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快速認識Vue3中的v-model
1:什么是 v-model
v-model 是 Vue 內(nèi)置的指令
作為屬性接收一個變量(不能是常量)綁定到普通組件和自定義組件中
// 作為普通組件的屬性, 只有作為表單內(nèi)的元素屬性時才會生效 如: input 、radio 、checkbox <template> <input v-model='value' /> </template>
// 作為自定義組件的屬性 <template> <son-component v-model='value'></son-component> </template>
v-model 同時做了兩件事情:屬性綁定和自定義事件綁定
// 內(nèi)置組件 <template> <input type='text' v-model='value' /> // 相當于 <input type='text' :value='value' @input='value = $event.target.value' /> </template>
// 自定義子組件 <template> <son-component v-model='value'></son-component> // 相當于 <son-component :modelValue='value' @update:modelValue='value = $event'></son-component> <template>
v-model 綁定在自定義組件上時,我們需要手動去接收
// 自定義組件
export default{
props: ['modelValue'], // 默認名稱為 modelValue
emits: ['update:modelValue'] // Vue3 新增 emits, 用于接收父組件傳遞的自定義事件
}
2:v-model 的擴展
1:自定義名稱
v-model 默認綁定的屬性名為:modelValue
v-model 默認綁定的事件名為:update:modelValue
// 所以我們需要使用 modelValue 和 update:modelValue 來接收
export default {
props: ['modelValue'],
emits: ['update:modelValue']
}
我們可以自定義 v-model 綁定的名稱
// 父組件 <template> <son-component v-model:msg='msg'></son-component> // 使用 v-model:name 來自定義名稱 </template>
// 子組件
export default {
props: ['msg'],
emits: ['update:msg']
}
注意:以上是 Vue3 中接收 v-model 的方法, Vue2 需要使用 model 來接收
2:內(nèi)置修飾符
v-model 的修飾符能夠?qū)壎ǖ臄?shù)據(jù)做特定處理
Vue 中有內(nèi)置的修飾符,如:.number 、.trim 、.lazy
v-model.number : v-model 綁定在表單組件中不會出現(xiàn)數(shù)值類型,numer 可以將綁定的字符串轉(zhuǎn)換為數(shù)值
v-model.trim : 去掉綁定數(shù)據(jù)左右兩側(cè)的空格
v-model.lazy : 表單組件綁定時生效,從原來綁定的 input 高頻率觸發(fā)事件改為 blur 低頻率觸發(fā)事件來提高性能
<template> <input type='text' v-model.number='value' /> // 將輸入的 string 類型轉(zhuǎn)換為 number 類型 input 本身不管輸入的是數(shù)字還是單詞等都是 string 類型 </template>
3:自定義修飾符
Vue3 中可以通過 v-model.name 自定義修飾符
自定義的修飾符需要在子組件中用 props 接收 modelModifiers 對象,這個對象下面會有自定義屬性,值為 true
// 沒有重命名v-model,僅添加自定義修飾符 <template> <son-component v-model.a='msg' /> </template>
export default {
props:['modelValue', 'modelModifiers'],
emits: ['update:modelValue'],
created() {
console.log(this.modelModifiers.a) // 值為 true
}
}
如果自定義了 v-model 的名稱,那么 modelModifiers 要改為 name + Modifiers
// 重命名 v-model ,并且添加自定義修飾符 <template> <son-component v-model:msg.a='msg' /> </template>
export default {
props:['msg', 'msgModifiers'],
emits: ['update:msg'],
created() {
console.log(this.msgModifiers.a) // 值為 true
}
}
注意:Vue3 中取消了 v-bind 中的 .sync 修飾符
補充:多個 v-model 使用
在 vue3 一個組件可以使用多個 v-model ,統(tǒng)一了 vue2 的 v-model 和 .sync 修飾符。
使用原理:
<child-comp v-model:name="name" v-model:age="age" /> //可翻譯為 <child-comp :name="name" @update:name="name=$event" :age="age" @update:age="age=$event" />
實現(xiàn)多個數(shù)據(jù)雙向綁定完整實例:
//父組件代碼
<child-comp v-model:name="name" v-model:age="age" />
//子組件代碼
<template>
<div>
<input type="text" v-model="new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newAge">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name:{
type:String,
default:''
},
age:{
type:String,
default:""
}
},
emits:['update:name','update:age'],
computed:{
newName:{
get: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set:function(value){
this.$emit('update:name',value)
}
},
newAge:{
get:function(){
return this.age
},
set:function(value){
this.$emit('update:age',value)
}
}
}
}
</script> 需要注意的是 script 中多了一個 emits 選項,你發(fā)現(xiàn)了嗎?
vue3 組件的自定義事件需要定義在 emits 選項中,只要是自定義事件,就需要添加在 emits 中,否則會有警告。它的優(yōu)點:
- 如果與原生事件相同名時,事件就會被觸發(fā)兩次,如果在 emits 選項中加入時,當作自定義事件處理,只會觸發(fā)一次。
- 更好地指示組件的工作方式。
- 可以校驗對象形式的事件。
總結(jié)
1:v-model 作為指令可以綁定在內(nèi)置組件和自定義組件上
2:相當于綁定了 :modelValue 和 @update:modelValue ,需要在子組件中接收
3:v-model:name 重命名
4:v-modle.name 自定義修飾符,使用 props 的 Modifiers 接收
到此這篇關(guān)于Vue3中v-model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Vue3的v-model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Vue實現(xiàn)搜索結(jié)果高亮顯示關(guān)鍵字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Vue實現(xiàn)搜索結(jié)果高亮顯示關(guān)鍵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9-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