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java中synchronized鎖的升級過程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13日 11:24:48   作者:NetWhite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中synchronized鎖的升級過程,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

synchronized鎖的升級(偏向鎖、輕量級鎖及重量級鎖)

java同步鎖前置知識點

  • 1.編碼中如果使用鎖可以使用synchronized關(guān)鍵字,對方法、代碼塊進行同步加鎖
  • 2.Synchronized同步鎖是jvm內(nèi)置的隱式鎖(相對Lock,隱式加鎖與釋放)
  • 3.Synchronized同步鎖的實現(xiàn)依賴于操作系統(tǒng),獲取鎖與釋放鎖進行系統(tǒng)調(diào)用,會引起用戶態(tài)與內(nèi)核態(tài)切換
  • 4.jdk1.5之前加鎖只能使用synchronized,1.6引入Lock同步鎖(請求鎖基于java實現(xiàn),顯式加鎖與釋放、性能更優(yōu))
  • 5.jdk1.6對于Synchronzied同步鎖提出了偏向鎖、輕量級鎖、重量級鎖的概念(其實是對synchronized的性能優(yōu)化,盡可能減少鎖競爭帶來的上下文切換)
  • 6.無論是使用synchronized還是Lock,線程上下文切換都是無法避免的
  • 7.Lock相對synchronized的性能優(yōu)化的其中一點是:在線程阻塞的時候,Lock獲取鎖不會導(dǎo)致用戶態(tài)與內(nèi)核態(tài)的切換,而synchronized會(看第3點)。但是線程阻塞都會導(dǎo)致上下文切換(看第6點)
  • 8.java線程的阻塞與喚醒依賴操作系統(tǒng)調(diào)用,導(dǎo)致用戶態(tài)與內(nèi)核態(tài)切換
  • 9.前面說的用戶態(tài)與內(nèi)核態(tài)切換發(fā)生的是進程上下文切換而非線程上下文切換

本文主要關(guān)注synchronized鎖的升級。

synchronized同步鎖

java對象頭

每個java對象都有一個對象頭,對象頭由類型指針和標記字段組成。

在64位虛擬機中,未開啟壓縮指針,標記字段占64位,類型指針占64位,共計16個字節(jié)。

鎖類型信息為標記字段的最后2位:00表示輕量級鎖,01表示無鎖或偏向鎖,10表示重量級鎖;如果倒數(shù)第3位為1表示這個類的偏向鎖啟用,為0表示類的偏向鎖被禁用。

如下圖,圖片來源wiki

左側(cè)一列表示偏向鎖啟用(方框1),右側(cè)一列表示偏向鎖禁用(方框3)。1和3都表示無鎖的初始狀態(tài),如果啟用偏向鎖,鎖升級的步驟應(yīng)該是1->2->4->5,如果禁用偏向鎖,鎖升級步驟是3->4->5。

我用的jdk8,打印了參數(shù)看了下,默認是啟用偏向鎖,如要是禁用: -XX:-UseBiasedLocking

關(guān)于偏向鎖還有另外幾個參數(shù):

注意BiasedLockingStartupDelay參數(shù),默認值4000ms,表示虛擬機啟動的延遲4s才會使用偏向鎖(先使用輕量級鎖)。

偏向鎖

偏向鎖處理的場景是大部分時間只有同一條線程在請求鎖,沒有多線程競爭鎖的情況。看對象頭圖的紅框2,有個thread ID字段:當?shù)谝淮尉€程加鎖的時候,jvm通過cas將當前線程地址設(shè)置到thread ID標記位,最后3位是101。下次同一線程再獲取鎖的時候只用檢查最后3位是否為101,是否為當前線程,epoch是否和鎖對象的類的epoch相等(wiki上說沒有再次cas設(shè)置是為了針對現(xiàn)在多處理器上的cas操作的優(yōu)化)。

偏向鎖優(yōu)化帶來的性能提升指的是避免了獲取鎖進行系統(tǒng)調(diào)用導(dǎo)致的用戶態(tài)和內(nèi)核態(tài)的切換,因為都是同一條線程獲取鎖,沒有必要每次獲取鎖的時候都要進行系統(tǒng)調(diào)用。

如果當前線程獲取鎖的時候(無鎖狀態(tài)下)線程ID與當前線程不匹配,會將偏向鎖撤銷,重新偏向當前線程,如果次數(shù)達到BiasedLockingBulkRebiasThreshold的值,默認20次,當前類的偏向鎖失效,影響就是epoch的值變動,加鎖類的epoch值加1,后續(xù)鎖對象會重新copy類的epoch值到圖中的epoch標記位。如果總撤銷次數(shù)達到BiasedLockingBulkRevokeThreshold的值(默認40次),就禁用當前類的偏向鎖了,就是對象頭右側(cè)列了,加鎖直接從輕量鎖開始了(鎖升級了)。

偏向鎖的撤銷是個很麻煩的過程,需要所有線程達到安全點(發(fā)生STW),遍歷所有線程的線程棧檢查是否持有鎖對象,避免丟鎖,還有就是對epoch的處理。

如果存在多線程競爭,那偏向鎖就要升級了,升級到輕量級鎖。

輕量級鎖

輕量級鎖處理的場景是在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線程請求鎖(線程交替執(zhí)行)。即使同一時間段,存在多條線程競爭鎖,獲取到鎖的線程持有鎖的時間也特別短,很快就釋放鎖了。

線程加鎖的時候,判斷不是重量級鎖,就會在當前線程棧內(nèi)開辟一個空間,作為鎖記錄,將鎖對象頭的標記字段復(fù)制過來(復(fù)制過來是做一個記錄,因為后面要把鎖對象頭的標記字段的值替換為剛才復(fù)制這個標記字段的空間地址,就像對象頭那個圖片中的pointer to lock record部分,至于最后2位,因為是內(nèi)存對齊的緣故,所以是00)。然后基于CAS操作將復(fù)制這個標記字段的地址設(shè)置為鎖對象頭的標記位的值,如果成功就是獲取到鎖了。如果加鎖的時候判斷不是重量級鎖,最后兩位也不是01(從偏向鎖或無鎖狀態(tài)過來的),那就說明已經(jīng)有線程持有了,如果是當前線程在(需要重入),那就設(shè)置一個0,這里是個棧結(jié)構(gòu),直接壓入一個0即可。最后釋放鎖的時候,出棧,最后一個元素記錄的就是鎖對象原來的標記字段的值,再通過CAS設(shè)置到鎖對象頭即可。

注意在獲取鎖的時候,cas失敗,當前線程會自旋一會,達到一定次數(shù),升級到重量級鎖,當前線程也會阻塞。

重量級鎖

重量級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加的同步鎖,也就是java基礎(chǔ)的鎖實現(xiàn),獲取鎖與釋放鎖的時候都要進行系統(tǒng)調(diào)用,從而導(dǎo)致上下文切換。

關(guān)于自旋鎖

關(guān)于自旋鎖,我查閱相關(guān)資料,主要有兩種說明:

1、是輕量級鎖競爭失敗,不會立即膨脹為重量級而是先自旋一定次數(shù)嘗試獲取鎖;

2、是重量級鎖競爭失敗也不會立即阻塞,也是自旋一定次數(shù)(這里涉及到一個自調(diào)整算法)。

關(guān)于這個說明,還是要看jvm的源碼實現(xiàn)才能確定哪個是真實的:

打印偏向鎖的參數(shù)

如下:

-XX:+UnlockDiagnosticVMOptions

-XX:+PrintBiasedLockingStatistics

我在main方法循環(huán)獲取同一把鎖,打印結(jié)果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 = 0;
        for (int i = 0; i < 1_000_000000; i++) {
            synchronized (lock) {
                num++;
            }
        }
    }

synchronized原理解析

一:synchronized原理解析

1:對象頭

首先,我們要知道對象在內(nèi)存中的布局:

已知對象是存放在堆內(nèi)存中的,對象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對象頭、實例變量和填充字節(jié)。

  • 對象頭zhuyao是由MarkWord和Klass Point(類型指針)組成,其中Klass Point是對象指向它的類元數(shù)據(jù)的指針,虛擬機通過這個指針來確定這個對象是哪個類的實例,Mark Word用于存儲對象自身的運行時數(shù)據(jù)。如果對象是數(shù)組對象,那么對象頭占用3個字寬(Word),如果對象是非數(shù)組對象,那么對象頭占用2個字寬。(1word = 2 Byte = 16 bit)。
  • 實例變量存儲的是對象的屬性信息,包括父類的屬性信息,按照4字節(jié)對齊。
  • 填充字符,因為虛擬機要求對象字節(jié)必須是8字節(jié)的整數(shù)倍,填充字符就是用于湊齊這個整數(shù)倍的。

對象頭示例

通過第一部分可以知道,Synchronized不論是修飾方法還是代碼塊,都是通過持有修飾對象的鎖來實現(xiàn)同步,那么Synchronized鎖對象是存在哪里的呢?答案是存在鎖對象的對象頭的MarkWord中。那么MarkWord在對象頭中到底長什么樣,也就是它到底存儲了什么呢?

在32位的虛擬機中:

在64位的虛擬機中:

上圖中的偏向鎖和輕量級鎖都是在java6以后對鎖機制進行優(yōu)化時引進的,下文的鎖升級部分會具體講解,Synchronized關(guān)鍵字對應(yīng)的是重量級鎖,接下來對重量級鎖在Hotspot JVM中的實現(xiàn)鎖講解。

2:Synchronized在JVM中的實現(xiàn)原理

重量級鎖對應(yīng)的鎖標志位是10,存儲了指向重量級監(jiān)視器鎖的指針,在Hotspot中,對象的監(jiān)視器(monitor)鎖對象由ObjectMonitor對象實現(xiàn)(C++),其跟同步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如下:

ObjectMonitor() {
    _count        = 0; //用來記錄該對象被線程獲取鎖的次數(shù)
    _waiters      = 0;
    _recursions   = 0; //鎖的重入次數(shù)
    _owner        = NULL; //指向持有ObjectMonitor對象的線程 
    _WaitSet      = NULL; //處于wait狀態(tài)的線程,會被加入到_WaitSet
    _WaitSetLock  = 0 ;
    _EntryList    = NULL ; //處于等待鎖block狀態(tài)的線程,會被加入到該列表
  }

光看這些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對監(jiān)視器鎖的工作機制還是一頭霧水,那么我們首先看一下線程在獲取鎖的幾個狀態(tài)的轉(zhuǎn)換:

線程的生命周期存在5個狀態(tài),start、running、waiting、blocking和dead

對于一個synchronized修飾的方法(代碼塊)來說:

  • 當多個線程同時訪問該方法,那么這些線程會先被放進_EntryList隊列,此時線程處于blocking狀態(tài)。
  • 當一個線程獲取到了實例對象的監(jiān)視器(monitor)鎖,那么就可以進入running狀態(tài),執(zhí)行方法,此時,ObjectMonitor對象的_owner指向當前線程,_count加1表示當前對象鎖被一個線程獲取
  • 當running狀態(tài)的線程調(diào)用wait()方法,那么當前線程釋放monitor對象,進入waiting狀態(tài),ObjectMonitor對象的_owner變?yōu)閚ull,_count減1,同時線程進入_WaitSet隊列,直到有線程調(diào)用notify()方法喚醒該線程,則該線程重新獲取monitor對象進入_Owner區(qū)
  • 如果當前線程執(zhí)行完畢,那么也釋放monitor對象,進入waiting狀態(tài),ObjectMonitor對象的_owner變?yōu)閚ull,_count減1

那么Synchronized修飾的代碼塊/方法如何獲取monitor對象的呢?

在JVM規(guī)范里可以看到,不管是方法同步還是代碼塊同步都是基于進入和退出monitor對象來實現(xiàn),然而二者在具體實現(xiàn)上又存在很大的區(qū)別。通過javap對class字節(jié)碼文件反編譯可以得到反編譯后的代碼。

(1)Synchronized修飾代碼塊:

Synchronized代碼塊同步在需要同步的代碼塊開始的位置插入monitorentry指令,在同步結(jié)束的位置或者異常出現(xiàn)的位置插入monitorexit指令;JVM要保證monitorentry和monitorexit都是成對出現(xiàn)的,任何對象都有一個monitor與之對應(yīng),當這個對象的monitor被持有以后,它將處于鎖定狀態(tài)。

例如,同步代碼塊如下:

public class SyncCodeBlock {
   public int i;
   public void syncTask(){
       synchronized (this){
           i++;
       }
   }
}

對同步代碼塊編譯后的class字節(jié)碼文件反編譯,結(jié)果如下(僅保留方法部分的反編譯內(nèi)容):

  public void syncTask();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3, locals=3, args_size=1
         0: aload_0
         1: dup
         2: astore_1
         3: monitorenter  //注意此處,進入同步方法
         4: aload_0
         5: dup
         6: getfield      #2             // Field i:I
         9: iconst_1
        10: iadd
        11: putfield      #2            // Field i:I
        14: aload_1
        15: monitorexit   //注意此處,退出同步方法
        16: goto          24
        19: astore_2
        20: aload_1
        21: monitorexit //注意此處,退出同步方法
        22: aload_2
        23: athrow
        24: return
      Exception table:
      //省略其他字節(jié)碼.......

可以看出同步方法塊在進入代碼塊時插入了monitorentry語句,在退出代碼塊時插入了monitorexit語句,為了保證不論是正常執(zhí)行完畢(第15行)還是異常跳出代碼塊(第21行)都能執(zhí)行monitorexit語句,因此會出現(xiàn)兩句monitorexit語句。

(2)Synchronized修飾方法:

Synchronized方法同步不再是通過插入monitorentry和monitorexit指令實現(xiàn),而是由方法調(diào)用指令來讀取運行時常量池中的ACC_SYNCHRONIZED標志隱式實現(xiàn)的,如果方法表結(jié)構(gòu)(method_info Structure)中的ACC_SYNCHRONIZED標志被設(shè)置,那么線程在執(zhí)行方法前會先去獲取對象的monitor對象,如果獲取成功則執(zhí)行方法代碼,執(zhí)行完畢后釋放monitor對象,如果monitor對象已經(jīng)被其它線程獲取,那么當前線程被阻塞。

同步方法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SyncMethod {
   public int i;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Task(){
           i++;
   }
}

對同步方法編譯后的class字節(jié)碼反編譯,結(jié)果如下(僅保留方法部分的反編譯內(nèi)容):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Task();
    descriptor: ()V
    //方法標識ACC_PUBLIC代表public修飾,ACC_SYNCHRONIZED指明該方法為同步方法
    flags: ACC_PUBLIC, ACC_SYNCHRONIZED
    Code:
      stack=3,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dup
         2: getfield      #2                  // Field i:I
         5: iconst_1
         6: iadd
         7: putfield      #2                  // Field i:I
        10: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2: 0
        line 13: 10
}

可以看出方法開始和結(jié)束的地方都沒有出現(xiàn)monitorentry和monitorexit指令,但是出現(xiàn)的ACC_SYNCHRONIZED標志位。

三、鎖的優(yōu)化

1、鎖升級

鎖的4中狀態(tài):無鎖狀態(tài)、偏向鎖狀態(tài)、輕量級鎖狀態(tài)、重量級鎖狀態(tài)(級別從低到高)

(1)偏向鎖:

為什么要引入偏向鎖?

  • 因為經(jīng)過HotSpot的作者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時候是不存在鎖競爭的,常常是一個線程多次獲得同一個鎖,因此如果每次都要競爭鎖會增大很多沒有必要付出的代價,為了降低獲取鎖的代價,才引入的偏向鎖。

偏向鎖的升級:

  • 當線程1訪問代碼塊并獲取鎖對象時,會在java對象頭和棧幀中記錄偏向的鎖的threadID,因為偏向鎖不會主動釋放鎖,因此以后線程1再次獲取鎖的時候,需要比較當前線程的threadID和Java對象頭中的threadID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還是線程1獲取鎖對象),則無需使用CAS來加鎖、解鎖;如果不一致(其他線程,如線程2要競爭鎖對象,而偏向鎖不會主動釋放因此還是存儲的線程1的threadID),那么需要查看Java對象頭中記錄的線程1是否存活,如果沒有存活,那么鎖對象被重置為無鎖狀態(tài),其它線程(線程2)可以競爭將其設(shè)置為偏向鎖;如果存活,那么立刻查找該線程(線程1)的棧幀信息,如果還是需要繼續(xù)持有這個鎖對象,那么暫停當前線程1,撤銷偏向鎖,升級為輕量級鎖,如果線程1 不再使用該鎖對象,那么將鎖對象狀態(tài)設(shè)為無鎖狀態(tài),重新偏向新的線程。

偏向鎖的取消:

  • 偏向鎖是默認開啟的,而且開始時間一般是比應(yīng)用程序啟動慢幾秒,如果不想有這個延遲,那么可以使用-XX:BiasedLockingStartUpDelay=0;
  • 如果不想要偏向鎖,那么可以通過-XX:-UseBiasedLocking = false來設(shè)置;

(2)輕量級鎖

為什么要引入輕量級鎖?

  • 輕量級鎖考慮的是競爭鎖對象的線程不多,而且線程持有鎖的時間也不長的情景。因為阻塞線程需要CPU從用戶態(tài)轉(zhuǎn)到內(nèi)核態(tài),代價較大,如果剛剛阻塞不久這個鎖就被釋放了,那這個代價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因此這個時候就干脆不阻塞這個線程,讓它自旋這等待鎖釋放。

輕量級鎖什么時候升級為重量級鎖?

  • 線程1獲取輕量級鎖時會先把鎖對象的對象頭MarkWord復(fù)制一份到線程1的棧幀中創(chuàng)建的用于存儲鎖記錄的空間(稱為DisplacedMarkWord),然后使用CAS把對象頭中的內(nèi)容替換為線程1存儲的鎖記錄(DisplacedMarkWord)的地址;
  • 如果在線程1復(fù)制對象頭的同時(在線程1CAS之前),線程2也準備獲取鎖,復(fù)制了對象頭到線程2的鎖記錄空間中,但是在線程2CAS的時候,發(fā)現(xiàn)線程1已經(jīng)把對象頭換了,線程2的CAS失敗,那么線程2就嘗試使用自旋鎖來等待線程1釋放鎖。
  • 但是如果自旋的時間太長也不行,因為自旋是要消耗CPU的,因此自旋的次數(shù)是有限制的,比如10次或者100次,如果自旋次數(shù)到了線程1還沒有釋放鎖,或者線程1還在執(zhí)行,線程2還在自旋等待,這時又有一個線程3過來競爭這個鎖對象,那么這個時候輕量級鎖就會膨脹為重量級鎖。重量級鎖把除了擁有鎖的線程都阻塞,防止CPU空轉(zhuǎn)。

注意:為了避免無用的自旋,輕量級鎖一旦膨脹為重量級鎖就不會再降級為輕量級鎖了;偏向鎖升級為輕量級鎖也不能再降級為偏向鎖。一句話就是鎖可以升級不可以降級,但是偏向鎖狀態(tài)可以被重置為無鎖狀態(tài)。

(3)這幾種鎖的優(yōu)缺點(偏向鎖、輕量級鎖、重量級鎖)

2、鎖粗化

  • 按理來說,同步塊的作用范圍應(yīng)該盡可能小,僅在共享數(shù)據(jù)的實際作用域中才進行同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需要同步的操作數(shù)量盡可能縮小,縮短阻塞時間,如果存在鎖競爭,那么等待鎖的線程也能盡快拿到鎖。
  • 但是加鎖解鎖也需要消耗資源,如果存在一系列的連續(xù)加鎖解鎖操作,可能會導(dǎo)致不必要的性能損耗。
  • 鎖粗化就是將多個連續(xù)的加鎖、解鎖操作連接在一起,擴展成一個范圍更大的鎖,避免頻繁的加鎖解鎖操作。

3、鎖消除

  • Java虛擬機在JIT編譯時(可以簡單理解為當某段代碼即將第一次被執(zhí)行時進行編譯,又稱即時編譯),通過對運行上下文的掃描,經(jīng)過逃逸分析,去除不可能存在共享資源競爭的鎖,通過這種方式消除沒有必要的鎖,可以節(jié)省毫無意義的請求鎖時間。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 SpringBoot中swagger的使用

    SpringBoot中swagger的使用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中swagger的使用,文中有非常詳細的代碼示例,對正在學(xué)習swagger的小伙伴們有非常好的幫助,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1-05-05
  • mybatis-plus IdWorker生成的Id和返回給前臺的不一致的解決

    mybatis-plus IdWorker生成的Id和返回給前臺的不一致的解決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ybatis-plus IdWorker生成的Id和返回給前臺的不一致的解決,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xué)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xué)習學(xué)習吧
    2021-03-03
  • Java中幾個Reference常見的作用詳解

    Java中幾個Reference常見的作用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Java中關(guān)于Reference多個作用的相關(guān)資料,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xué)習學(xué)習吧。
    2017-06-06
  • 史上最難的一道Java面試題

    史上最難的一道Java面試題

    本文給大家分享一道史上最難的一道Java面試題,非常不錯,具有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參考下吧
    2018-03-03
  • java  自定義注解的實例詳解

    java 自定義注解的實例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 自定義注解的實例詳解的相關(guān)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7-09-09
  • JPA如何將查詢結(jié)果轉(zhuǎn)換為DTO對象

    JPA如何將查詢結(jié)果轉(zhuǎn)換為DTO對象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PA如何將查詢結(jié)果轉(zhuǎn)換為DTO對象,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
    2022-02-02
  • Spring使用Redis限制用戶登錄失敗的次數(shù)及暫時鎖定用戶登錄權(quán)限功能

    Spring使用Redis限制用戶登錄失敗的次數(shù)及暫時鎖定用戶登錄權(quán)限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使用Redis限制用戶登錄失敗的次數(shù)及暫時鎖定用戶登錄權(quán)限功能,本文通過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4-02-02
  • Java中Date,Calendar,Timestamp的區(qū)別以及相互轉(zhuǎn)換與使用

    Java中Date,Calendar,Timestamp的區(qū)別以及相互轉(zhuǎn)換與使用

    以下是對Java中Date,Calendar,Timestamp的區(qū)別以及相互轉(zhuǎn)換與使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需要的朋友可以過來參考下
    2013-09-09
  • Spring Boot集成Spring Cloud Security進行安全增強的方法

    Spring Boot集成Spring Cloud Security進行安全增強的方法

    Spring Cloud Security是Spring Security的擴展,它提供了對Spring Cloud體系中的服務(wù)認證和授權(quán)的支持,包括OAuth2、JWT等,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 Boot集成Spring Cloud Security進行安全增強,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4-11-11
  •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