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常用標簽和方法總結
什么是javascript?
(1) JavaScript是一種基于對象(Object)和事件驅動(Event Driven)并具有安全性能的 腳本語言。
(2) JavaScript是由Netscape公司開發(fā)的一種腳本語言,其編寫的程序可以嵌入到 HTML頁面中,并直接在瀏覽器中解釋執(zhí)行。
(3) JavaScript可以被瀏覽器直接解釋執(zhí)行,它可以更好得減小服務器壓力,提高程 序運行效率。
//事件(事件監(jiān)聽) :
//標簽對象.事件監(jiān)聽.function(){執(zhí)行的代碼,找對象,找屬性,改屬性};
事件源.觸發(fā)一個事件.調用一個方法.方法找執(zhí)行代碼找對象,找屬性,改屬性(或者用屬性,增刪改查)
onmouseover 鼠標移到某個元素之上
onmouseout 鼠標移開某個元素
onkeydown 鍵盤按下去(就是一直按著)
onkeypress 鍵盤按下去再松開(就是點擊 按下去再松開)
oonkeyup 鍵盤松開(就是松開的時候)
onclick 鼠標按下去再起來(點擊)
onmousedown 鼠標按鈕按下(按著不動)
onmousemove 鼠標移動(移動 按著和不按著都行)
onmouseout 鼠標移到某元素之上(鼠標放上去的時候)
onmouseup 鼠標按鍵松開(鼠標松開的時候)
onresize 窗口或者框架被重新調整大小
window.onresize
onsubmit 表單提交
onblur 元素失去焦點
onfocus 元素獲取焦點
瀏覽器空白區(qū)域的寬和高(也就是瀏覽器的寬和高)
寬: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高: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獲取對象的方式 :
// window.document.getElementById('miao');//window可以省略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ao');//ID是唯一的,不可以沖突,所以獲取到的是一個對象值,不是數(shù)組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a");//標簽名不是唯一的 獲取所有a標簽對象,生成數(shù)組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className不是唯一的,獲取所有className為a的標簽對象 生成數(shù)組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a");//Name屬性不是唯一的,獲取所有Name為a的標簽對象,生成數(shù)組
就是整個標簽
獲取對象后,如果想獲取標簽內的內容,可以調用對象的innerHTML屬性
標簽對象.innerHTML:代表了標簽之間的文字
標簽對象.innerHTML = 新的數(shù)據(jù):就是給標簽之間的內容賦值
//彈框 :
alert():一個普通的彈窗
confirm():彈出一個確認和取消的彈窗
prompt():帶有輸入框的彈出
setTimeout(func,n);//定時器,n秒后執(zhí)行func中中的程序,單位是毫秒
clearTimeout(s); //取消定時器效果,參數(shù)是又setTimeout生成的時間標識
setInterval(func,n):以固定的時間間隔執(zhí)行某件事
clearInterval(s);
//字符串轉換數(shù)值型parseInt();
var 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獲得瀏覽器的高
var w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獲得瀏覽器的寬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獲得ID為id的標簽的對象
iw=parseInt(w)//把w轉成數(shù)值型
ih=parseInt(h)
div1.style.height=ih+'px';//賦值
div1.style.width=iw+'px';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今后在做項目時用到JavaScript標簽和方法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
無編譯/無服務器實現(xiàn)瀏覽器的CommonJS模塊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無編譯/無服務器實現(xiàn)瀏覽器的CommonJS模塊化,對模塊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下2021-05-05IE6,IE7,IE8下使用Javascript記錄光標選中范圍(已補全)
IE6,7,8下使用Javascript記錄光標選中范圍(已補全)(已解決單個節(jié)點內部重復字符的問題)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