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ervlet Filter實現系統(tǒng)登錄權限
Servlet Filter介紹
過濾器是一些web應用程序組件,可以綁定到一個web應用程序中。但是與其他web應用程序組件不同的是,過濾器是”鏈”在容器的處理過程中的。這就意味著它們會在servlet處理器之前訪問一個進入的請求,并且在外發(fā)響應信息返回到客戶前訪問這些響應信息。這種訪問使得過濾器可以檢查并修改請求和響應的內容。
Filter適用的場景:
1.為一個web應用程序的新功能建立模型(可被添加到web應用程序中或者從web應用程序中刪除而不需要重寫基層應用程序代碼)
2.向過去的代碼添加新功能
3.用戶授權的Filter: Filter 負責檢查用戶請求,根據請求過濾用戶非法請求
4.日志Filter: 詳細記錄某些特殊的用戶請求
5.負責解碼的Filter: 包括對非標準編碼的請求解碼
Filter使用的位置:
過濾器放在web資源之前,可以在請求抵達它所應用的web資源(可以是一個Servlet、一個Jsp頁面,甚至是一個HTML頁面)之前截獲進入的請求,并且在它返回到客戶之前截獲輸出請求。Filter:用來攔截請求,處于客戶端與被請求資源之間,目的是重用代碼。Filter鏈,在web.xml中哪個先配置,哪個就先調用。在filter中也可以配置一些初始化參數。
Filter的用途:
1.在HttpServletRequest 到達Servlet 之前,攔截客戶的HttpServletRequest
2.根據需要檢查HttpServletRequest ,也可以修改HttpServletRequest 頭和數據
3.在HttpServletResponse 到達客戶端之前,攔截HttpServletResponse
4.根據需要檢查HttpServletResponse ,可以修改HttpServletResponse 頭和數據
一個Filter 可負責攔截多個請求或響應:一個請求或響應也可被多個請求攔截。
使用Filter進行系統(tǒng)登錄權限校驗
這里我們使用對session進行校驗的方式,當對某一模塊進行請求時,先校驗當前用戶的請求是否有session存在,如果有,繼續(xù)訪問,如果沒有,即跳轉到登錄頁。
第一步:
編寫自己的Filter攔截類,攔截類需要實現servlet的filter接口
public class Web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FilterChain filter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Http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Http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tring currPath = request.getRequestURI(); //當前請求的URL
if (session.getAttribute("logined") != null) {
filterChain.doFilter(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
} else {
response.sendRedirect("/login.jsp");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這里使用了攔截器鏈,當我們配置了多個攔截器的時候,服務器會按照web.xml中過濾器定義的先后循序組裝成一條鏈,然后一次執(zhí)行其中的doFilter()方法。
第二步:
在web.xml中配置自定義的攔截器
web.xml:
<filter>
<filter-name>web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com.test.interceptor.WebFilter</filter-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skipPath</param-name>
<param-value>ok.jsp</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web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這樣,就配置好了我們自定義的攔截器,如果有多個攔截器的話,請注意攔截器配置的順序,攔截會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進行攔截,一般來說處理編碼的攔截器配置在最上面。
通過上述步驟的操作,此時就可以通過URI進行訪問。此時如果能夠取得Session中的logined值時,會直接進入下一步處理,否則直接進入登錄頁面。從而就完成了session的校驗。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SpringCloud實現Eureka服務注冊與發(fā)現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Cloud如何實現Eureka服務注冊與發(fā)現,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學習使用SpringCloud,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2021-05-05
Springboot下RedisTemplate的兩種序列化方式實例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下RedisTemplate的兩種序列化方式,通過定義一個配置類,自定義RedisTemplate的序列化方式,結合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9-09
SpringBoot@DeleteMapping(/xxx/{id})請求報405的解決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DeleteMapping(/xxx/{id})請求報405的解決方案,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1-01
SpringBoot 整合 Netty 多端口監(jiān)聽的操作方法
Netty提供異步的、基于事件驅動的網絡應用程序框架,用以快速開發(f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網絡 IO 程序,是目前最流行的 NIO 框架,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 整和 Netty 并監(jiān)聽多端口,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