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C++ LeetCode題解在二叉樹中增加一行示例詳解
題目描述
題目鏈接:623. 在二叉樹中增加一行
給定一個二叉樹的根 root 和兩個整數(shù) val 和 depth ,在給定的深度 depth 處添加一個值為 val 的節(jié)點行。
注意,根節(jié)點 root 位于深度 1 。
加法規(guī)則如下:
- 給定整數(shù)
depth,對于深度為depth - 1的每個非空樹節(jié)點cur,創(chuàng)建兩個值為val的樹節(jié)點作為cur的左子樹根和右子樹根。 cur原來的左子樹應該是新的左子樹根的左子樹。cur原來的右子樹應該是新的右子樹根的右子樹。- 如果
depth == 1意味著depth - 1根本沒有深度,那么創(chuàng)建一個樹節(jié)點,值val作為整個原始樹的新根,而原始樹就是新根的左子樹。
提示:

示例 1:

輸入: root = [4,2,6,3,1,5], val = 1, depth = 2
輸出: [4,1,1,2,null,null,6,3,1,5]
示例 2:

輸入: root = [4,2,null,3,1], val = 1, depth = 3
輸出: [4,2,null,1,1,3,null,null,1]
整理題意
題目給定一棵二叉樹,要求我們在深度為 depth 的位置插入一行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的值為 val,題目規(guī)定根節(jié)點所在層位 1,且插入節(jié)點 val 的時候,原來節(jié)點的左子樹要連接在新節(jié)點的左子樹上,原來節(jié)點的右子樹要連接在新節(jié)點的右子樹上。
需要特別注意 depth = 1 的情況,此時將新節(jié)點作為根節(jié)點,將原來的根節(jié)點連接在新節(jié)點的左子樹上。
解題思路分析
層序遍歷(廣度優(yōu)先搜索)
根據(jù)題意描述,很容易想到使用 BFS 對整棵樹進行層序遍歷,在遍歷到第 depth - 1 層時按照題意進行插入節(jié)點即可。
遞歸(深度優(yōu)先搜索)
該題還可以通過給定的函數(shù)本身進行遞歸完成,在遞歸的過程中不斷維護當前 depth 的值,當 depth 的值為 2 時進行節(jié)點的插入即可。
具體實現(xiàn)
常規(guī)的二叉樹搜索,在對整棵二叉樹進行搜索的同時維護當前樹的深度即可,在第 depth 按照題意進行插入節(jié)點即可。
在實現(xiàn)過程中需要注意特判 depth = 1 的情況,也就是當插入的層數(shù)為 1 時,需要將根節(jié)點放在新插入節(jié)點的左子樹上,并返回新插入的這個節(jié)點。
復雜度分析
- 時間復雜度:O(n),其中
n為輸入的樹的節(jié)點數(shù)。最壞情況下,需要遍歷整棵樹。 - 空間復雜度:O(n),在層序遍歷中隊列空間開銷最多為 O(n),遞歸的深度最多為 O(n)。
代碼實現(xiàn)
層序遍歷(廣度優(yōu)先搜索)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TreeNode(int x,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val(x), left(left), right(right)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addOneRow(TreeNode* root, int val, int depth) {
// 特判 depth = 1 的情況
if(depth == 1){
TreeNode *res = new TreeNode(val);
res->left = root;
return res;
}
// k 記錄當前層數(shù)
int k = 1;
queue<TreeNode*> que;
while(que.size()) que.pop();
que.push(root);
// bfs層序遍歷
while(que.size()){
int n = que.size();
// 遍歷到 depth - 1 層時開始插入元素 val
if(k == depth - 1){
for(int i = 0; i < n; i++){
TreeNode *now = que.front();
que.pop();
TreeNode *l = new TreeNode(val, now->left, NULL);
TreeNode *r = new TreeNode(val, NULL, now->right);
now->left = l;
now->right = r;
}
// 插入完成后跳出
break;
}
// 壓入下一層節(jié)點元素
for(int i = 0; i < n; i++){
TreeNode *now = que.front();
que.pop();
if(now->left != NULL) que.push(now->left);
if(now->right != NULL) que.push(now->right);
}
k++;
}
return root;
}
};
遞歸(深度優(yōu)先搜索)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TreeNode(int x,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val(x), left(left), right(right)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addOneRow(TreeNode* root, int val, int depth) {
if(root == nullptr) return root;
// 特判 depth = 1 的情況
if(depth == 1){
return new TreeNode(val, root, nullptr);
}
// 當 depth 到第 2 層時表示 在當前層的下一層插入節(jié)點 val
if(depth == 2){
root->left = new TreeNode(val, root->left, nullptr);
root->right = new TreeNode(val, nullptr, root->right);
return root;
}
// 否則一直遞歸
else{
root->left = addOneRow(root->left, val, depth - 1);
root->right = addOneRow(root->right, val, depth - 1);
}
return root;
}
};
總結
- 該題為常規(guī)的搜索題,既可以使用廣度優(yōu)先搜索進行層序遍歷來完成,也可以使用深度優(yōu)先搜索來遞歸完成,因為題目描述為插入一層元素節(jié)點,很容易想到層序遍歷,而遞歸的方法較難想到,在實現(xiàn)過程中可以嘗試使用遞歸的方式來完成,可以鍛煉遞歸的思維以及在實現(xiàn)遞歸時的各種邊界考慮。同時遞歸的代碼也比層序遍歷的代碼更為簡潔。
- 測試結果:


以上就是C C++ LeetCode題解在二叉樹中增加一行示例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C C++ 在二叉樹中增加一行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Qt結合libqrencode生成二維碼的實現(xiàn)示例
本文主要介紹了Qt結合libqrencode生成二維碼的實現(xiàn)示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2-01-01
Vscode Remote Development遠程開發(fā)調試的實現(xiàn)思路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scode Remote Development遠程開發(fā)調試的相關資料,本文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4-04
C/C++中棧(stack)&堆(heap)詳解及其作用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C++中棧(stack)&堆(heap)詳解及其作用,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