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中的console.log方法使用說明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09日 09:24:50 投稿:junjie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中的console.log方法使用說明,本文介紹了console.log的方法說明、語法、接收參數(shù)、使用實例和實現(xiàn)源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方法說明:
向標準輸出流打印字符并以換行符結束。
語法: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onsole.log([data], [...])
接收參數(shù):
console.log接受若干個參數(shù),如果只有一個參數(shù),則輸出這個參數(shù)的字符串形式。
如果有多個參數(shù),則以類似于C語言printf()命令的格式輸出。
如果沒有參數(shù),只打印一個換行符。
例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var count = 1234;
console.log('count: %d', count);
//輸出結果 count : 1234;
console.log('Hello world');
//輸出結果 Hello world;
console.log('count: %d');
//輸出結果 count: %d;
源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onsole.prototype.log = function() {
this._stdout.write(util.format.apply(this, arguments) + '\n');
};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
詳解Node.js access_token的獲取、存儲及更新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 access_token的獲取、存儲及更新 ,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7-06-06
Node.js中Process.nextTick()和Process.setImmediate()的區(qū)別
這篇文章介紹了Node.js中Process.nextTick()和Process.setImmediate()的區(qū)別,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7-07
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離的思考與實踐(一)全棧式開發(fā)
這個話題最近被討論得比較多,阿里有些BU也在進行一些嘗試。討論了很久之后,我們團隊決定探索一套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離方案,過程中有一些不斷變化的認識以及思考,記錄在這里,也希望看到的同學參與討論,幫我們完善。2014-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