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每日必學之條件分支
大家好,我們今天接著前面的講,前面已經(jīng)大概了講了一下運算符,今天的任務主要就是講解邏輯條件分支,循環(huán)。
我們先就來模擬一個邏輯塊,就用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買車票來說吧,車票的價格對不同的人價格是有差別的,但是我們都是一樣的去執(zhí)行買票這個行為,我們就可以把買票寫成一個函數(shù)BuyTicket
//代碼
function BuyTicket(){
console.log("請付款200元");
}
大家看到了這個函數(shù)體,其實是有缺陷的,我們每個人去買票的時候,都是執(zhí)行這一個函數(shù),如果是軍人,或者是學生,這個函數(shù)就不適用了,他們 的折扣就沒有辦法使用了,我們只能多寫一個函數(shù)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然后,我們的javascript語言已經(jīng)給我們提供了分支語句,我們就可以輕松的解決這樣的問題了,我們可以把函數(shù)給修改一下,我們來看一下接下來修改后的代碼
function BuyTicket(identity){
if(identity == "學生"){
console.log("請付款100元");
}
if(identity == "軍人"){
console.log("請付款150元");
}
if(identity == "普通人"){
console.log("請付款200元");
}
}
//模擬3種人去買票
BuyTicket("學生");
BuyTicket("軍人");
BuyTicket("普通人");

這樣使用是不是比前面的寫法更科學,后面我還會慢慢升級,慢慢地大家就會明白程序的可愛之處。
通過上面的示例,我們不難看出,這樣一個函數(shù),就可以解決分支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來講解一下if分支語法
if(條件){
//執(zhí)行語句
}
條件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非空對象,非未定義對象,布爾值true,非0數(shù)字,所有字符串,我們函數(shù)體里面是用的 == 比較符來運算后得到一個布爾值來進行的判斷,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方式,我們同樣可以用其他值來作為條件,再上一張圖片,讓大家來理解一下

A處:條件全部成立,所以都打印出了“執(zhí)行了”幾個字;B處:條件都不是if條件的合格值,所以沒有執(zhí)行。注:這里我們都是使用的明值,有時候我們就會使用運算后的返回值,就如前面的BuyTicket函數(shù)中所使用的 == 運算,返回的如果是true,就執(zhí)行,如果返回的是false,肯定就不執(zhí)行,我們每次執(zhí)行BuyTicket時,所傳入的值,就只能符合一個條件。
接下來,我們學習一下完整的if分支
//第一種,兩個分支
if(條件){
//執(zhí)行
}else{
//執(zhí)行
}
直接上圖,一下就明白了

A處:執(zhí)行了前面的代碼;B處條件不合格,所以就執(zhí)行了else塊里面的語句。很簡單,不多作解釋。
兩個分支的情況,就是始終會執(zhí)行二者之一,不會兩個同時執(zhí)行
//第二種,多個分支
if(條件){
//執(zhí)行
}else if(條件){
//執(zhí)行
}else if(條件){
//執(zhí)行
}…else if(條件){
//執(zhí)行
}else{
//執(zhí)行
}
多個分支的情況,始終只執(zhí)行其中之一,如果執(zhí)行其中的某一個分支后,就不會再繼續(xù)下面的條件比較,是一種效率比較高的方式,如果單純地去寫if塊,就會像上面的BuyTicket函數(shù)一樣,那是一個效率很低的寫法,三個if塊都會去比較所以,我們可以改造一下BuyTicket函數(shù)
//代碼
funciton BuyTicket(identity){
if("學生"){
console.log("請付款100元");
}else if("軍人"){
console.log("請付款150元");
}else{
console.log("請付款200元");
}
}
這種寫法就比較科學了,執(zhí)行的效果也跟前面一樣,這樣寫的好處就是執(zhí)行效率高了,條件逐一匹配,如果條件合格就執(zhí)行,而不會再去匹配其他的條件塊,這樣效率就比前面寫的函數(shù)代碼優(yōu)秀,然而,還有一種多分支的替換寫法,switch結構體,先看語法
switch(表達式){
case 常量表達式1:
//執(zhí)行
break;
case 常量表達式1:
//執(zhí)行
break;
case 常量表達式1:
//執(zhí)行
break;
default:
//執(zhí)行
break;
}
從上往下執(zhí)行的過程,就是,用表達式與下面的常量表達式逐個匹配,如果匹配上了,就執(zhí)行里面的語句,記得,在每個case塊后面加上break關鍵字,不然,會依次執(zhí)行后面的case塊里面的語句,直到遇到break為止,所以這個特性我們也可以利用起來,在合適的情況下,我們也會不寫break關鍵字。好了,我們先就用switch結構體來修改一下前面的BuyTicket函數(shù)
function BuyTicket(identity){
switch(identity){
case "學生":
console.log("請付款100元");
break;
case "軍人":
console.log("請付款150元");
break;
case "普通人":
console.log("請付款200元");
break;
default:
console.log("請出示身份證");
}
}
default塊就是當一個表達式都沒有匹配上情況,我們默認執(zhí)行這一塊的代碼,因為這也是最后一個代碼塊,所以也可以省略break關鍵字

總結一下,今天,只說了條件分支之類的知識,if , if--else , if--else if--else , switch就這幾個條件分支語句塊,每天我也只能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寫,篇幅有限,下一篇就是寫循環(huán)了,好了,大家先去消化了,下一篇我們繼續(xù)。
相關文章
JavaScript forEach()遍歷函數(shù)使用及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 forEach()遍歷函數(shù)使用及介紹,本文講解了使用forEach遍歷數(shù)組的用法以及提前終止循環(huán)的一個方法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7-07
js中flexible.js實現(xiàn)淘寶彈性布局方案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js中flexible.js實現(xiàn)淘寶彈性布局方案,文中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5-12-12
JavaScript三大重點同步異步與作用域和閉包及原型和原型鏈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同步異步與作用域和閉包及原型和原型鏈,每個對象都連接到一個原型對象,并且它可以從中繼承屬性。所有通過對象字面量創(chuàng)建的對象都連接到object.prototype,它是JavaScript中的標配對象<BR>2022-07-07
表單input項使用label同時引用Bootstrap庫導致input點擊效果區(qū)增大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表單input項使用label,同時引用Bootstrap庫,導致input點擊效果區(qū)增大問題的相關資料,非常不錯,具有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6-10-10
基于Bootstrap的標簽頁組件及bootstrap-tab使用說明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Bootstrap的標簽頁組件及bootstrap-tab使用說明,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7-07
JavaScript通過Date-Mask將日期轉換成字符串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通過Date-Mask將日期轉換成字符串的方法,涉及javascript日期、數(shù)組及字符串操作的相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6-06
JavaScript Set與Map數(shù)據(jù)結構詳細分析
大家心里是否產(chǎn)生過這樣的疑問,JS中既然已經(jīng)有對象這種數(shù)據(jù)結構,我們?yōu)槭裁催€要再單獨去使用Set或者Map呢?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ES6中Set和Map數(shù)據(jù)結構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