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Java編程中的StringBuffer與StringBuider
String 的值是不可變的,每次對String的操作都會生成新的String對象,不僅效率低,而且耗費大量內存空間。
StringBuffer類和String類一樣,也用來表示字符串,但是StringBuffer的內部實現(xiàn)方式和String不同,在進行字符串處理時,不生成新的對象,在內存使用上要優(yōu)于String。
StringBuffer 默認分配16字節(jié)長度的緩沖區(qū),當字符串超過該大小時,會自動增加緩沖區(qū)長度,而不是生成新的對象。
StringBuffer不像String,只能通過 new 來創(chuàng)建對象,不支持簡寫方式,例如:
StringBuffer str1 = new StringBuffer(); // 分配16個字節(jié)長度的緩沖區(qū) StringBuffer str2 = =new StringBuffer(512); // 分配512個字節(jié)長度的緩沖區(qū) // 在緩沖區(qū)中存放了字符串,并在后面預留了16個字節(jié)長度的空緩沖區(qū) StringBuffer str3 = new StringBuffer(www.weixueyuan.net);
StringBuffer類的主要方法
StringBuffer類中的方法主要偏重于對于字符串的操作,例如追加、插入和刪除等,這個也是StringBuffer類和String類的主要區(qū)別。實際開發(fā)中,如果需要對一個字符串進行頻繁的修改,建議使用 StringBuffer。
1) append() 方法
append() 方法用于向當前字符串的末尾追加內容,類似于字符串的連接。調用該方法以后,StringBuffer對象的內容也發(fā)生改變,例如: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biancheng100”); str.append(true);
則對象str的值將變成”biancheng100true”。注意是str指向的內容變了,不是str的指向變了。
字符串的”+“操作實際上也是先創(chuàng)建一個StringBuffer對象,然后調用append()方法將字符串片段拼接起來,最后調用toString()方法轉換為字符串。
這樣看來,String的連接操作就比StringBuffer多出了一些附加操作,效率上必然會打折扣。
但是,對于長度較小的字符串,”+“操作更加直觀,更具可讀性,有些時候可以稍微犧牲一下效率。
2) deleteCharAt()
deleteCharAt() 方法用來刪除指定位置的字符,并將剩余的字符形成新的字符串。例如: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abcdef"); str. deleteCharAt(3);
該代碼將會刪除索引值為3的字符,即”d“字符。
你也可以通過delete()方法一次性刪除多個字符,例如: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abcdef"); str.delete(1, 4);
該代碼會刪除索引值為1~4之間的字符,包括索引值1,但不包括4。
3) insert() 方法
insert() 用來在指定位置插入字符串,可以認為是append()的升級版。例如: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abcdef"); str.insert(3, "xyz");
最后str所指向的字符串為 abcdxyzef。
4) setCharAt() 方法
setCharAt() 方法用來修改指定位置的字符。例如: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abcdef"); str.setCharAt(3, 'z');
該代碼將把索引值為3的字符修改為 z,最后str所指向的字符串為 abczef。
以上僅僅是部分常用方法的簡單說明,更多方法和解釋請查閱API文檔。
String和StringBuffer的效率對比
為了更加明顯地看出它們的執(zhí)行效率,下面的代碼,將26個英文字母加了10000次。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fragment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int times = 10000; // 通過String對象 long timeStart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str1 = ""; for (int i=0; i<times; i++) { str1 += fragment; } long timeEnd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 (timeEnd1 - timeStart1) + "ms"); // 通過StringBuffer long timeStart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Buffer str2 = new StringBuffer(); for (int i=0; i<times; i++) { str2.append(fragment); } long timeEnd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StringBuffer: " + (timeEnd2 - timeStart2) + "ms"); } }
運行結果:
String: 5287ms StringBuffer: 3ms
結論很明顯,StringBuffer的執(zhí)行效率比String快上千倍,這個差異隨著疊加次數的增加越來越明顯,當疊加次數達到30000次的時候,運行結果為:
String: 35923ms StringBuffer: 8ms
所以,強烈建議在涉及大量字符串操作時使用StringBuffer。
StringBuilder類
StringBuilder類和StringBuffer類功能基本相似,方法也差不多,主要區(qū)別在于StringBuffer類的方法是多線程安全的,而StringBuilder不是線程安全的,相比而言,StringBuilder類會略微快一點。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String中都實現(xiàn)了CharSequence接口。
CharSequence是一個定義字符串操作的接口,它只包括length()、charAt(int index)、subSequence(int start, int end) 這幾個API。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String對CharSequence接口的實現(xiàn)過程不一樣,如下圖所示:
可見,String直接實現(xiàn)了CharSequence接口;StringBuilder 和 StringBuffer都是可變的字符序列,它們都繼承于AbstractStringBuilder,實現(xiàn)了CharSequence接口。
總結
線程安全:
StringBuffer:線程安全
StringBuilder:線程不安全
速度:
一般情況下,速度從快到慢為 StringBuilder > StringBuffer > String,當然這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使用環(huán)境:
操作少量的數據使用 String;
單線程操作大量數據使用 StringBuilder;
多線程操作大量數據使用 StringBuffer。
相關文章
idea?http?request無法識別環(huán)境變量的解決步驟
AlibabaCloudToolkit插件安裝后在?Editor->File?Types增加?AlibabaCloudROStemplates(JSON)項且會配置為解析*.json?文件,導致http?client無法正確解析http-client.env.json文件而無法讀取環(huán)境變量,本文介紹idea?http?request無法識別環(huán)境變量問題,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8-08mybatis教程之查詢緩存(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整合ehcache)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ybatis教程之查詢緩存(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整合ehcache),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7-05-05springboot將mybatis升級為mybatis-plus的實現(xiàn)
之前項目工程用的是mybatis,現(xiàn)在需要將其替換為mybatis-plus,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將mybatis升級為mybatis-plus的實現(xiàn),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09-09Java實戰(zhàn)之電影在線觀看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如何利用Java實現(xiàn)電影在線觀看系統(tǒng),文中用到的技術有:JSP、Spring、SpringMVC、MyBatis等,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