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如何在多個不同服務器下訪問不同地址
一、前言
通常 vue 在本地啟動時,訪問的后端地址是同事的機器或者線上一個環(huán)境(通常叫開發(fā)環(huán)境)。假如服務器有多個環(huán)境:開發(fā)、測試、培訓、生產(chǎn)……這樣每次發(fā)版前,都要手動在 git 倉庫修改后端地址,就很麻煩。
所以想要實現(xiàn)一個目的:不修改代碼,通過執(zhí)行不同命令,發(fā)布不同環(huán)境
二、實現(xiàn)思路
僅針對 npm run build 打包后放到服務器運行的項目,對于直接把源碼放在服務器執(zhí)行 npm run dev 的項目,參照本文思路,修改 build / webpack.dev.conf.js 文件中,process.env 的賦值過程即可。
把不同服務的地址都配置出來,發(fā)布不同環(huán)境時,執(zhí)行不同腳本,這樣來獲取相應的地址。
三、實踐
1. 獲取axios請求地址
process 是 Vue 中一個全局變量,利用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它上邊取服務器地址,賦值給 baseURL,取到后既可以封裝到 axios 中,也可以作為他用。代碼如下:
const baseURL = process.env.BASE_API; // BASE_API是我們自定義的一個屬性,名稱隨意,只要保證所有地方一致就行
至于在哪里定義 BASE_API ,下面步驟會講到。
2. 配置不同服務器的地址
2.1 在 config 文件夾下,會看到幾個 xxx.env.js 的文件,dev 和 prod 默認就有。
每一個文件,把它當作不同的環(huán)境,如 dev 代表開發(fā),prod 代表生產(chǎn)。
如果還有其他環(huán)境,比如培訓環(huán)境,就把 prod.env.js 復制一份(復制 prod 不是 dev),命名為 train.env.js (名字自定義)。
2.2 修改 xxx.env.js 中內(nèi)容,以生產(chǎn)環(huán)境為例,配置一個 BASE_API (就是第1步所用到的),值就是服務器地址。
注意這里的值是單引號嵌套雙引號,少一層嵌套是無效的
'use strict'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production"', BASE_API: '"https://www.***.com"' }
2.3 還記得剛剛創(chuàng)建的 train.env.js (如果沒有新建的可跳過這一步),對于這種手動創(chuàng)建的,要改一下 NODE_ENV,不然就和生產(chǎn)重名了。
'use strict'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train"', // production改為自定義名字 BASE_API: '"https://www.***.com"' }
3. 打包時根據(jù) process.env.NODE_ENV 判斷不同環(huán)境
build 文件夾下,webpack.prod.conf.js,找到為 const env = 這段(代碼第14行),改成如下形式
const env = (function() { const NODE_ENV = process.env.NODE_ENV; if (NODE_ENV === 'testing') { return require('../config/test.env') } else if (NODE_ENV === 'train') { // 這個就是剛剛自定義的環(huán)境 return require('../config/train.env') } else { // 默認用生產(chǎn)環(huán)境 return require('../config/prod.env') } }())
4. 清除默認 process.env.NODE_ENV
build 文件夾下,build.js 中,默認 process.env.NODE_ENV 是 production,先注釋它
'use strict' require('./check-versions')()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注釋掉這一段 const ora = require('ora') const rm = require('rimraf')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chalk = require('chalk')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config = require('../config') const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prod.conf')
5. 設置不同的 process.env.NODE_ENV
由于上一步清除了默認的 process.env.NODE_ENV,要在其他地方加回來
5.1 build文件夾下,新建 buildProd.js
代碼如下
'use strict'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require('./build.js')
5.2 如果有其他環(huán)境,比如上面說的培訓環(huán)境,新建 buildTrain.js (名字自定義)
代碼如下
'use strict' process.env.NODE_ENV = 'train' // 值要和 webpack.prod.conf.js 中判斷的地方對應上 require('./build.js')
6. 配置 script 腳本
package.json 中,配置 script 腳本。
通常我們打包時,執(zhí)行 npm run build,經(jīng)過以上修改后,我們就要用不同的命令,來打包不同環(huán)境
/** * 本代碼中的注釋只是為了說明,json中是不允許寫這些注釋的 */ "scripts": { "dev": "webpack-dev-server --inline --progress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 "start": "npm run dev", "unit": "jest --config test/unit/jest.conf.js --coverage", "e2e": "node test/e2e/runner.js", "test": "npm run unit && npm run e2e", "lint": "eslint --ext .js,.vue src test/unit test/e2e/specs", //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 這是原來默認的,寫在這里做參照 "build": "node build/buildProd.js", // 生產(chǎn)環(huán)境,改為 buildProd.js "train": "node build/buildTrain.js" // 培訓環(huán)境,改為 buildTrain.js },
到這里,所有的修改都完成了,在發(fā)布不同環(huán)境時,這樣執(zhí)行:
生產(chǎn)環(huán)境:npm run build;培訓環(huán)境:npm run train。其他環(huán)境舉一反三。
把不同環(huán)境的命令交給集成工程師,讓他們寫到 Jenkins 腳本中就可以了。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vue+iview如何實現(xiàn)拼音、首字母、漢字模糊搜索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iview如何實現(xiàn)拼音、首字母、漢字模糊搜索,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04-04element中datepicker日期選擇器選擇周一到周日并實現(xiàn)上一周和下一周的方法
最近項目中需要用到日期選擇器,所以這里給大家總結下,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element中datepicker日期選擇器選擇周一到周日并實現(xiàn)上一周和下一周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9-09vuex + keep-alive實現(xiàn)tab標簽頁面緩存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x + keep-alive實現(xiàn)tab標簽頁面緩存功能,非常不錯,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10-10vue中實現(xiàn)在外部調(diào)用methods的方法(推薦)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篇vue中實現(xiàn)在外部調(diào)用methods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