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C++內存布局
虛擬內存

每個進程的用戶空間是私有的,內核空間是共享的;通過進程間通信比線程間通信難也是因為進程間的用戶空間是相互隔離的,無法相互訪問,需要通過進程間通信方式通信,通過內核地址空間;
#include <iostream>
int gdata1 = 1;
int gdata2 = 0;
int gdata3;
static int gdata4 = 4;
static int gdata5 = 0;
static int gdata6;
int main() {
int a = 11;
int b = 0;
int c;
static int d = 12;
static int e = 0;
static int f;
const char *p = "hello world";
return 0;
}
.text(代碼段)
.text段存放程序代碼,運行前就已經(jīng)確定(編譯時確定),通常為只讀
在window平面,可執(zhí)行程序為xxx.exe;它產(chǎn)生兩種東西:指令和數(shù)據(jù)。.exe程序存放在磁盤中,執(zhí)行時被加載到內存中,當然不是物理內存,而是虛擬內存空間。.text中存放指令
.rodata(只讀數(shù)據(jù)段)
rodata段存儲常量數(shù)據(jù),比如程序中定義為const的全局變量,#define定義的常量,以及諸如“Hello World”的字符串常量。
注意:有些立即數(shù)與指令編譯在一起,放在text段。
const修飾的全局變量在常量區(qū);const修飾的局部變量只是為了防止修改,沒有放入常量區(qū)。
編譯器會去掉重復的字符串常量,程序的每個字符串常量只有一份。
有些系統(tǒng)中rodata段是多個進程共享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
如在main中的 const char *p = "hello world"; 即存放在.rodata中。在vs2017中,并不能將常量字符串定義為char *p類型,否則會編譯失??;
.data
data存儲已經(jīng)初始化的全局變量,屬于靜態(tài)內存分配。(注意:初始化為0的全局變量還是被保存在BSS段)
static聲明的變量也存儲在數(shù)據(jù)段。
.bss
bss段存儲沒有初值的全局變量或默認為0的全局變量,屬于靜態(tài)內存分配。 bss段內容會被全部設為0。
stack
stack段存儲參數(shù)變量和局部變量,由系統(tǒng)進行申請和釋放,屬于靜態(tài)內存分配。
stack的特點是先進先出,可用于保存/恢復調用現(xiàn)場。
heap
heap段是程序運行過程中被動態(tài)分配的內存段,由用戶申請和釋放(例如malloc和free)。
申請時至少分配虛存,當真正存儲數(shù)據(jù)時才分配物理內存;釋放時也不是立即釋放物理內存,而是可能被重復利用。
#include <iostream>
//全局變量 無論是否是靜態(tài)全局變量 都是數(shù)據(jù)
int gdata1 = 1;//.data
int gdata2 = 0;//.bss 初始化為0
int gdata3;//.bss 未初始化
static int gdata4 = 4;//.data
static int gdata5 = 0;//.bss 初始化為0
static int gdata6; //.bss 未初始化
int main() {
// a b c 存放在stack中,不是數(shù)據(jù) 在匯編中是三個mov指令
int a = 11;
int b = 0;
int c;
//局部靜態(tài)變量
static int d = 12;//.data
static int e = 0;//.bss 初始化為0
static int f;//.bss 未初始化
const char *p = "hello world";//.rodata
return 0;
}
總結
1、執(zhí)行文件中包含了text、rodata、data段的內容,不包含bss段內容(一堆0放入執(zhí)行文件沒有意義)
2、堆和棧的內存增長方向是相反的:棧是從高地址向低地址生長,堆是從低地址向高地址生長。
3、局部變量存儲在stack中,編寫函數(shù)時要注意如果該函數(shù)被遞歸調用很多次,可能會引起stack overflow的問題。
類的實例化對象所占的內存空間
一個類的實例化對象所占空間的大??? 注意不要說類的大小,是類的對象的大小。 首先,類的大小是什么?確切的說,類只是一個類型的定義,它是沒有大小可言的,用sizeof運算符對一個類型名操作,得到的是具有該類型實體的大?。?/p>
空類的實例化對象占1一個字節(jié)
#include <iostream>
class Test
{
};
int main()
{
Test test;
std::cout << sizeof(test) << std::endl; //1
return 0;
}
可以看到一個空類對象的大小1.
一個空類對象的大小是1,為什么不是0?
類A明明是空類,它的大小應該為0,為什么編譯器輸出的結果為1呢?這就是實例化的原因(空類同樣被實例化),每個實例在內存中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地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編譯器往往會給一個空類隱含的加一個字節(jié),這樣空類在實例化后在內存中得到了獨一無二的地址,所以obj的大小是1.

打斷點調試,F(xiàn)5進入斷點;選中test,然后按快捷鍵shift+F9

獲取到test的內存地址:0x003bf833 然后點擊vs菜單欄上的調試->窗口----內存-----內存(1)

然后把test的內存地址粘貼過來:

類的成員函數(shù)不占用類對象的內存空間
此時給類Test添加了三個成員函數(shù),此時的類A對象的大小是1
#include <iostream>
class Test
{
void func1() { };
void func2() { };
void func3() { };
};
int main()
{
Test test;
std::cout << sizeof(test) << std::endl; //1
return 0;
}
類的成員變量占用類對象的內存空間
我們添加了類A的成員變量ch之后,類A對象的大小是多大呢?
#include <iostream>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func1() { };
void func2() { };
void func3() { };
char ch;
};
int main()
{
Test test;
std::cout << sizeof(test) << std::endl; //1
test.ch = 12;
return 0;
}
我們看到test的大小是1.shift+F9我們獲取到內存地址

執(zhí)行f10,發(fā)現(xiàn)0x00B5FC3F地址中的值變成0x0c 也就是ch=12;換算成16進制就是0c

字節(jié)對齊原則
在系統(tǒng)默認的對齊方式下:每個成員相對于這個結構體變量地址的偏移量正好是該成員類型所占字節(jié)的整數(shù)倍,且最終占用字節(jié)數(shù)為成員類型中最大占用字節(jié)數(shù)的整數(shù)倍
當類中有一個char,int時
#include <iostream>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func1() { };
void func2() { };
void func3() { };
char ch;
int n;
};
int main()
{
Test test;
std::cout << sizeof(test) << std::endl; //8
test.ch = 8;
test.n = 9;
return 0;
}
由于內存對齊,占8個字節(jié)。依然從內存中看:

虛函數(shù)
到此這篇關于C++內存布局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內存布局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Qt實戰(zhàn)案例之如何利用QProcess類實現(xiàn)啟動進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Qt實戰(zhàn)案例之如何利用QProcess類實現(xiàn)啟動進程,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2-02
Ubuntu16.04下配置VScode的C/C++開發(fā)環(huán)境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Ubuntu16.04下配置VScode的C/C++開發(fā)環(huán)境的教程,本文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