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和二分查找的實現(xiàn)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看到這種算法,我就想起一句話“小數(shù)上浮,大數(shù)下沉”,通過層層的比較使小數(shù)浮出水面,而使大數(shù)“石沉水底”。從而達到排序的效果。冒泡排序是一種簡單的排序算法。它重復(fù)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shù)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shù)列的工作是重復(fù)地進行直到?jīng)]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shù)列已經(jīng)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jīng)由交換慢慢“浮”到數(shù)列的頂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運作如下:
1.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2.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jié)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yīng)該會是最大的數(shù)。
3.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fù)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4. 持續(xù)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fù)上面的步驟,直到?jīng)]有任何一對數(shù)字需要比較。
冒泡排序的過程圖:

實例代碼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int[] bubbleSort(int[] array){
for(int i = 0;i < array.length;i++){
for(int j = 0; j < array.length-i-1;j++){
if(array[j] > array[j+1]){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System.out.println("第"+(i+1)+"趟排序");
for(int k = 0;k < array.length;k++){
System.out.print(array[k]+" ");
}
System.out.println();
}
return array;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 {7,3,9,5,6,8,1};
bubbleSort(array);
}
}
打印結(jié)果:
第1趟排序 3 7 5 6 8 1 9 第2趟排序 3 5 6 7 1 8 9 第3趟排序 3 5 6 1 7 8 9 第4趟排序 3 5 1 6 7 8 9 第5趟排序 3 1 5 6 7 8 9 第6趟排序 1 3 5 6 7 8 9 第7趟排序 1 3 5 6 7 8 9
二分查找
排好順序了,也需要我們查找我們想要的數(shù)據(jù)了,而二分法查找就是其中常用的,節(jié)時的,基礎(chǔ)的一種算法。二分查找就是從排序好數(shù)據(jù)的中間位置進行查找比較,類似于木棒的中間對砍,所以又叫折半查找,它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查找方法。
【二分查找要求】:1.必須采用順序存儲結(jié)構(gòu) 2.必須按關(guān)鍵字大小有序排列。
【優(yōu)缺點】折半查找法的優(yōu)點是比較次數(shù)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點是要求待查表為有序表,且插入刪除困難。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適用于不經(jīng)常變動而查找頻繁的有序列表。
【算法思想】首先,將表中間位置記錄的關(guān)鍵字與查找關(guān)鍵字比較,如果兩者相等,則查找成功;否則利用中間位置記錄將表分成前、后兩個子表,如果中間位置記錄的關(guān)鍵字大于查找關(guān)鍵字,則進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則進一步查找后一子表。
重復(fù)以上過程,直到找到滿足條件的記錄,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為止,此時查找不成功。
【算法復(fù)雜度】假設(shè)其數(shù)組長度為n,其算法復(fù)雜度為o(log(n)),最壞情況下的時間復(fù)雜度是O(n)。
實例代碼
package com.somnus.array;
/**
* 二分查找法
* @author Compaq
*
*/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ay, int value){
int low = 0;
int high = array.length-1;
int middle = 0;
while(low <= high){
middle = (low+high)/2;//0 6 4 6 6 6
for(int i = 0;i < array.length;i++){
System.out.print(array[i]+" ");
if(i == middle)//3 5 6 緊隨最中間的指向 后面 打印分隔符
{
System.out.print("## ");
}
}
System.out.println();
if(array[middle] == value){
return middle;
}
if(value < array[middle]){
high = middle - 1;
}
if(value > array[middle]){
low = middle + 1;
}
}
return -1;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 {7,3,9,5,6,8,1};
int[] array1 = BubbleSort.bubbleSort(array);
int index = binarySearch(array1,1);
System.out.println("所在的位置:"+index);
}
}
打印結(jié)果:
第1趟排序 3 7 5 6 8 1 9 第2趟排序 3 5 6 7 1 8 9 第3趟排序 3 5 6 1 7 8 9 第4趟排序 3 5 1 6 7 8 9 第5趟排序 3 1 5 6 7 8 9 第6趟排序 1 3 5 6 7 8 9 第7趟排序 1 3 5 6 7 8 9 1 3 5 6 ## 7 8 9 1 3 ## 5 6 7 8 9 1 ## 3 5 6 7 8 9 所在的位置:0
分析總結(jié)
查找算法中,二分法是速度最快的,但是必須是有序的序列。這些都是算法的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還需要我們下大功夫來試驗,來總結(jié),來吸收,堅持算法學(xué)習(xí)中.
相關(guān)文章
Spring5新特性之Reactive響應(yīng)式編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5新特性之Reactive響應(yīng)式編程,響應(yīng)式編程是一種編程范式,通用和專注于數(shù)據(jù)流和變化的,并且是異步的,下文更多詳細內(nèi)容,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2022-03-03
Spring Cloud 2020.0.0正式發(fā)布再見了Netflix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 Cloud 2020.0.0正式發(fā)布再見了Netflix,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12-12
如何解決Gradle、Maven項目build后沒有mybatis的mapper.xml文件的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如何解決Gradle、Maven項目build后沒有mybatis的mapper.xml文件的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4-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