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線程基本概念與創(chuàng)建詳解
一、線程基本概念
線程是在進程中產(chǎn)生的一個執(zhí)行單元,是CPU調度和分配的最小單元,其在同一個進程中與其他線程并行運行,他們可以共享進程內的資源,比如內存、地址空間、打開的文件等等。
線程是CPU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
進程是分配資源的基本單位
進程:正在運行的程序
是處于執(zhí)行期的程序以及它所管理的資源(如打開的文件、掛起的信號、進程狀態(tài)、地址空間等等)的總稱,從操作系統(tǒng)核心角度來說,進程是操作系統(tǒng)調度除CPU時間片外進行的資源分配和保護的基本單位,它有一個獨立的虛擬地址空間,用來容納進程映像(如與進程關聯(lián)的程序與數(shù)據(jù)),并以進程為單位對各種資源實施保護,如受保護地訪問處理器、文件、外部設備及其他進程(進程間通信)
計算機有很多資源組成,比如CPU、內存、磁盤、鼠標、鍵盤等,就像一個工廠由電力系統(tǒng)、作業(yè)車間、倉庫、管理辦公室和工人組成
假定工廠的電力有限,一次只能供給一個或少量幾個車間使用。也就是說,一部分車間開工的時候,其他車間都必須停工。背后的含義就是,單個CPU一次只能運行一個任務,多個CPU能夠運行少量任務。
線程就好比車間里的工人。一個進程可以包括多個線程,他們協(xié)同完成某一個任務。
二、為什么使用多線程
1.避免阻塞
大家知道,單個進程只有一個主線程,當主線程阻塞的時候,整個進程也就阻塞了,無法再去做其它的一些功能了。
2.避免CPU空轉
應用程序經(jīng)常會涉及到RPC,數(shù)據(jù)庫訪問,磁盤IO等操作,這些操作的速度比CPU慢很多,而在等待這些響應時,CPU卻不能去處理新的請求,導致這種單線程的應用程序性能很差。
3.提升效率
一個進程要獨立擁有4GB的虛擬地址空間,而多個線程可以共享同一地址空間,線程的切換比進程的切換要快得多。
上下文切換
三、創(chuàng)建線程函數(shù)
1.CreateThread
CreateThread是一種微軟在Windows API中提供了建立新的線程的函數(shù),該函數(shù)在主線程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一個新線程。線程終止運行后,線程對象仍然在系統(tǒng)中,必須通過CloseHandle函數(shù)來關閉該線程對象。
HANDLE CreateThrea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SD SIZE_T dwStackSize,//initialstacksize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threadfunction LPVOID lpParameter,//threadargument DWORD dwCreationFlags,//creationoption LPDWORD lpThreadId//threadidentifier )
第一個參數(shù) lpThreadAttributes 表示線程內核對象的安全屬性,一般傳入NULL表示使用默認設置。
第二個參數(shù) dwStackSize 表示線程??臻g大小。傳入0表示使用默認大?。?MB)。
第三個參數(shù) lpStartAddress 表示新線程所執(zhí)行的線程函數(shù)地址,多個線程可以使用同一個函數(shù)地址。
第四個參數(shù) lpParameter 是傳給線程函數(shù)的參數(shù)。
第五個參數(shù) dwCreationFlags 指定額外的標志來控制線程的創(chuàng)建,為0表示線程創(chuàng)建之后立即就可以進行調度,如果為CREATE_SUSPENDED則表示線程創(chuàng)建后暫停運行,這樣它就無法調度,直到調用ResumeThread()。
第六個參數(shù) lpThreadId 將返回線程的ID號,傳入NULL表示不需要返回該線程ID號
2._beginthreadex
unsigned long _beginthreadex( void *security, // 安全屬性, 為NULL時表示默認安全性 unsigned stack_size, // 線程的堆棧大小, 一般默認為0 unsigned(_stdcall *start_address)(void *), // 線程函數(shù) void *argilist, // 線程函數(shù)的參數(shù) unsigned initflag, // 新線程的初始狀態(tài),0表示立即執(zhí)行,//CREATE_SUSPENDED表示創(chuàng)建之后掛起 unsigned *threaddr // 用來接收線程ID );
返回值 : // 成功返回新線程句柄, 失敗返回0
__stdcall表示
1.參數(shù)從右向左壓入堆棧
2.函數(shù)被調用者修改堆棧
四、簡單多線程示例
現(xiàn)在有三個任務,Tom每隔3秒捉一次Jerry,Jerry每隔2秒吃一次奶酪,Spike每隔1秒打一次Tom。分別用CreateThread和_beginthreadex實現(xiàn)
使用_beginthreadex
#include<stdio.h> #include<Windows.h> #include<process.h> //Tom每隔3秒捉一次老鼠 unsigned WINAPI thread_main_Tom(void* arg) { int cnt = *((int*)arg); for (int i = 0; i < cnt; i++) { Sleep(3000); puts("Tom 捉老鼠\n"); } return 0; } //Jerry每隔1秒吃一次奶酪 unsigned WINAPI thread_main_Jerry(void* arg) { int cnt = *((int*)arg); for (int i = 0; i < cnt; i++) { Sleep(1000); puts("Jerry 吃奶酪\n"); } return 0; } //Spike每隔2秒打一次貓 unsigned WINAPI thread_main_Spike(void* arg) { int cnt = *((int*)arg); for (int i = 0; i < cnt; i++) { Sleep(2000); puts("Spike 打貓\n"); }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Tom = 20, Jerry = 50, Spike = 40; //保存線程Id unsigned int Tom_id, Jerry_id, Spike_id; //創(chuàng)建線程 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_main_Tom, (void*)&Tom, 0, &Tom_id); 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_main_Jerry, (void*)&Jerry, 0, &Jerry_id); 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_main_Spike, (void*)&Spike, 0, &Spike_id); system("pause"); return 0; }
運行結果:
使用CreateThread
#include<stdio.h> #include<Windows.h> #include<process.h> //DWORD就是unsigned long //LPVOID是void* DWORD _stdcall ThreadFun(LPVOID p) { printf("我是子線程,PID=%d", GetCurrentThreadId()); return 0; } int main() { printf("main begin\n"); HANDLE hThead; DWORD dwThreadID; hThead = CreateThread(NULL, 0, ThreadFun, 0, 0, &dwThreadID); printf("我是主線程,PID=%d\n",GetCurrentThreadId()); Sleep(2000); //關閉線程 if (hThead) { CloseHandle(hThead); } system("pause"); return 0; }
運行結果:
到此這篇關于C/C++中線程基本概念與創(chuàng)建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線程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C++時間戳轉化操作實例分析【涉及GMT與CST時區(qū)轉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時間戳轉化操作,結合實例形式分析了C++時間戳轉換與顯示操作的原理與具體實現(xiàn)技巧,涉及GMT與CST時區(qū)轉化,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