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Java線程中斷的本質(zhì)與編程原則的概述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4日 14:51:53 作者:
本篇文章對Java線程中斷的本質(zhì)與編程原則進行了詳細的概述,需要的朋友參考下
在歷史上,Java試圖提供過搶占式限制中斷,但問題多多,例如前文介紹的已被廢棄的Thread.stop、Thread.suspend和 Thread.resume等。另一方面,出于Java應用代碼的健壯性的考慮,降低了編程門檻,減少不清楚底層機制的程序員無意破壞系統(tǒng)的概率。
如今,Java的線程調(diào)度不提供搶占式中斷,而采用協(xié)作式的中斷。其實,協(xié)作式的中斷,原理很簡單,就是輪詢某個表示中斷的標記,我們在任何普通代碼的中都可以實現(xiàn)。
例如下面的代碼:
volatile bool isInterrupted;
//…
while(!isInterrupted) {
compute();
}
但是,上述的代碼問題也很明顯。當compute執(zhí)行時間比較長時,中斷無法及時被響應。另一方面,利用輪詢檢查標志變量的方式,想要中斷wait和sleep等線程阻塞操作也束手無策。
如果仍然利用上面的思路,要想讓中斷及時被響應,必須在虛擬機底層進行線程調(diào)度的對標記變量進行檢查。是的,JVM中確實是這樣做的。
下面摘自java.lang.Thread的源代碼:
public static boolean interrupted() {
return 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true);
}
//…
private native boolean isInterrupted(boolean ClearInterrupted);
可以發(fā)現(xiàn),isInterrupted被聲明為native方法,取決于JVM底層的實現(xiàn)。
實際上,JVM內(nèi)部確實為每個線程維護了一個中斷標記。但應用程序不能直接訪問這個中斷變量,必須通過下面幾個方法進行操作:
public class Thread {
//設置中斷標記
public void interrupt() { ... }
//獲取中斷標記的值
public boolean isInterrupted() { ... }
//清除中斷標記,并返回上一次中斷標記的值
public static boolean interrupted() { ... }
}
通常情況下,調(diào)用線程的interrupt方法,并不能立即引發(fā)中斷,只是設置了JVM內(nèi)部的中斷標記。因此,通過檢查中斷標記,應用程序可以做一些特殊操作,也可以完全忽略中斷。
你可能想,如果JVM只提供了這種簡陋的中斷機制,那和應用程序自己定義中斷變量并輪詢的方法相比,基本也沒有什么優(yōu)勢。
JVM內(nèi)部中斷變量的主要優(yōu)勢,就是對于某些情況,提供了模擬自動“中斷陷入”的機制。
在執(zhí)行涉及線程調(diào)度的阻塞調(diào)用時(例如wait、sleep和join),如果發(fā)生中斷,被阻塞線程會“盡可能快的”拋出InterruptedException。因此,我們就可以用下面的代碼框架來處理線程阻塞中斷:
try {
//wait、sleep或join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某些中斷處理工作
}
所謂“盡可能快”,我猜測JVM就是在線程調(diào)度調(diào)度的間隙檢查中斷變量,速度取決于JVM的實現(xiàn)和硬件的性能。
然而,對于某些線程阻塞操作,JVM并不會自動拋出InterruptedException異常。例如,某些I/O操作和內(nèi)部鎖操作。對于這類操作,可以用其他方式模擬中斷:
1)java.io中的異步socket I/O
讀寫socket的時候,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的read和write方法會阻塞等待,但不會響應java中斷。不過,調(diào)用Socket的close方法后,被阻塞線程會拋出SocketException異常。
2)利用Selector實現(xiàn)的異步I/O
如果線程被阻塞于Selector.select(在java.nio.channels中),調(diào)用wakeup方法會引起ClosedSelectorException異常。
3)鎖獲取
如果線程在等待獲取一個內(nèi)部鎖,我們將無法中斷它。但是,利用Lock類的lockInterruptibly方法,我們可以在等待鎖的同時,提供中斷能力。
另外,在任務與線程分離的框架中,任務通常并不知道自身會被哪個線程調(diào)用,也就不知道調(diào)用線程處理中斷的策略。所以,在任務設置了線程中斷標記后,并不能確保任務會被取消。因此,有以下兩條編程原則:
1)除非你知道線程的中斷策略,否則不應該中斷它。
這條原則告訴我們,不應該直接調(diào)用Executer之類框架中線程的interrupt方法,應該利用諸如Future.cancel的方法來取消任務。
2)任務代碼不該猜測中斷對執(zhí)行線程的含義。
這條原則告訴我們,一般代碼遇在到InterruptedException異常時,不應該將其捕獲后“吞掉”,而應該繼續(xù)向上層代碼拋出。
總之,Java中的非搶占式中斷機制,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搶占式中斷思路,在理解其本質(zhì)的基礎上,采用相應的原則和模式來編程。
如今,Java的線程調(diào)度不提供搶占式中斷,而采用協(xié)作式的中斷。其實,協(xié)作式的中斷,原理很簡單,就是輪詢某個表示中斷的標記,我們在任何普通代碼的中都可以實現(xiàn)。
例如下面的代碼:
volatile bool isInterrupted;
//…
while(!isInterrupted) {
compute();
}
但是,上述的代碼問題也很明顯。當compute執(zhí)行時間比較長時,中斷無法及時被響應。另一方面,利用輪詢檢查標志變量的方式,想要中斷wait和sleep等線程阻塞操作也束手無策。
如果仍然利用上面的思路,要想讓中斷及時被響應,必須在虛擬機底層進行線程調(diào)度的對標記變量進行檢查。是的,JVM中確實是這樣做的。
下面摘自java.lang.Thread的源代碼:
public static boolean interrupted() {
return 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true);
}
//…
private native boolean isInterrupted(boolean ClearInterrupted);
可以發(fā)現(xiàn),isInterrupted被聲明為native方法,取決于JVM底層的實現(xiàn)。
實際上,JVM內(nèi)部確實為每個線程維護了一個中斷標記。但應用程序不能直接訪問這個中斷變量,必須通過下面幾個方法進行操作:
public class Thread {
//設置中斷標記
public void interrupt() { ... }
//獲取中斷標記的值
public boolean isInterrupted() { ... }
//清除中斷標記,并返回上一次中斷標記的值
public static boolean interrupted() { ... }
}
通常情況下,調(diào)用線程的interrupt方法,并不能立即引發(fā)中斷,只是設置了JVM內(nèi)部的中斷標記。因此,通過檢查中斷標記,應用程序可以做一些特殊操作,也可以完全忽略中斷。
你可能想,如果JVM只提供了這種簡陋的中斷機制,那和應用程序自己定義中斷變量并輪詢的方法相比,基本也沒有什么優(yōu)勢。
JVM內(nèi)部中斷變量的主要優(yōu)勢,就是對于某些情況,提供了模擬自動“中斷陷入”的機制。
在執(zhí)行涉及線程調(diào)度的阻塞調(diào)用時(例如wait、sleep和join),如果發(fā)生中斷,被阻塞線程會“盡可能快的”拋出InterruptedException。因此,我們就可以用下面的代碼框架來處理線程阻塞中斷:
try {
//wait、sleep或join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某些中斷處理工作
}
所謂“盡可能快”,我猜測JVM就是在線程調(diào)度調(diào)度的間隙檢查中斷變量,速度取決于JVM的實現(xiàn)和硬件的性能。
然而,對于某些線程阻塞操作,JVM并不會自動拋出InterruptedException異常。例如,某些I/O操作和內(nèi)部鎖操作。對于這類操作,可以用其他方式模擬中斷:
1)java.io中的異步socket I/O
讀寫socket的時候,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的read和write方法會阻塞等待,但不會響應java中斷。不過,調(diào)用Socket的close方法后,被阻塞線程會拋出SocketException異常。
2)利用Selector實現(xiàn)的異步I/O
如果線程被阻塞于Selector.select(在java.nio.channels中),調(diào)用wakeup方法會引起ClosedSelectorException異常。
3)鎖獲取
如果線程在等待獲取一個內(nèi)部鎖,我們將無法中斷它。但是,利用Lock類的lockInterruptibly方法,我們可以在等待鎖的同時,提供中斷能力。
另外,在任務與線程分離的框架中,任務通常并不知道自身會被哪個線程調(diào)用,也就不知道調(diào)用線程處理中斷的策略。所以,在任務設置了線程中斷標記后,并不能確保任務會被取消。因此,有以下兩條編程原則:
1)除非你知道線程的中斷策略,否則不應該中斷它。
這條原則告訴我們,不應該直接調(diào)用Executer之類框架中線程的interrupt方法,應該利用諸如Future.cancel的方法來取消任務。
2)任務代碼不該猜測中斷對執(zhí)行線程的含義。
這條原則告訴我們,一般代碼遇在到InterruptedException異常時,不應該將其捕獲后“吞掉”,而應該繼續(xù)向上層代碼拋出。
總之,Java中的非搶占式中斷機制,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搶占式中斷思路,在理解其本質(zhì)的基礎上,采用相應的原則和模式來編程。
相關文章
自定義@RequestBody注解如何獲取JSON數(shù)據(j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自定義@RequestBody注解如何獲取JSON數(shù)據(jù)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4-04SpringBoot使用Sa-Token實現(xiàn)登錄認證
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使用Sa-Token實現(xiàn)登錄認證,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3-04-04淺談Java高并發(fā)解決方案以及高負載優(yōu)化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淺談Java高并發(fā)解決方案以及高負載優(yōu)化方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