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簡明分析指針與引用的具體用法
1、指針
在計算機中,數(shù)據(jù)是存放在內存單元中的,一般把內存中的一個字節(jié)稱為一個內存單元。為了更方便地訪問這些內存單元,可預先給內存中的所有內存單元進行地址編號,根據(jù)地址編號,可準確找到其對應的內存單元。由于每一個地址編號均對應一個內存單元,因此可以形象地說一個地址編號就指向一個內存單元。C 語言中把地址形象地稱作指針。
主要就是兩個運算符:&和*。 & 表示求地址,*表示求地址中的值,*也可以用來定義指針(int *p表示整型指針);
int a=1; int *p=&a; printf("%d",p); //p就輸出a的地址了
1 錯誤:&a地址只能賦值給指針變量。
int a=11; int p=&a;
2 錯誤,第二行賦值的時候不用加上*。
int *p,a; *p=&a; //錯誤,指針變量是p而不是*p
3 指針定義了之后一定要使用,不然會報錯。
4 指針類型要和數(shù)據(jù)類型一致,不同的類型之間不可以使用指針
2、引用
引用引入了對象的一個同義詞。定義引用的表示方法與定義指針相似,只是用&代替了*。引用(reference)是c++對c語言的重要擴充。引用就是某一變量(目標)的一個別名,對引用的操作與對變量直接操作完全一樣。其格式為:類型 &引用變量名 = 已定義過的變量名。
引用的特點:
①一個變量可取多個別名。
②引用必須初始化。
③引用只能在初始化的時候引用一次 ,不能更改為轉而引用其他變量。
例子中,a、b作為n1、n2的引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wap(int & a, int & b) { //交換a、b的值 int tmp; tmp = a; a = b; b = tmp; } int main() { int n1 = 100, n2 = 50; Swap(n1, n2); //n1、n2 的值被交換 cout << n1 << " " << n2 << endl; //輸出 50 100 }
定義引用時,可以在前面加 const 關鍵字,則該引用就成為“常引用”。如:
int n; const int & r = n;
上面的語句定義了常引用 r,其類型是 const int &。
常引用和普通引用的區(qū)別在于:不能通過常引用去修改其引用的內容。注意,不是常引用所引用的內容不能被修改,只是不能通過常引用去修改而已,但可以用別的辦法修改。例如下面的程序片段:
int n = 100; const int & r = n; r = 200; //編譯出錯,不能通過常引用修改其引用的內容 n = 300; //沒問題,n的值變?yōu)?00
到此這篇關于C語言簡明分析指針與引用的具體用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語言指針與引用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