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與Java 泛型缺陷和應用場景詳解
引言
全文分為 視頻版 和 文字版
- 文字版: 文字側重細節(jié)和深度,有些知識點,視頻不好表達,文字描述的更加準確
- 視頻版: 視頻會更加的直觀,看完文字版,在看視頻,知識點會更加清楚
視頻版 bilibili 地址:https://b23.tv/AdLtUGf
泛型對于每個開發(fā)者而言并不陌生,平時在項目中會經常見到,但是有很多小伙伴們,每次見到通配符 ? extends 、 ? super 、 out 、 in 都傻傻分不清楚它們的區(qū)別,以及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通過這篇文章將會學習的到以下內容。
- 為什么要有泛型
- Kotlin 和 Java 的協(xié)變
- Kotlin 和 Java 的逆變
- 通配符
? extends、? super、out、in的區(qū)別和應用場景 - Kotlin 和 Java 數組協(xié)變的不同之處
- 數組協(xié)變的缺陷
- 協(xié)變和逆變的應用場景
為什么要有泛型
在 Java 和 Kotlin 中我們常用集合( List 、 Set 、 Map 等等)來存儲數據,而在集合中可能存儲各種類型的數據,現在我們有四種數據類型 Int 、 Float 、 Double 、 Number,假設沒有泛型,我們需要創(chuàng)建四個集合類來存儲對應的數據。
class IntList{ }
class Floatlist{}
class DoubleList{}
class NumberList{}
......
更多
如果有更多的類型,就需要創(chuàng)建更多的集合類來保存對應的數據,這顯示是不可能的,而泛型是一個 "萬能的類型匹配器",同時有能讓編譯器保證類型安全。
泛型將具體的類型( Int 、 Float 、 Double 等等)聲明的時候使用符號來代替,使用的時候,才指定具體的類型。
// 聲明的時候使用符號來代替
class List<E>{
}
// 在 Kotlin 中使用,指定具體的類型
val data1: List<Int> = List()
val data2: List<Float> = List()
// 在 Java 中使用,指定具體的類型
List<Integer> data1 = new List();
List<Float> data2 = new List();
泛型很好的幫我們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但是隨之而來出現了新的問題,我們都知道 Int 、 Float 、 Double 是 Number 子類型, 因此下面的代碼是可以正常運行的。
// Kotlin val number: Number = 1 // Java Number number = 1;
我們花三秒鐘思考一下,下面的代碼是否可以正常編譯。
List<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Integer>();
答案是不可以,正如下圖所示,編譯會出錯。

這也就說明了泛型是不可變的,IDE 認為 ArrayList<Integer> 不是 List<Number> 子類型,不允許這么賦值,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需要用到協(xié)變了,協(xié)變允許上面的賦值是合法的。
Kotlin 和 Java 的協(xié)變
- 在 Java 中用通配符
? extends T表示協(xié)變,extends限制了父類型T,其中?表示未知類型,比如? extends Number,只要聲明時傳入的類型是Number或者Number的子類型都可以 - 在 Kotlin 中關鍵字
out T表示協(xié)變,含義和 Java 一樣
現在我們將上面的代碼修改一下,在花三秒鐘思考一下,下面的代碼是否可以正常編譯。
// kotlin val numbers: MutableList<out Number> = ArrayList<Int>() // Java List<? extends 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Integer>();
答案是可以正常編譯,協(xié)變通配符 ? extends Number 或者 out Number 表示接受 Number 或者 Number 子類型為對象的集合,協(xié)變放寬了對數據類型的約束,但是放寬是有代價的,我們在花三秒鐘思考一下,下面的代碼是否可以正常編譯。
// Koltin val numbers: MutableList<out Number> = ArrayList<Int>() numbers.add(1) // Java List<? extends 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Integer>(); numbers.add(1)
調用 add() 方法會編譯失敗,雖然協(xié)變放寬了對數據類型的約束,可以接受 Number 或者 Number 子類型為對象的集合,但是代價是 無法添加元素,只能獲取元素,因此協(xié)變只能作為生產者,向外提供數據。
為什么無法添加元素
因為 ? 表示未知類型,所以編譯器也不知道會往集合中添加什么類型的數據,因此索性不允許往集合中添加元素。
但是如果想讓上面的代碼編譯通過,想往集合中添加元素,這就需要用到逆變了。
Kotlin 和 Java 的逆變
逆變其實是把繼承關系顛倒過來,比如 Integer 是 Number 的子類型,但是 Integer 加逆變通配符之后,Number 是 ? super Integer 的子類,如下圖所示。

- 在 Java 中用通配符
? super T表示逆變,其中?表示未知類型,super主要用來限制未知類型的子類型T,比如? super Number,只要聲明時傳入是Number或者Number的父類型都可以 - 在 Kotlin 中關鍵字
in T表示逆變,含義和 Java 一樣
現在我們將上面的代碼簡單修改一下,在花三秒鐘思考一下是否可以正常編譯。
// Kotlin val numbers: MutableList<in Number> =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 Java List<? super 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答案可以正常編譯,逆變通配符 ? super Number 或者關鍵字 in 將繼承關系顛倒過來,主要用來限制未知類型的子類型,在上面的例子中,編譯器知道子類型是 Number,因此只要是 Number 的子類都可以添加。
逆變可以往集合中添加元素,那么可以獲取元素嗎?我們花三秒鐘時間思考一下,下面的代碼是否可以正常編譯。
// Kotlin val numbers: MutableList<in Number> =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numbers.get(0) // Java List<? super 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numbers.get(0);
無論調用 add() 方法還是調用 get() 方法,都可以正常編譯通過,現在將上面的代碼修改一下,思考一下是否可以正常編譯通過。
// Kotlin val numbers: MutableList<in Number> =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val item: Int = numbers.get(0) // Java List<? super Numb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Number>(); numbers.add(100); int item = numbers.get(0);
調用 get() 方法會編譯失敗,因為 numbers.get(0) 獲取的的值是 Object 的類型,因此它不能直接賦值給 int 類型,逆變和協(xié)變一樣,放寬了對數據類型的約束,但是代價是 不能按照泛型類型讀取元素,也就是說往集合中添加 int 類型的數據,調用 get() 方法獲取到的不是 int 類型的數據。
對這一小節(jié)內容,我們簡單的總結一下。
| 關鍵字(Java/Kotlin) | 添加 | 讀取 | |
|---|---|---|---|
| 協(xié)變 | ? extends / out | ? | ? |
| 逆變 | ? super / in | ? | ? |
Kotlin 和 Java 數組協(xié)變的不同之處
無論是 Kotlin 還是 Java 它們協(xié)變和逆變的含義的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通配符不一樣,但是他們也有不同之處。
Java 是支持數組協(xié)變,代碼如下所示:
Number[] numbers = new Integer[10];
但是 Java 中的數組協(xié)變有缺陷,將上面的代碼修改一下,如下所示。
Number[] numbers = new Integer[10]; numbers[0] = 1.0;
可以正常編譯,但是運行的時候會崩潰。

因為最開始我將 Number[] 協(xié)變成 Integer[],接著往數組里添加了 Double 類型的數據,所以運行會崩潰。
而 Kotlin 的解決方案非常的干脆,不支持數組協(xié)變,編譯的時候就會出錯,對于數組逆變 Koltin 和 Java 都不支持。
協(xié)變和逆變的應用場景
協(xié)變和逆變應用的時候需要遵循 PECS(Producer-Extends, Consumer-Super)原則,即 ? extends 或者 out 作為生產者,? super 或者 in 作為消費者。遵循這個原則的好處是,可以在編譯階段保證代碼安全,減少未知錯誤的發(fā)生。

協(xié)變應用
- 在 Java 中用通配符
? extends表示協(xié)變 - 在 Kotlin 中關鍵字
out表示協(xié)變
協(xié)變只能讀取數據,不能添加數據,所以只能作為生產者,向外提供數據,因此只能用來輸出,不用用來輸入。
在 Koltin 中一個協(xié)變類,參數前面加上 out 修飾后,這個參數在當前類中 只能作為函數的返回值,或者修飾只讀屬性 ,代碼如下所示。
// 正常編譯
interface ProduceExtends<out T> {
val num: T // 用于只讀屬性
fun getItem(): T // 用于函數的返回值
}
// 編譯失敗
interface ProduceExtends<out T> {
var num : T // 用于可變屬性
fun addItem(t: T) // 用于函數的參數
}
當我們確定某個對象只作為生產者時,向外提供數據,或者作為方法的返回值時,我們可以使用 ? extends 或者 out。
- 以 Kotlin 為例,例如
Iterator#next()方法,使用了關鍵字out,返回集合中每一個元素

- 以 Java 為例,例如
ArrayList#addAll()方法,使用了通配符? extends

傳入參數 Collection<? extends E> c 作為生產者給 ArrayList 提供數據。
逆變應用
- 在 Java 中使用通配符
? super表示逆變 - 在 Kotlin 中使用關鍵字
in表示逆變
逆變只能添加數據,不能按照泛型讀取數據,所以只能作為消費者,因此只能用來輸入,不能用來輸出。
在 Koltin 中一個逆變類,參數前面加上 in 修飾后,這個參數在當前類中 只能作為函數的參數,或者修飾可變屬性 。
// 正常編譯,用于函數的參數
interface ConsumerSupper<in T> {
fun addItem(t: T)
}
// 編譯失敗,用于函數的返回值
interface ConsumerSupper<in T> {
fun getItem(): T
}
當我們確定某個對象只作為消費者,當做參數傳入時,只用來添加數據,我們使用通配符 ? super 或者關鍵字 in,
- 以 Kotlin 為例,例如擴展方法
Iterable#filterTo(),使用了關鍵字in,在內部只用來添加數據

- 以 Java 為例,例如
ArrayList#forEach()方法,使用了通配符? super

不知道小伙伴們有沒有注意到,在上面的源碼中,分別使用了不同的泛型標記符 T 和 E,其實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在源碼中有幾個高頻的泛型標記符 T 、 E 、 K 、 V 等等,它們分別應用在不同的場景。
| 標記符 | 應用場景 |
|---|---|
| T(Type) | 類 |
| E(Element) | 集合 |
| K(Key) | 鍵 |
| V(Value) | 值 |
以上就是Kotlin與Java 泛型缺陷和應用場景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Kotlin Java 泛型缺陷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Java中的SynchronousQueue阻塞隊列使用代碼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中的SynchronousQueue阻塞隊列使用代碼實例,SynchronousQueue是無緩沖區(qū)的阻塞隊列,即不能直接向隊列中添加數據,會報隊列滿異常,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12-12
親手教你IDEA2020.3創(chuàng)建Javaweb項目的步驟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IDEA2020.3創(chuàng)建Javaweb項目的步驟詳解,本文是小編手把手教你,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參考下吧2021-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