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線程并發(fā)訪問代碼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線程并發(fā)訪問代碼分析,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class ConcurrentThread { /** * 分析線程并發(fā)訪問代碼解釋原因 * volatile關(guān)鍵字: * 1):保證了不同線程對這個變量進行操作時的可見性,即一個線程修改了某個變量的值,這新值對其他線程來說是立即可見的 * 2):禁止進行指令重排序 * volatile本質(zhì)是告訴JVM當前變量在寄存器(工作內(nèi)存)中的值是不確定的,需要從主存中讀取 */ private volatil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inc() { try { Thread.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oun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count=" + count + "]"; } } //---------------------------------------- public class Volatil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ConcurrentThread counter = new ConcurrentThread();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unter.inc(); } }).start(); } System.out.println(counter); } }
原因解釋:在Java的內(nèi)存模型中每一個線程運行時都有一個線程棧,線程棧保存了線程運行時候變量值信息
當線程訪問某一個對象值得時候:
1、通過對象的引用找到對應(yīng)在堆內(nèi)存的變量的值
2、把堆內(nèi)存變量的具體值load到線程本地內(nèi)存中,建立了一個變量副本,之后線程就不再和對象在堆內(nèi)存變量值有任何關(guān)系,而是直接修改副本變量的值,在修改完之后的某一個時刻(線程退出之前),自動把線程變量副本的值回寫到對象在堆中變量。這樣堆中的對象的值就產(chǎn)生變化了。
結(jié)合上例,也就是說上面主函數(shù)中開啟了1000個子線程,每個線程都有一個變量副本,每個線程修改變量只是臨時修改了自己的副本,當線程結(jié)束時再將修改的值寫入在主內(nèi)存中,這樣就出現(xiàn)了線程安全問題(拿到了主內(nèi)存中過時的變量值),因此結(jié)果就不可能等于1000了,一般都會小于1000.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SpringSecurity 自定義表單登錄的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Security 自定義表單登錄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