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DOM的概念和常用操作
DOM 的概念和常用操作
什么是 DOM?
文檔對象模型 (DOM) 是 HTML 和 XML 文檔的編程接口。它提供了對文檔的結構化的表述,并定義了一種方式可以使從程序中對該結構進行訪問,從而改變文檔的結構,樣式和內(nèi)容。DOM 將文檔解析為一個由節(jié)點和對象(包含屬性和方法的對象)組成的結構集合。簡言之,它會將 web 頁面和腳本或程序語言連接起來。
官方定義晦澀難懂,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 DOM 采用的是“樹形結構”,用“樹節(jié)點”的形式來表示頁面中的每一個元素。我們先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文檔標題</title> </head> <body> <a rel="external nofollow" >我的鏈接</a> <h1>我的標題</h1> </body> </html>
對于上面這個 HTML 文檔,DOM 將其解析為修圖所示的樹形結構。

HTML文檔被瀏覽器解析后就是一棵DOM樹,要改變HTML的結構,就需要通過JavaScript來操作DOM。
如何操作 DOM?
一些常用的 HTML DOM 方法:核心就是增刪改查操作,
添加元素
- createElement - 創(chuàng)建元素
- createTextNode - 創(chuàng)建文本節(jié)點(元素)
- cloneNode(true/false) - 克隆一個節(jié)點,接收一個bool參數(shù),用來表示是否復制子元素。
- createDocumentFragment - 創(chuàng)建一個文檔碎片 DocumentFragment,它表示一種輕量級的文檔,主要是用來存儲臨時節(jié)點,大量操作 DOM 時用它可以大大提升性能。
例如:新創(chuàng)建一個新元素 div,并添加到 HTML 文檔中。代碼如下:
le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el.id = 'shiYu';
el.style = 'width: 500px;height:500px;backGroundColor:red;';
el.innerHTML = '創(chuàng)建一個新元素div';
document.body.appendChild(el);例如:克隆一個新元素 clone,并添加到 HTML 文檔中。代碼如下:
let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let clone = el.cloneNode(true);
clone.id = "test2";
document.body.appendChild(clone);刪除元素
- removeChild(node) - 刪除子節(jié)點(元素)
- replaceChild - 用于將一個節(jié)點替換另一個節(jié)點
代碼如下:
var deletedChild = parent.removeChild(node);
const sp1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sp1.id = "newSpan";
const sp1_content = document.createTextNode("new replacement span element.");
sp1.appendChild(sp1_content);
const sp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ildSpan");
const parentDiv = sp2.parentNode;
parentDiv.replaceChild(sp1, sp2);修改元素
- appendChild(node) - 插入新的子節(jié)點(元素)
- insertBefore - 在參考節(jié)點之前插入一個擁有指定父節(jié)點的子節(jié)點
- insertAdjacentHTML - 將指定的文本解析為 Element 元素,并將結果節(jié)點插入到 DOM 樹中的指定位置
代碼如下:
// parent.appendChild(child);
const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document.body.appendChild(p);
let insertedNode = parentNode.insertBefore(newNode, referenceNode);
// 原為 <div id="one">one</div>
var d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ne');
d1.insertAdjacentHTML('afterend', '<div id="two">two</div>');
// 此時,新結構變成:
// <div id="one">one</div><div id="two">two</div>查找元素
- getElementById(id) - 獲取帶有指定 id 的節(jié)點(元素)
-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獲取帶有指定類名的節(jié)點(元素),多個類名用空格分隔,返回一個 HTMLCollection 。注意兼容
- getElementsByTagName - 根據(jù)標簽名稱獲取元素, * 表示查詢所有標簽,返回一個 HTMLCollection.
- getElementsByName - 獲取帶有 name 屬性的節(jié)點(元素),返回一個 NodeList.
- querySelector - 返回單個 Node,IE8+(含),如果匹配到多個結果,只返回第一個。
- querySelectorAll - 返回一個 NodeList ,IE8+(含)。
- forms - 獲取當前頁面所有form,返回一個 HTMLCollection.
一些常用的 HTML DOM 屬性
- innerHTML - 節(jié)點(元素)的文本值
- parentNode - 節(jié)點(元素)的父節(jié)點
- childNodes - 節(jié)點(元素)的子節(jié)點
- attributes - 節(jié)點(元素)的屬性節(jié)點
- setAttribute - 給元素設置屬性
- getAttribute - 返回指定的特性名相應的特性值,如果不存在,則返回null
- hasAttribute - 判斷元素是否有指定屬性
- dataset - 獲取html data-開頭的屬性
- classList - 獲取樣式 class
- window.getComputedStyle - 獲取應用到元素上的所有樣式,IE8或更低版本不支持此方法。
- getBoundingClientRect - 返回一個 DOMRect 對象,其提供了元素的大小及其相對于視口的位置。
例子:
// 創(chuàng)建一個html元素,這里以創(chuàng)建h1元素為例
le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h1")
el.innerHTML = '這是一段文字描述...'
let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
p.innerHTML = '這是一段文字描述...'
// myEl 是一個 DOMRect 對象,包含整個元素的最小矩形(包括 padding 和 border-width)。width、height、left、top、right、bottom,它是相對于窗口頂部而不是文檔頂部,滾動頁面時它們的值是會發(fā)生變化的。
var myEl =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到此這篇關于一文詳解DOM的概念和常用操作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DOM 概念和常用操作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JavaScript setTimeout()基本用法有哪些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 setTimeout()基本用法有哪些,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