流
1.2 Netscape :事件捕獲
1.3 DOM事件流 :事件捕獲階段——事件目標(biāo)階段——事件冒泡階段
DOM2級事件規(guī)定 :捕獲階段不會涉及目標(biāo)事件。
2.事件處理程序
事件 :用戶或者瀏覽器自身執(zhí)行的 某種動作
事件處理程序 :響應(yīng)某個事件的 函數(shù) 。
2.1 HTML事件處理程序
用一個與該事件處理程序同名的HTML特性來指定。
2.1.1包含要執(zhí)行的具體動作
<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me" onclick="alert('Clicked')"/>
2.1.2 調(diào)用其他地方定義的腳本
<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me" onclick="showMessage()"/>
2.1.3 缺點(diǎn)
- 1.時差問題:使用try-catch塊捕捉錯誤。
onclick="try { showMessage() ;} catch(ex) {} "
- 2.程序的作用域鏈在不同瀏覽器中會導(dǎo)致不同結(jié)果
- 3.HTML和JS代碼耦合緊密
2.2 DOM0級事件處理程序
將一個函數(shù)賦值給一個事件處理程序?qū)傩?,例如:onclick。
為事件處理程序賦值。
btn.onclick = function() {
alert( this.id );
};
事件處理程序在元素的作用域中運(yùn)行,this指向當(dāng)前元素。
刪除事件處理程序:
btn.onclick = null;
2.3 DOM2級事件處理程序
addEventListener(處理的事件名,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布爾值);
removeEventListener(處理的事件名,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布爾值);
布爾值:捕獲階段調(diào)用事件處理程序:true。冒泡階段調(diào)用:false。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false。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function() {
alert(this.id);
}, false);
好處:可以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事件按照添加先后順序執(zhí)行。
問題:匿名函數(shù)無法移除。
最好寫成
var handler = function(){
alert(this.id);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false);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false);
2.4 IE事件處理程序
attachEvent(事件處理程序名稱,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
detachEvent(事件處理程序名稱,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
通過該方法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都會被添加到冒泡階段。
btn.attachEvent("onclick",function(){
alert("clicked");
});
注意:使用DOM級方法時,事件會在所屬元素的作用域內(nèi)運(yùn)行;使用attachEvent()方法,事件處理程序會在全局作用域運(yùn)行,this==window。
好處:可以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后添加先執(zhí)行。
問題:匿名函數(shù)無法移除。
var handler = function(){
alert(this.id);
};
btn.attachEvent ("onclick", handler);
btn.detachEvent ("onclick", handler);
2.5跨瀏覽器事件處理程序
- 1.創(chuàng)建一個方法addHandler():區(qū)分使用哪種方法來添加事件;
- 2.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EventUtil。擁有兩個方法。
- 3.addHandler(要操作的元素,事件名稱,事件處理函數(shù))。
- 4.removeHandler(要操作的元素,事件名稱,事件處理函數(shù))。
var EventUtil = {
addHandler: function(element,type,handler){
if(element.addEventLister)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type,handler,false);
}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
element.attachEvent("on"+type, handler);
}else {
element.["on"+type] =handler;
}
},
removeHandler: function(element,type,handler){
if(element.addEventLister) {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type,handler,false);
}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
element.detachEvent("on"+type, handler);
}else {
element.["on"+type] = null;
}
}
};
使用:
EventUtil.addHandler(btn ,"click",handler);
EventUtil.removeHandler(btn ,"click",handler);
PS:這里再為大家附上javascript系統(tǒng)自帶事件參考表供大家參考查詢:
javascript事件與功能說明大全:
http://tools.jb51.net/table/javascript_event
更多關(guān)于JavaScript相關(guān)內(nèi)容可查看本站專題:《JavaScript事件相關(guān)操作與技巧大全》、《JavaScript常用函數(shù)技巧匯總》、《javascript面向?qū)ο笕腴T教程》、《JavaScript錯誤與調(diào)試技巧總結(jié)》、《JavaScript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技巧總結(jié)》及《JavaScript數(shù)學(xué)運(yùn)算用法總結(jié)》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Script程序設(shè)計(jì)有所幫助。
相關(guān)文章
-
JS常見疑難點(diǎn)分析之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用法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常見疑難點(diǎn)分析之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用法,結(jié)合實(shí)例形式較為詳細(xì)的分析了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的功能,使用方法與相關(guān)注意事項(xiàng),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6-12-12
-
js二維碼生成插件jquery.qrcode.js如何自定義LOGO
介紹如何將jquery.qrcode.min.js與jquery集成到網(wǎng)頁中,生成帶LOGO的二維碼,提供了修改代碼以支持LOGO上傳的步驟,并給出注意事項(xiàng)以確保二維碼的識別效果 2024-11-11
-
javaScript讓文本框內(nèi)的最后一個文字的后面獲得焦點(diǎn)實(shí)現(xiàn)代碼
讓文本框內(nèi)的最后一個文字的后面獲得焦點(diǎn),在應(yīng)用中很常見,接下來提供解決方案,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2013-01-01
-
JS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用法分析【附demo源碼下載】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用法,結(jié)合實(shí)例形式分析了使用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的注意事項(xiàng)與核心操作技巧,并附帶demo源碼供讀者下載參考,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7-09-09
-
JavaScript中三種for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總結(jié)(for、for...in、for...of)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JavaScript中三種for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的相關(guān)資料,For循環(huán)用在需要重復(fù)執(zhí)行的某些代碼,本文介紹的三種for循環(huán)分別包括for、for...in、for...of,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1-06-06
-
js實(shí)現(xiàn)鼠標(biāo)移到鏈接文字彈出一個提示層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實(shí)現(xiàn)鼠標(biāo)移到鏈接文字彈出一個提示層的方法,涉及javascript鼠標(biāo)事件與css樣式的相關(guā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5-05-05
最新評論
本文實(shí)例講述了JS事件流與事件處理程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1.事件流:從頁面中接收事件的順序
1.1 IE :事件冒泡流
1.2 Netscape :事件捕獲
1.3 DOM事件流 :事件捕獲階段——事件目標(biāo)階段——事件冒泡階段
DOM2級事件規(guī)定 :捕獲階段不會涉及目標(biāo)事件。
2.事件處理程序
事件 :用戶或者瀏覽器自身執(zhí)行的 某種動作
事件處理程序 :響應(yīng)某個事件的 函數(shù) 。
2.1 HTML事件處理程序
用一個與該事件處理程序同名的HTML特性來指定。
2.1.1包含要執(zhí)行的具體動作
<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me" onclick="alert('Clicked')"/>
2.1.2 調(diào)用其他地方定義的腳本
<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me" onclick="showMessage()"/>
2.1.3 缺點(diǎn)
- 1.時差問題:使用try-catch塊捕捉錯誤。
onclick="try { showMessage() ;} catch(ex) {} "
- 2.程序的作用域鏈在不同瀏覽器中會導(dǎo)致不同結(jié)果
- 3.HTML和JS代碼耦合緊密
2.2 DOM0級事件處理程序
將一個函數(shù)賦值給一個事件處理程序?qū)傩?,例如:onclick。
為事件處理程序賦值。
btn.onclick = function() { alert( this.id ); };
事件處理程序在元素的作用域中運(yùn)行,this指向當(dāng)前元素。
刪除事件處理程序:
btn.onclick = null;
2.3 DOM2級事件處理程序
addEventListener(處理的事件名,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布爾值);
removeEventListener(處理的事件名,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布爾值);
布爾值:捕獲階段調(diào)用事件處理程序:true。冒泡階段調(diào)用:false。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false。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function() { alert(this.id); }, false);
好處:可以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事件按照添加先后順序執(zhí)行。
問題:匿名函數(shù)無法移除。
最好寫成
var handler = function(){ alert(this.id);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false);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false);
2.4 IE事件處理程序
attachEvent(事件處理程序名稱,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
detachEvent(事件處理程序名稱,事件處理程序函數(shù));
通過該方法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都會被添加到冒泡階段。
btn.attachEvent("onclick",function(){ alert("clicked"); });
注意:使用DOM級方法時,事件會在所屬元素的作用域內(nèi)運(yùn)行;使用attachEvent()方法,事件處理程序會在全局作用域運(yùn)行,this==window。
好處:可以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后添加先執(zhí)行。
問題:匿名函數(shù)無法移除。
var handler = function(){ alert(this.id); }; btn.attachEvent ("onclick", handler); btn.detachEvent ("onclick", handler);
2.5跨瀏覽器事件處理程序
- 1.創(chuàng)建一個方法addHandler():區(qū)分使用哪種方法來添加事件;
- 2.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EventUtil。擁有兩個方法。
- 3.addHandler(要操作的元素,事件名稱,事件處理函數(shù))。
- 4.removeHandler(要操作的元素,事件名稱,事件處理函數(shù))。
var EventUtil = { addHandler: function(element,type,handler){ if(element.addEventLister)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type,handler,false); }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 element.attachEvent("on"+type, handler); }else { element.["on"+type] =handler; } }, removeHandler: function(element,type,handler){ if(element.addEventLister) {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type,handler,false); }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 element.detachEvent("on"+type, handler); }else { element.["on"+type] = null; } } };
使用:
EventUtil.addHandler(btn ,"click",handler); EventUtil.removeHandler(btn ,"click",handler);
PS:這里再為大家附上javascript系統(tǒng)自帶事件參考表供大家參考查詢:
javascript事件與功能說明大全:
http://tools.jb51.net/table/javascript_event
更多關(guān)于JavaScript相關(guān)內(nèi)容可查看本站專題:《JavaScript事件相關(guān)操作與技巧大全》、《JavaScript常用函數(shù)技巧匯總》、《javascript面向?qū)ο笕腴T教程》、《JavaScript錯誤與調(diào)試技巧總結(jié)》、《JavaScript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技巧總結(jié)》及《JavaScript數(shù)學(xué)運(yùn)算用法總結(jié)》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Script程序設(shè)計(jì)有所幫助。
相關(guān)文章
JS常見疑難點(diǎn)分析之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用法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常見疑難點(diǎn)分析之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用法,結(jié)合實(shí)例形式較為詳細(xì)的分析了match,charAt,charCodeAt,map,search的功能,使用方法與相關(guān)注意事項(xiàng),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6-12-12js二維碼生成插件jquery.qrcode.js如何自定義LOGO
介紹如何將jquery.qrcode.min.js與jquery集成到網(wǎng)頁中,生成帶LOGO的二維碼,提供了修改代碼以支持LOGO上傳的步驟,并給出注意事項(xiàng)以確保二維碼的識別效果2024-11-11javaScript讓文本框內(nèi)的最后一個文字的后面獲得焦點(diǎn)實(shí)現(xiàn)代碼
讓文本框內(nèi)的最后一個文字的后面獲得焦點(diǎn),在應(yīng)用中很常見,接下來提供解決方案,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2013-01-01JS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用法分析【附demo源碼下載】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用法,結(jié)合實(shí)例形式分析了使用圖片延遲加載插件LazyImgv1.0的注意事項(xiàng)與核心操作技巧,并附帶demo源碼供讀者下載參考,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9-09JavaScript中三種for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總結(jié)(for、for...in、for...of)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JavaScript中三種for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的相關(guān)資料,For循環(huán)用在需要重復(fù)執(zhí)行的某些代碼,本文介紹的三種for循環(huán)分別包括for、for...in、for...of,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6-06js實(shí)現(xiàn)鼠標(biāo)移到鏈接文字彈出一個提示層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實(shí)現(xiàn)鼠標(biāo)移到鏈接文字彈出一個提示層的方法,涉及javascript鼠標(biāo)事件與css樣式的相關(guā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