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常用的3個C++小技巧
1、頭文件是引用<iostream.h>還是<iostream>?
編碼中依舊有程序員依舊使用<iostream.h>而不是<iostream>庫。實際上,這兩個庫是有區(qū)別的:
首先針對用.h作為標準頭文件已經(jīng)明確不推薦使用。
其次,在功能方面,<iostream>包括IO類,且同時支持窄字符和寬字符;而<iostream.h>卻只支持以char為導向的流。
再次,在C++的iostream接口標準進行了調整。 <iostream>的接口與實現(xiàn)與<iostream.h>存在差異。
最后, <iostream>組件聲明于std命名空間中,而<iostream.h>組件是全局性的。兩者混合使用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謹慎。
2、逗號分割表達式
逗號表達式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用逗號分隔的子表達式,例如:
if(++x, --y, cin.good())
上面的if表達式中,每個語句都會被執(zhí)行到,但是整個if的條件實際上是以第三個表達式值為if的條件值。cin.good()默認值為1,只有當輸入值和定義變量類型不一致的時候變?yōu)?。
在循環(huán)語句中情況也是一樣。如:
while( ++i, --j)
{
;
}
整個while循環(huán)只有當j=0的時候才會停止。
3、在main函數(shù)之前運行代碼
通暢全局對象是在程序開始之前之構造的,這個函數(shù)也會在main()開始之前返回。
如:
class Logger
{
public:
Logger()
{
activate_log();
}
void activate_log()
{
cout<<"hello"<<endl;
}
};
Logger log;
int main()
{
record * prec=read_log();
}
這個函數(shù)在main之前就被執(zhí)行并進行了返回。
到此這篇關于分享常用的3個C++小技巧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小技巧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C語言中typedef的用法以及#define區(qū)別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C語言中typedef用法以及#define區(qū)別的相關資料,typedef 是用來定義一種類型的新別名的,它不同于宏(#define),不是簡單的字符串替換。而#define只是簡單的字符串替換(原地擴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7-07
解決Visual?Studio?Code錯誤Cannot?build?and?debug?because?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解決Visual?Studio?Code錯誤Cannot?build?and?debug?because?the及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07-07
C++實現(xiàn)LeetCode(26.有序數(shù)組中去除重復項)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實現(xiàn)LeetCode(26.有序數(shù)組中去除重復項),本篇文章通過簡要的案例,講解了該項技術的了解與使用,以下就是詳細內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