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histogram(直方圖)的具體使用
最近小仙同學很是煩惱,本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ggplot2作圖的語法,用read.csv(), ggplot()+geom_point()/boxplot()/violinplot()…就可以畫遍天下圖表,結果卻發(fā)現到真正畫圖的時候,還是會出現不少的小問題。
比如小仙最近要畫一個直方圖,最開始用hist()函數試了一下,看了下形狀, 好像因為數據取值范圍跨度太大(最大值104,724,最小值30),這個圖畫出來有點丑,于是決定用ggplot美化一下。
調整之后好看是好看了,但是大家有沒有看出什么不對的地方,明明bins=10但是只畫出8個格子,之后調整bins的值,每次都會比我指定的值少2個格子。而且,圖中第一個格子(取值范圍0-1250)應該有700多個數據,但是圖上顯示只有不到300個,問題出在哪里呢?小仙同學百思不得其解。在geom_histogram()函數中,bins就是用來指定分組數目(格子),為什么總是會少兩個?
小仙同學考慮到自己能力有限,決定量力而行,另辟蹊徑。
于是設置另外一個參數breaks,終于找回了丟失的格子
經過此事,小仙同學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有限水平,哈哈。不過還是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實際的數據可真是比書上的例子難處理呢。
按照慣例寫一下整個作圖的過程。
Step1. 繪圖數據的準備
首先要把你想要繪圖的數據調整成R語言可以識別的格式,建議大家在excel中保存成csv格式。
Step2. 繪圖數據的讀取
data<-read.csv(“your file path”, header = T) #注釋:header=T表示數據中的第一行是列名,如果沒有列名就用header=F
Step3.繪圖所需package的安裝、調用
library(ggplot2) #注釋:package使用之前需要調用
Step4.繪圖
p<-ggplot(data, aes(x=data$銷量)) + geom_histogram(breaks=seq(0,10000,1000))+ xlim(0,10000) p
到此這篇關于R語言histogram(直方圖)的具體使用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R語言 直方圖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R語言ggplot2?title設置教程(main,axis和legend?titles)
ggplot2是一個強大的作圖工具,它可以讓你不受現有圖形類型的限制,創(chuàng)造出任何有助于解決你所遇到問題的圖形,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R語言ggplot2?title設置(main,axis和legend?titles)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2-02R語言中if(){}else{}語句和ifelse()函數的區(qū)別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R語言中if(){}else{}語句和ifelse()函數的區(qū)別詳解,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