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奇怪的react寫法
ref的奇怪用法
這是一段初看讓人很困惑的代碼:
function App() { const [dom, setDOM] = useState(null); return <div ref={setDOM}></div>; }
讓我們來分析下它的作用。
首先,ref
有兩種形式(曾經有3種):
- 形如
{current: T}
的數據結構 - 回調函數形式,會在
ref
更新、銷毀時觸發(fā)
例子中的setDOM
是useState
的dispatch
方法,也有兩種調用形式:
- 直接傳遞更新后的值,比如
setDOM(xxx)
- 傳遞更新狀態(tài)的方法,比如
setDOM(oldDOM => return /* 一些處理邏輯 */)
在例子中,雖然反常,但ref
的第二種形式和dispatch
的第二種形式確實是契合的。
也就是說,在例子中傳遞給ref
的setDOM
方法,會在div對應DOM更新、銷毀時執(zhí)行,那么dom
狀態(tài)中保存的就是div對應DOM的最新值。
這么做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感知DOM的實時變化,這是單純使用ref
無法具有的能力。
useMemo的奇怪用法
通常我們認為useMemo
用來緩存變量props
,useCallback
用來緩存函數props
。
但在實際項目中,如果想通過緩存props的方式達到子組件性能優(yōu)化的目的,需要同時保證:
- 所有傳給子組件的
props
的引用都不變(比如通過useMemo
) - 子組件使用
React.memo
類似這樣:
function App({todos, tab}) { const visibleTodos = useMemo( () => filterTodos(todos, tab), [todos, tab]); return <Todo data={visibleTodos}/>; } // 為了達到Todo性能優(yōu)化的目的 const Todo = React.memo(({data}) => { // ...省略邏輯 })
既然useMemo
可以緩存變量,為什么不直接緩存組件的返回值呢?類似這樣:
function App({todos, tab}) { const visibleTodos = useMemo( () => filterTodos(todos, tab), [todos, tab]); return useMemo(() => <Todo data={visibleTodos}/>, [visibleTodos]) } function Todo({data}) { return <p>{data}</p>; }
如此,需要性能優(yōu)化的子組件不再需要手動包裹React.memo
,只有當useMemo
依賴變化后子組件才會重新render
。
總結
除了這兩種奇怪的寫法外,你還遇到哪些奇怪的React
寫法呢?
相關文章
Native?Memory?Tracking追蹤區(qū)域示例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Native?Memory?Tracking追蹤區(qū)域示例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11-11React中使用Axios發(fā)起POST請求提交文件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React中使用Axios發(fā)起POST請求提交文件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