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鏡像分析工具dive原理解析
今天推薦一個這樣的開源工具,用于探索 Docker 鏡像,各層內(nèi)容以及發(fā)現(xiàn)縮小 Docker/OCI 鏡像大小的方法。這個工具就是:dive。
工具地址:https://github.com/wagoodman/dive,Star 數(shù):22k+。
這個工具可以清晰得看到鏡像每一層都包含哪些內(nèi)容,方便你分析是否有必要,如下圖所示。

特性
該工具的主要特性包括:
- 按層顯示 Docker 鏡像內(nèi)容;
- 指出每一層的變化;
- 評估 “鏡像的效率”;
- 快速的構(gòu)建/分析周期;
- 和 CI 集成;
- 支持多個鏡像和容器引擎:比如 docker、docker-archive 和 podman;
安裝和使用
1、主要采用docker運行dive的方式,具體用法可查看官方:
https://github.com/wagoodman/dive
2、拉取dive鏡像
docker pull quay.io/wagoodman/dive:latest
3、通過docker運行dive查看鏡像層信息
docker run --rm -it \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
quay.io/wagoodman/dive:latest \
nginx:latest
備注:最后面的nginx:latest就是要查看的鏡像名稱或者直接換成鏡像ID也可以,打開界面如下:

KeyBindings
| Key Binding | Description |
|---|---|
| <kbd>Ctrl + C</kbd> | 退出 |
| <kbd>Tab</kbd> or <kbd>Ctrl + Space</kbd> | 在圖層和文件樹視圖之間切換 |
| <kbd>Ctrl + F</kbd> | 過濾文件 |
| <kbd>Ctrl + A</kbd> | 圖層視圖:查看聚合圖像修改 |
| <kbd>Ctrl + L</kbd> | 圖層視圖:查看當(dāng)前圖層修改 |
| <kbd>Space</kbd> | Filetree視圖:折疊/取消折疊目錄 |
| <kbd>Ctrl + A</kbd> | Filetree視圖: 顯示/隱藏添加的文件 |
| <kbd>Ctrl + R</kbd> | Filetree視圖:顯示/隱藏已刪除的文件 |
| <kbd>Ctrl + M</kbd> | Filetree視圖:顯示/隱藏已修改的文件 |
| <kbd>Ctrl + U</kbd> | Filetree視圖:顯示/隱藏未修改的文件 |
| <kbd>PageUp</kbd> | Filetree視圖:向上滾動頁面 |
| <kbd>PageDown</kbd> | Filetree視圖:向下滾動頁面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使用Docker快速搭建Airflow+MySQL詳細(xì)步驟
本文詳細(xì)介紹了如何使用Docker和Docker Compose安裝并配置Apache Airflow 2.9.3,步驟包括創(chuàng)建項目目錄、編寫docker-compose.yml文件、創(chuàng)建所需目錄結(jié)構(gòu)、啟動和管理Docker容器,以及如何訪問和配置Airflow Web UI,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24-09-09
linux環(huán)境部署及docker安裝redis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linux環(huán)境部署及docker安裝redis的方法,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xì),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