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算法系列之快速排序(Quicksort)算法實例詳解
"快速排序"的思想很簡單,整個排序過程只需要三步:
(1)在數據集之中,選擇一個元素作為"基準"(pivot)。
?。?)所有小于"基準"的元素,都移到"基準"的左邊;所有大于"基準"的元素,都移到"基準"的右邊。
(3)對"基準"左邊和右邊的兩個子集,不斷重復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子集只剩下一個元素為止。
舉例來說,現在有一個數據集{85, 24, 63, 45, 17, 31, 96, 50},怎么對其排序呢?
第一步,選擇中間的元素45作為"基準"。(基準值可以任意選擇,但是選擇中間的值比較容易理解。)
第二步,按照順序,將每個元素與"基準"進行比較,形成兩個子集,一個"小于45",另一個"大于等于45"。
第三步,對兩個子集不斷重復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子集只剩下一個元素為止。
下面參照網上的資料(這里和這里),用Javascript語言實現上面的算法。
首先,定義一個quickSort函數,它的參數是一個數組。
var quickSort = function(arr) { };
然后,檢查數組的元素個數,如果小于等于1,就返回。
var quickSort = function(arr) { if (arr.length <= 1) { return arr; } };
接著,選擇"基準"(pivot),并將其與原數組分離,再定義兩個空數組,用來存放一左一右的兩個子集。
var quickSort = function(arr) { if (arr.length <= 1) { return arr; } var pivotIndex = Math.floor(arr.length / 2) ; var pivot = arr.splice(pivotIndex, 1)[0]; var left = []; var right = []; };
然后,開始遍歷數組,小于"基準"的元素放入左邊的子集,大于基準的元素放入右邊的子集。
var quickSort = function(arr) { if (arr.length <= 1) { return arr; } var pivotIndex = Math.floor(arr.length / 2) ; var pivot = arr.splice(pivotIndex, 1)[0]; var left = []; var right =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if (arr[i] < pivot) { left.push(arr[i]); } else { right.push(arr[i]); } } };
最后,使用遞歸不斷重復這個過程,就可以得到排序后的數組。
var quickSort = function(arr) { if (arr.length <= 1) { return arr; } var pivotIndex = Math.floor(arr.length / 2); var pivot = arr.splice(pivotIndex, 1)[0]; var left = []; var right =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if (arr[i] < pivot) { left.push(arr[i]); } else { right.push(arr[i]); } } return quickSort(left).concat([pivot], quickSort(right)); };
使用的時候,直接調用quickSort()就行了。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JavaScript算法系列之快速排序(Quicksort)算法實例詳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網站的支持!
相關文章
xmlplus組件設計系列之網格(DataGrid)(10)
xmlplus 是一個JavaScript框架,用于快速開發(fā)前后端項目。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xmlplus組件設計系列之xmlplus網格,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