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arguments的使用方法
一、arguments的使用
當我們不確定有多少個參數(shù)傳遞的時候,可以用 arguments 來獲取。在 JavaScript 中,arguments 實際上它是當前函數(shù)的一個內置對象。所有函數(shù)都內置了一個 arguments 對象,arguments 對象中存儲了傳遞的所有實參。
arguments展示形式是一個偽數(shù)組,因此可以進行遍歷。偽數(shù)組具有以下特點:
- 具有 length 屬性
- 按索引方式儲存數(shù)據(jù)
- 不具有數(shù)組的 push , pop 等方法
使用場景:
利用函數(shù)求任意個數(shù)的最大值
function maxValue() { var max = arguments[0]; for (var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if (max < arguments[i]) { max = arguments[i]; } } return max; } console.log(maxValue(2, 4, 5, 9)); console.log(maxValue(12, 4, 9));
在實際開發(fā),建議不要再使用arguments了,請使用ES6的解構語法,比下:
function maxValue(...data) { let max=data[0] for (let i = 0; i < data.length; i++) { if (max < data[i]) { max = data[i]; } } return max; } console.log(maxValue(2, 4, 5, 9)); console.log(maxValue(12, 4, 9));
二、arguments.callee的使用
callee是arguments對象的屬性。在函數(shù)體內,它指向當前正在執(zhí)行的函數(shù)。
ECMAScript 5 禁止在嚴格模式中使用 arguments.callee()。當一個函數(shù)必須調用自身的時候,假如它是函數(shù)表達式則給它命名,或者使用函數(shù)聲明,避免使用 arguments.callee()
使用場景:
使用arguments.callee最常見的情景是當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遞歸函數(shù)的時候:
function factorial(num){ if(num<=1){ return 1; }else { return num * arguments.callee(num-1); } } console.log(factorial(4)); //24
但是如果代碼是在嚴格模式下開發(fā),使用"use strict";則會出現(xiàn)報錯信息:
Uncaught TypeError: 'caller', 'callee', and 'arguments' properties may not be accessed on strict mode functions or the arguments objects for calls to them
在嚴格模式下不能通過腳本訪問arguments.callee,訪問這個屬性會報錯,那么可以使用命名函數(shù)表達式來達到相同的結果:
"use strict"; var factorial = (function f(num){ if(num<=1){ return 1; }else { return num * f(num-1); } }) console.log(factorial(4)); //24
到此這篇關于JavaScript中arguments的使用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 arguments的使用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詳解JavaScript如何準確獲取任意變量的數(shù)據(jù)類型
js是弱類型語言,或者說是動態(tài)語言,在定義變量時我們可以不提前聲明變量的類型,也可以在變量聲明后賦予不同類型的值。所以本文為大家詳解一下JavaScript如何準確獲取任意變量的數(shù)據(jù)類型,需要的可以參考一下2022-06-06JavaScript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之二叉樹遍歷算法詳解【先序、中序、后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之二叉樹遍歷算法,結合實例形式詳細分析了javascript二叉樹的定義及先序遍歷、中序遍歷、后序遍歷等相關遍歷操作實現(xià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