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入門基礎(chǔ)知識學習指南
打開一個網(wǎng)頁,如果 HTML 沒有完全加載完畢,就去操作頁面中元素是不安全的,但是監(jiān)測 HTML 是否加載完畢呢?jQuery 提供了一個 $(document).ready() 方法,任何 ready 中的代碼在 HTML 完全加載完成后才會被執(zhí)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console.log('ready!');
});
此外,它還有一個簡寫方式
$(function() {
console.log('ready!');
});
$(document).ready() 中并非只能執(zhí)行匿名方法,執(zhí)行一個已命名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function readyFn() {
// code to run when the document is ready
}
$(document).ready(readyFn);
選擇元素
jQuery 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選擇一些元素,然后對它們做一些事情”。jQuery 支持大多數(shù)的 CSS3 選擇器,另外還有一些非標準的選擇器,詳情見 http://api.jquery.com/category/selectors/,下面是一些常見選擇器的用法:
$('#myId'); // 此 ID 在頁面中必須唯一
$('div.myClass'); // 如果指定了元素類型,那么性能會有所提升
$('input[name=first_name]'); // 速度有點慢,盡量避免這種用法
$('#contents ul.people li');
$('a.external:first');
$('tr:odd');
$('#myForm :input'); // 選擇表單中的所有 input 類元素
$('div:visible');
$('div:gt(2)'); // 頁面中除了前 3 個 DIV 之外的所有 DIV
$('div:animated'); // 所有正在執(zhí)行動畫的 DIV
需要注意的地方
當使用 :visible 和 :hidden 這種偽選擇器的時候,jQuery 實際上是去檢測他們在頁面中是否可見,還不是它們 css 中的 display 的值。也就是說,當一個元素在頁面正的物理寬度和高度都大于 0,那么它就是可見的。但是 <tr> 例外,jQuery 會根據(jù) <tr> 元素的 CSS 中 display 屬性去判斷元素是否可見。
jQuery 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可以參考一下代碼:
jQuery.expr.filters.hidden = function( elem ) {
var width = elem.offsetWidth, height = elem.offsetHeight,
skip = elem.nodeName.toLowerCase() === "tr";
// does the element have 0 height, 0 width,
// and it's not a <tr>?
return width === 0 && height === 0 && !skip ?
// then it must be hidden
true :
// but if it has width and height
// and it's not a <tr>
width > 0 && height > 0 && !skip ?
// then it must be visible
false :
// if we get here, the element has width
// and height, but it's also a <tr>,
// so check its display property to
// decide whether it's hidden
jQuery.curCSS(elem, "display") === "none";
};
jQuery.expr.filters.visible = function( elem ) {
return !jQuery.expr.filters.hidden( elem );
};
選擇器結(jié)果集中是否包含有元素
執(zhí)行了一個選擇器之后,如何判斷選擇器是否選擇到了元素,可能會想當然的寫下:
if ($('div.foo')) { ... }
其實這樣寫是不對的,因為不管選擇器是否選擇到元素,它都會返回一個對象,對象的布爾值肯定為 true,所以,所以此方法是行不通的。其實選擇器返回對象中有一個 length 屬性,通過這個屬性,可以確定選擇器中到底有幾個元素,如果里面一個元素都沒選擇到,那么返回 0-false,如果選擇到了元素,返回元素的實際數(shù)目-true。
if ($('div.foo').length) { ... }
給選擇器做個緩存
每做一次選擇器,jQuery 都要執(zhí)行很多代碼,如果你需要多次使用相同的一個選擇器,最好給選擇器做個緩存,以避免重復執(zhí)行選擇器。
var $divs = $('div');
注意,此段代碼中用作緩存變量的變量名以 $ 開頭,這個美元符號在 JavaScript 中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字符,沒有其它特殊意義,這里使用 $ 開頭,也僅僅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并非強制要求。
一旦選擇器被緩存到變量中,就可以在變量中調(diào)用 jQuery 的方法了,跟調(diào)用選擇器沒什么兩樣。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器只能選擇頁面當前中的元素,如果在執(zhí)行了選擇器后又往頁面中添加元素,那么后天加的元素并沒有包含在之前的選擇器中,除非往頁面中添加元素后再次執(zhí)行選擇器。
帶有過濾功能的選擇器
有時候執(zhí)行一個選擇器之后,并非結(jié)果集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我們想要的,那么就需要對結(jié)果集再進行一次過濾:
$('div.foo').has('p'); // 所有包含有 <p> 的 div.foo
$('h1').not('.bar'); // 沒有被標記 bar 這個類的 h1 元素
$('ul li').filter('.current'); // 帶有類 current 的無序列表
$('ul li').first(); // 無序列表中的第一個元素
$('ul li').eq(5); // 第六個
選擇表單元素
jQuery 提供了一些偽選擇器來選擇表單元素,非常有用。
- :button 選擇按鈕
- :checkbox 選擇多選框
- :checked 選擇被選中的表單元素
- :disabled 選擇被禁用的表單元素
- :enabled 選擇被啟用的表單元素
- :file 選擇 type="file" 的表單元素
- :image 選擇 type="image" 的表單元素
- …… ……
$('#myForm :input'); // 選擇所有可輸入的表單元素
如何使用選擇器
執(zhí)行了選擇器之后,就可以調(diào)用選擇器中的方法了。這些方法分為兩類:getter 和 setter,getter 返回結(jié)果集中第一個元素的屬性,setter 可以設(shè)置結(jié)果集中所有元素的屬性。
鏈式操作
jQuery 選擇器中的大多數(shù)方法都會返回的都是 jQuery 對象本身,所以在調(diào)用一個方法后,可以繼續(xù)在這個方法上繼續(xù)調(diào)用其它方法,猶如連招一般:
$('#content').find('h3').eq(2).html('new text for the third h3!');
對于鏈式操作而言,保持代碼的可讀性很重要:
$('#content')
.find('h3')
.eq(2)
.html('new text for the third h3!');
如果再鏈式操作中,選擇器中的元素有所變化,那么可以用 $.fn.end 方法返回到最初的結(jié)果集:
$('#content')
.find('h3')
.eq(2)
.html('new text for the third h3!')
.end() // 返回最初的結(jié)果集
.eq(0)
.html('new text for the first h3!');
鏈式操作非常好用,以至于現(xiàn)在很多其它 JavaScript 庫都加入了類似特性。但是對于鏈式操作也要小心使用,過長的鏈式操作會給代碼的修改和調(diào)試帶來困難。對于鏈式操作的長度沒有硬性規(guī)定 — 只要你覺得能 Hold 住。
jQuery 對有些方法進行了“重載”,所有對某元素賦值或取值的時候所用的方法名是一樣的,只是參數(shù)列表不同。當用 jQuery 方法對元素賦值的時候,它稱為 setter,取值的時候稱為 getter。setter 會對選擇器中的所有所有元素賦值,getter 只取得選擇器中第一個元素的值。
$('h1').html('hello world'); // setter
var str = $('h1').html(); // getter
setter 返回的是 jQuery 對象,可以繼續(xù)在這個對象上調(diào)用 jQuery 方法(鏈式操作),getter 僅放回我們想要的值,返回值不是 jQuery 對象,所以不能繼續(xù)鏈式操作了。
jQuery 操作 CSS
jQuery 可以很方便的設(shè)置或取得元素的 CSS 屬性。
CSS 屬性如果要想在 JavaScript 中使用,多要轉(zhuǎn)換成駱駝命名法(camel cased),例如 CSS 中的 font-size 屬性,在 JavaScript 中對應的是 fontSize,但是 jQuery 的 $.fn.css 方法對此做了特殊處理,無論使用哪種寫法都可以。
例如:
var strsize1 = $('h1').css('fontSize'); // 返回 "19px"
var strsize2 = $('h1').css('font-size'); // 同上
$('h1').css('fontSize', '100px'); // 給單個屬性賦值
$('h1').css({ 'fontSize' : '100px', 'color' : 'red' }); // 給多個屬性賦值
上面可以看到,一次性給多個屬性賦值的時候,實際上傳入的是一個對象,這個對象中包含了一些可以表示 CSS 屬性的鍵-值對,在 jQuery 的很多 setter 方法中都有類似用法。
jQuery 操作元素的 class 屬性
作為一個 getter,$.fn.css 確實很好用,但是應該盡量避免將其作為 setter 使用,因為一般不建議在 JavaScript 代碼中包含太多的樣式代碼。比較靠譜的方法是把樣式規(guī)則單獨分開寫成類(class),然后用 JavaScript 將類應用到元素上即可:
var $h1 = $('h1');
$h1.addClass('big');
$h1.removeClass('big');
$h1.toggleClass('big');
if ($h1.hasClass('big')) { ... }
尺寸
jQuery 中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獲取或者修改元素的尺寸或者位置信息。
$('h1').width('50px'); // 設(shè)置所有 h1 元素的寬度
$('h1').width(); // 得到第一個 h1 元素的寬度
$('h1').height('50px'); // 設(shè)置所有 h1 元素的高度
$('h1').height(); // 得到第一個 h1 元素的高度
$('h1').position(); // 返回第一個 h1 元素
// 的位置信息,此返回值是一個對象
// 此位置是相對其父元素的位置的偏移量
這里只是對 jQuery 操縱元素大小及位置信息的簡單舉例。
相關(guān)文章
JQuery 1.3.2以上版本中出現(xiàn)pareseerror錯誤的解決方法
最近正在做一個系統(tǒng),測試組那邊不停的報告bug:后臺、前臺各種列表報告js彈出窗錯誤,內(nèi)容僅僅是一句“pareseerror”!2011-01-01
jQuery實現(xiàn)ajax回調(diào)函數(shù)帶入?yún)?shù)的方法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Query實現(xiàn)ajax回調(diào)函數(shù)帶入?yún)?shù)的方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對比分析了jQuery實現(xiàn)ajax回調(diào)函數(shù)不帶入?yún)?shù)與帶入?yún)?shù)的具體實現(xià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8-06-06
jQuery EasyUI API 中文文檔 - Tree樹使用介紹
jQuery EasyUI API 中文文檔 - Tree樹使用介紹,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