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淺析析構函數(shù)的特征
定義
析構函數(shù):與構造函數(shù)功能相反,析構函數(shù)不是完成對象的銷毀,局部對象銷毀工作是由編譯器完成的。而對象在銷毀時會自動調用析構函數(shù),完成類的一些資源清理工作
特征
1. 析構函數(shù)名是在類名前加上字符 ~。
2. 無參數(shù)無返回值。
3. 一個類有且只有一個析構函數(shù)。若未顯式定義,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默認的析構函數(shù)。
4. 對象生命周期結束時,C++編譯系統(tǒng)系統(tǒng)自動調用析構函數(shù)
舉一個例子,大家來看下面的代碼
typedef int DataType;
class SeqList
{
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 10)
{
_pData = (DataType*)malloc(capacity * sizeof(DataType));
assert(_pData);
_size = 0;
_capacity = capacity;
}
private:
int* _pData;
size_t _size;
size_t _capacity;
};我們都知道一般malloc了空間之后,我們都需要用free來釋放空間。
而在實際操作當中,我們有時候會忽略free,而直接運行代碼。
所以為了方便我們使用,這里的析構函數(shù),相當于程序自動幫你補了一個free出來。
具體代碼:
typedef int DataType;
class SeqList
{
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 10)
{
_pData = (DataType*)malloc(capacity * sizeof(DataType));
assert(_pData);
_size = 0;
_capacity = capacity;
}
~SeqList()
{
if (_pData)
{
free(_pData); // 釋放堆上的空間
_pData = NULL; // 將指針置為空
_capacity = 0;
_size = 0;
}
}
private:
int* _pData;
size_t _size;
size_t _capacity;
};
編譯器生成的默認析構函數(shù)
編譯器默認生成的析構函數(shù)能做些什么工作呢?我們前面已經(jīng)介紹了編譯器生成的構造函數(shù)會去只會處理自定義類型的成員變量,那么析構既然和構造相對應,析構也應該是只去處理自定義類型的成員變量吧,確實如此,析構函數(shù)不會對內(nèi)置類型有任何處理,只會在調用自身的析構后再去調用自定義類型成員的析構。
關于編譯器自動生成的析構函數(shù),下面的程序我們會看到,編譯器生成的析構函數(shù),會對自定類型成員調用它的析構函數(shù)。
class String
{
public:
String(const char* str = "songxin")
{
cout << "String(const char* str = \"songxin\")" << endl;
_str = (char*)malloc(strlen(str) + 1);
strcpy(_str, str);
}
~String()
{
cout << "~String()" << endl;
free(_str);
_str = nullptr;
}
private:
char* _str;
};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
:
_age(20),
_name()
{
cout << "Person()" << endl;
}
private:
String _name;
int _age;
};
int main()
{
Person p;
return 0;
}
輸出:

默認生成的析構函數(shù)對成員變量的處理
- 內(nèi)置類型不處理;
- 自定義類型成員調用相應的析構函數(shù);
那成員變量中的內(nèi)置類型處不處理其實都無所謂嘛,反正都要歸還給操作系統(tǒng),但是有例外:

如果成員變量含有指針,并且指針指向一塊我們正使用的空間,指針也是內(nèi)置類型,那如果不釋放指針指向的那塊空間就會造成內(nèi)存泄漏,而編譯器生成的析構函數(shù)是不會處理此情況的,因為需要我們在析構函數(shù)中主動釋放內(nèi)存,也就是說需要我們顯式的去定義析構函數(shù)。
class Stack
{
public:
Stack(int capacity = 4)
:
_size(0),
_capacity(capacity),
_p(new int[_capacity])//使用new去申請內(nèi)存
{
cout << "Stack(int capacity = 4)" << endl;
}
~Stack()
{
cout << "~Stack()" << endl;
if (_p)
{
delete[](_p);//釋放內(nèi)存
_p = nullptr;
}
_size = _capacity = 0;
}
private:
int _capacity;
int _size;
int* _p;
};
int main()
{
Stack s;
return 0;//程序結束,調用s的析構函數(shù)
}
析構函數(shù)無論是我們顯式定義的還是編譯器生成的,都會在對象的聲明周期結束時自動調用,并且會調用自定義類型成員變量的析構函數(shù)來釋放資源,而對內(nèi)置類型不做處理。
可以不顯式定義析構函數(shù)的情況
- 類的成員都是自定義類型的;
- 類的成員都是非指針的內(nèi)置類型;
- 成員有指針,但并沒有管理內(nèi)存資源;
如果類的成員變量有指針類型,并且我們讓指針指向了一塊動態(tài)分配的空間,那么就需要我們自己寫析構函數(shù)了。
到此這篇關于C++淺析析構函數(shù)的特征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析構函數(shù)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C++中內(nèi)存池和內(nèi)存分配區(qū)Arena概念詳解
在 C++ 中,內(nèi)存分配區(qū)(Arena)通常指的是預先分配的一大塊連續(xù)內(nèi)存空間,這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內(nèi)存分配和釋放的效率,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C++中內(nèi)存池和內(nèi)存分配區(qū)Arena相關概念吧2023-12-12
VisualStudio2019構建C/C++靜態(tài)庫和動態(tài)庫dll的問題 附源碼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isualStudio2019構建C/C++靜態(tài)庫和動態(tài)庫(dll)(文末附源碼),本文通過實例圖文相結合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3-03
C/C++最短路徑算法之迪杰斯特拉Dijkstra的實現(xiàn)詳解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是典型的單源最短路徑算法,用于計算一個節(jié)點到其他所有節(jié)點的最短路徑。本文將詳解該算法的圖解與實現(xiàn),需要的可以參考一下2022-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