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重要核心知識點之繼承詳解
一、繼承
1、概念
繼承(inheritance)機制:是面向?qū)ο蟪绦蛟O計使代碼可以復用的最重要的手段,它允許程序員在保持原有類特 性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增加新功能,這樣產(chǎn)生新的類,稱派生類。繼承呈現(xiàn)了面向?qū)ο蟪绦蛟O計的層次結構, 體現(xiàn)了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
繼承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共性的抽取,實現(xiàn)代碼復用。
例如:狗和貓都是動物,分別定義一個貓類和狗類,他們都是動物,讓他們來繼承動物類,那么我們就可以將共性的內(nèi)容進行抽取,然后采用繼承的思想來達到共用。
// Dog.java
public class Dog{
string name;
int age;
float weight;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飯");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覺");
}
void Bark(){
System.out.println(name + "汪汪汪~~~");
}
}
// Cat.Java
public class Cat{
string name;
int age;
float weight;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飯");
}
publ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覺");
}
void mew(){
System.out.println(name + "喵喵喵~~~");
}
}

2、語法
在Java中如果要表示類之間的繼承關系,需要借助extends關鍵字,具體如下:
修飾符 class 子類 extends 父類 {
// ...
}
那么對于貓和狗的場景,我們讓貓類和狗類均繼承自動物類:
public class Animal{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飯");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覺");
}
}
// Dog.java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void bark(){
System.out.println(name + "汪汪汪~~~");
}
}
// Cat.Java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void mew(){
System.out.println(name + "喵喵喵~~~");
}
}
// TestExtend.java
public class TestExt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dog = new Dog();
// dog類中并沒有定義任何成員變量,name和age屬性肯定是從父類Animal中繼承下來的
System.out.println(dog.name);
System.out.println(dog.age);
// dog訪問的eat()和sleep()方法也是從Animal中繼承下來的
dog.eat();
dog.sleep();
dog.bark();
}
}
注意事項:
1、子類會將父類中的成員變量或成員方法繼承到子類中去。
2、子類中一定要含有與父類不同的成員方法或者成員變量,體現(xiàn)出與父類的不同,否則繼承就失去了意義。
3、父類成員的訪問
(1)子類中訪問父類成員變量
第一種情況:子類和父類不存在同名成員變量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int c;
int d;
public void method(){
a=10;//訪問的是從父類繼承下來的成員變量a
b=20;//訪問的是從父類繼承下來的成員變量b
c=30;//訪問的是子類自己的成員變量c
d=40;//訪問的是子類自己的成員變量d
}
}
第二種情況:子類和父類成員變量有同名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int b;
int c;
public void method(){
a=10;
b=20;//此時訪問的是父類中的b還是子類中的b?
c=30;
//d=40; 編譯報錯,因為在子類和父類中都不存在成員變量d
}
}
注意事項:
在子類方法中或者通過子類對象訪問成員變量時:
1、如果訪問的成員變量子類中有,優(yōu)先訪問自己的成員變量。
2、如果訪問的成員變量子類中無,則訪問父類繼承下來的,如果父類也沒有定義,則編譯報錯。
3、如果訪問的成員變量與父類中成員變量同名,則優(yōu)先訪問自己的,即:子類將父類同名成員隱藏了。
(2)子類中訪問父類成員方法
第一種情況:子類和父類中不存在同名成員方法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methodA(){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成員方法");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成員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C(){
methodA();//訪問繼承自父類成員方法
methodB();//訪問子類自己的成員方法
//methodD(); 編譯報錯,在繼承體系中沒有methodD方法
}
}
第二種情況:子類和父類中存在同名方法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methodA(){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成員方法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成員方法methodB");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public void methodA(int a){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成員方法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成員方法methodB");
}
public void methodC(){
methodA(1);//帶參的methodA方法,訪問的是子類的方法
methodA();//無參的methodA方法,訪問的是父類的方法
methodB();//直接訪問methodB,訪問到的是子類的方法
}
}
注意事項:
1、通過子類對象或方法訪問父類與子類中不同名方法時,優(yōu)先在子類中找,找到則訪問,否則在父類中找,找到則訪問,否則編譯報錯。
2、通過子類對象訪問父類與子類同名方法時,如果父類和子類同名方法的參數(shù)列表不同,根據(jù)調(diào)用方法時傳遞的參數(shù)選擇合適的方法訪問,如果沒有則報錯;如果父類和子類同名方法的原型一致,則只能訪問到子類的,父類的無法通過派生類對象直接訪問到。
咦????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想要訪問與子類方法同名且原型一致的父類方法時該怎么訪問呢?——super關鍵字
4、super關鍵字
當子類和父類中存在同名且原型一致的方法時,我們想要調(diào)用父類的該方法時發(fā)現(xiàn)不能直接訪問,而在Java中提供了super關鍵字,該關鍵字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子類方法中訪問父類成員。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public void methodA(){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成員方法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成員方法methodB");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int a;//與父類同名成員
String b;//與父類同名成員的類型不同
// 與父類中methodA()構成重載
public void methodA(int a){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成員方法methodA");
}
//重寫父類中的methodB方法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成員方法methodB");
}
public void methodC(){
a=100;
super.a=110;
b="abc";
super.b=100;
methodA(1);//帶參的methodA方法,訪問的是子類的方法
methodA();//無參的methodA方法,訪問的是父類的方法
methodB();//直接訪問methodB,訪問到的是子類的方法
super.methodB();//通過super關鍵字調(diào)用的是父類的methodB
}
}
注意事項:
1、只能在非靜態(tài)方法中使用。

2、用于在子類方法中,訪問父類的成員變量和方法。
5、子類構造方法
子類對象構造時,需要先調(diào)用基類構造方法,然后執(zhí)行子類的構造方法。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Base(){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類構造方法");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public Derived(){
// super();
// 注意子類構造方法中默認會調(diào)用基類的無參構造方法:super()
//當用戶沒有寫時編譯器自動添加
//且super()必須是第一條語句,且只能出現(xiàn)一次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類構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rived a=new Derived();
}
}
/*
執(zhí)行結果
我是父類構造方法
我是子類構造方法
*/
說明:在子類構造方法中,并沒有寫任何關于基類構造的代碼,但是在構造子類對象時,先執(zhí)行基類的構造方法,然后執(zhí)行子類的構造方法,因為:子類對象是一個父類對象,在構造子類對象時,先要將從父類繼承下來的成員初始化完整,然后再初始化子類自己新增加的成員。
從對象模型的角度來看:

注意事項:
1、若父類顯式定義無參或者默認的構造方法,編譯器會給子類生成一個默認的構造方法,且在子類構造方法第一行默認有隱含的super()調(diào)用,即調(diào)用基類構造方法。
2、如果父類構造方法是帶有參數(shù)的,此時編譯器不會再給子類生成默認的構造方法,此時需要用戶為子類顯式定義構造方法,并在子類構造方法中選擇合適的父類構造方法調(diào)用,否則編譯失敗。
具體看如下代碼: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public Base(int a){ //父類中帶參數(shù)的構造方法
this.a=a;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public Derived(int a,int b){ //此時需要在子類中自定義構造方法
super(a);//選擇合適的父類構造方法調(diào)用
this.b=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rived a=new Derived(10,20);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a.b);
}
}
/*
執(zhí)行結果:
10
20
*/
3、在子類構造方法中,super(…)調(diào)用父類構造時,必須是子類構造函數(shù)中第一條語句。
4、super(…)只能在子類構造方法中出現(xiàn)一次,并且不能和this同時出現(xiàn)。
6、super和this
相同點:
1、都是Java中的關鍵字
2、只能在類的非靜態(tài)方法中使用,用來訪問非靜態(tài)成員方法和字段
3、在構造方法中調(diào)用時,必須是構造方法中的第一條語句,并且不能同時存在,如下圖所示:

不同點:
先給一段代碼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int c;
int d;
public void method(){
super.a=10;
super.b=20;
this.c=30;
this.d=4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rived d=new Derived();
d.method();
}
}
1、 this是當前對象的引用,當前對象即調(diào)用實例方法的對象,super相當于是父類對象的引用。針對上述代碼,如下圖所示:

2、在非靜態(tài)成員方法中,this用來訪問本類的方法和屬性,super用來訪問父類繼承下來的方法和屬性。上圖也可以進行說明。
3、this是非靜態(tài)成員方法的一個隱藏參數(shù),super不是隱藏的參數(shù)。還是針對上述代碼,從字節(jié)碼的角度來看,打開method方法中的局部變量表,發(fā)現(xiàn)只有this,而沒有super。

4、成員方法中直接訪問本類成員時,編譯之后會將this還原,即本類非靜態(tài)成員都是通過this來訪問的;在子類中如果通過super訪問父類成員,編譯之后在字節(jié)碼層面super實際是不存在的。

5、在構造方法中:this(…)用于調(diào)用本類構造方法,super(…)用于調(diào)用父類構造方法,兩種調(diào)用不能同時在構造方法中出現(xiàn)。
6、 構造方法中一定會存在super(…)的調(diào)用,用戶沒有寫編譯器也會增加,但是this(…)用戶不寫則沒有。
7、代碼塊執(zhí)行順序
第一種:在沒有繼承關系時的執(zhí)行順序
public class Person {
int age;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int age,String name){
this.age=age;
this.name=name;
System.out.println("執(zhí)行構造方法");
}
{
System.out.println("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a=new Person(20,"luka");
System.out.println("-----------------------");
Person b=new Person(21,"stepth");
}
}
/*
執(zhí)行結果:
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執(zhí)行構造方法
-----------------------
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執(zhí)行構造方法
*/
說明:
1、靜態(tài)代碼塊先執(zhí)行,并且只執(zhí)行一次,在類加載階段執(zhí)行
2、 當有對象創(chuàng)建時,才會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實例代碼塊執(zhí)行完成后,最后構造方法執(zhí)行
第二種:在存在繼承關系時的執(zhí)行順序
public class Person {
int age;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System.out.println("Person:執(zhí)行構造方法");
}
{
System.out.println("Person: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erson: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Student(int age,String name){
super(age,nam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執(zhí)行構造方法");
}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a=new Student(20,"luka");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b=new Student(21,"stepth");
}
}
/*
執(zhí)行結果:
Person: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Student: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
Person: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Person:執(zhí)行構造方法
Student: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Student:執(zhí)行構造方法
------------------------
Person: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Person:執(zhí)行構造方法
Student:執(zhí)行實例代碼塊
Student:執(zhí)行構造方法
*/
說明:
1、父類靜態(tài)代碼塊優(yōu)先于子類靜態(tài)代碼塊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相較于其他是最早執(zhí)行。
2、父類實例代碼塊和父類構造方法緊接著執(zhí)行。
3、子類的實例代碼塊和子類構造方法緊接著再執(zhí)行。
4、第二次實例化子類對象時,父類和子類的靜態(tài)代碼塊都將不會再執(zhí)行(靜態(tài)代碼塊只執(zhí)行一次)。
8、父類成員在子類中的可見性

父類中不同訪問權限的成員,在子類中的可見性又是什么樣子的?
// extend01包中
public class B {
private int a;
protected int b;
public int c;
int d;
}
// extend01包中
// 同一個包中的子類
public class D extends B{
public void method(){
// super.a = 10; // 編譯報錯,父類private成員在相同包子類中不可見
super.b = 20; // 父類中protected成員在相同包子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super.c = 30; // 父類中public成員在相同包子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super.d = 40; // 父類中默認訪問權限修飾的成員在相同包子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
}
// extend02包中
// 不同包中的子類
public class C extends B {
public void method(){
// super.a = 10; // 編譯報錯,父類中private成員在不同包子類中不可見
super.b = 20; // 父類中protected修飾的成員在不同包子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super.c = 30; // 父類中public修飾的成員在不同包子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super.d = 40; // 父類中默認訪問權限修飾的成員在不同包子類中不能直接訪問
}
}
// extend02包中
// 不同包中的類
public class Test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c.method();
// System.out.println(c.a); // 編譯報錯,父類中private成員在不同包其他類中不可見
// System.out.println(c.b); // 父類中protected成員在不同包其他類中不能直接訪問
System.out.println(c.c); // 父類中public成員在不同包其他類中可以直接訪問
// System.out.println(c.d); // 父類中默認訪問權限修飾的成員在不同包其他類中不能直接訪問
}
}
**注意:**父類中private成員變量隨時在子類中不能直接訪問,但是也繼承到子類中了。
9、繼承方式
Java中支持以下幾種繼承方式:
單繼承:

多層繼承:

不同類繼承同一個類

不支持多繼承

10、final關鍵字
final關鍵可以用來修飾變量、成員方法以及類。
1、修飾變量或字段,表示常量(即不能修改)。
final int a = 10; a = 20; // 編譯出錯
2、修飾類:表示此類不能被繼承。
final public class Animal {
...
}
public class Bird extends Animal {
...
}
// 編譯出錯
平時使用的String字符串類,打開其源碼可以看到它是被final修飾的,不可以被繼承。

3.、修飾方法:表示該方法不能被重寫。
11、組合
組合也是一種表達類之間關系的方式, 也是能夠達到代碼重用的效果。組合并沒有涉及到特殊的語法(諸如 extends 這樣的關鍵字), 僅僅是將一個類的實例作為另外一個類的字段。
這是繼承和組合的區(qū)別。

//車閘類
class Brake{
}
//車把手類
class Handle{
}
//輪胎類
class Tire{
}
public class Bicycle {
private Brake brake; //可以復用車閘中的屬性和方法
private Handle handle; //可以復用車把手中的屬性和方法
private Tire tire; //可以復用輪胎中的屬性和方法
}
作者:luka.lh
over?。?!
到此這篇關于Java中的重要核心知識點之繼承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 繼承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Jsoup獲取全國地區(qū)數(shù)據(jù)屬性值(省市縣鎮(zhèn)村)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soup獲取全國地區(qū)數(shù)據(jù)屬性值(省市縣鎮(zhèn)村)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10-10
Springboot與vue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導出方法具體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與vue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導出方法,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吧2023-02-02
出現(xiàn)SLF4J:?Failed?to?load?class?“org.slf4j.impl.StaticLog
本文主要介紹了出現(xiàn)SLF4J:?Failed?to?load?class?“org.slf4j.impl.StaticLoggerBinder“.的解決方法,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2-07-07
詳解spring cloud整合Swagger2構建RESTful服務的APIs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spring cloud整合Swagger2構建RESTful服務的APIs,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8-01-01
Mybatis plus實現(xiàn)Distinct去重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ybatis plus實現(xiàn)Distinct去重功能,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