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設置鍵的生存時間或過期時間的方法詳解
鍵的生存時間或過期時間
概述
通過EXPIRE命令或者PEXIPIRE命令,客戶端可以以秒或者毫秒精度為數(shù)據(jù)庫中的某個鍵設置生存時間(Time To Live,TTL),在經(jīng)過指定的秒數(shù)或者毫秒數(shù)之后,服務器就會自動刪除生存時間為0的鍵:
127.0.0.1:6379> SET key value OK 127.0.0.1:6379> EXPIRE key 5 (integer) 1 // 5秒之內(nèi) 127.0.0.1:6379> GET key "value" // 5秒之后 127.0.0.1:6379> GET key (nil)
注意:
SETEX命令可以在設置一個字符串鍵的同時為鍵設置過期時間,因為這個命令是一個類型限定的命令(只能用于字符串鍵)
與EXPIRE命令和PEXPIRE命令類似,客戶端可以通過EXPIREAT命令或PEXPIREAT命令,以秒或者毫秒精度給數(shù)據(jù)庫中的某個鍵設置過期時間(expire time)過期時間是一個UNIX時間戳,當鍵的過期時間來臨時,服務器就會自動從數(shù)據(jù)庫中刪除這個鍵
127.0.0.1:6379> SET key value OK 127.0.0.1:6379> EXPIREAT key 1710944249 (integer) 1 // 過期時間之前 127.0.0.1:6379> GET key "value" // 過期時間之后 127.0.0.1:6379> GET key (nil)
TTL和PTTL
TTL命令和PTTL命令接受一個帶有生存時間或者過期時間的鍵,返回這個鍵的剩余生存時間,也就是,返回距離這個鍵被服務器自動刪除還有多長時間
127.0.0.1:6379> SET key value OK 127.0.0.1:6379> EXPIRE key 1000 (integer) 1 127.0.0.1:6379> TTL key (integer) 996
設置過期時間
Redis有四個不同的命令可以用于設置鍵key的生存時間(鍵可以存在多久)或過期時間(鍵什么時候會被刪除)
- 1.EXPIRE 命令用于將鍵key的生存時間設置為ttl秒
- 2.PEXPIRE命令用于將鍵key的生存時間設置為ttl毫秒
- 3.EXPIREAT 命令用于將鍵key的過期時間設置為timestamp所指定的秒數(shù)時間戳
- 4.PEXIREAT命令用于將鍵key的過期時間設置為timestamp所指定的毫秒數(shù)時間戳
雖然有多種不同單位和不同形式的設置命令,但實際上EXPIRE、PEXIPIRE、EXPIREAT三個命令都是使用PEXIPREAT命令來實現(xiàn)的:無論客戶端執(zhí)行的是以上四個命令中的哪一個,經(jīng)過轉(zhuǎn)換之后,最終的執(zhí)行效果都和執(zhí)行PEXIPIREAT命令一樣
內(nèi)部實現(xiàn)
首先,EXPIRE命令可以轉(zhuǎn)換成PEXIPIRE命令
def EXPIRE(key, ttl_in_sec): #將TTL從秒轉(zhuǎn)換成毫秒 ttl_in_ms = sec_to_ms(ttl_in_ec)
接著,PEXIRE命令又可以轉(zhuǎn)換成PEXIREAT命令:
def PEXIPRE(key, ttl_in_ms): # 獲取以毫秒計算的當前UNIX時間戳 now_ms = get_curent_unix_timestamp_in_ms(); # 當前時間加上TTL,得出毫秒格式的鍵過期時間 PEXIREAT(key,now_ms+ttl_in_ms)
并且,EXPIREAT命令也可以轉(zhuǎn)換成PEXIREAT命令:
def EXPIREAT (key, expire_time_in_sec): # 將過期時間從秒轉(zhuǎn)換為毫秒 expire_time_in_ms = sec_to_ms(expire_time_in_sec) PEXPIREAT(key, expire_tiime_in_ms);
最終,EXPIRE、PEXPIRE和EXPIREAT三個命令都會轉(zhuǎn)化成PEXIREAT命令來執(zhí)行
保存過期時間
redisDb結(jié)構的expire字典保存了數(shù)據(jù)庫中所有鍵的過期時間,我們稱這個字典為過期字典:
- 1.過期字典的鍵是一個指針,這個指針指向鍵是一個指針,這個指針指向鍵空間的某個鍵對象(也即是某個數(shù)據(jù)庫鍵)
- 2.過期字典的值是一個long long類型的整數(shù)。這個整數(shù)保存了鍵所指向的數(shù)據(jù)庫鍵的過期時間——一個毫秒精度的UNIX時間戳。
typedef struct redisDb { // .. // 過期字典,保存著鍵的過期時間 dict *expire; // ... }redisDb;
例子
舉個例子,圖中的過期字典保存了兩個鍵值對:
1.第一個鍵值對的鍵為alphabet鍵對象,值為1385877900000,這表示數(shù)據(jù)庫鍵alphabet的過期時間為1385877600000(2013年12月)
2.第二個鍵值對的鍵為book鍵對象,值為1388556000000,這表示數(shù)據(jù)庫鍵book的過期時間為1388556000000(2014年1月1日零時)當客戶端執(zhí)行PEXPIREAT命令(或者其他三個會轉(zhuǎn)換成PEXIPREAT命令的命令)為一個
數(shù)據(jù)庫鍵設置過期時間時,服務器會在數(shù)據(jù)庫的過期字典中關聯(lián)給定的數(shù)據(jù)庫和過期時間
讀寫鍵空間時的維護操作
當使用Redis命令對數(shù)據(jù)庫進行讀寫時,服務器不僅會對鍵空間執(zhí)行指定的讀寫操作還會執(zhí)行一些額外的維護操作,其中包括
- 在讀取一個鍵之后(讀操作和寫操作都要對鍵進行讀取),服務器會根據(jù)鍵是否存在來更新服務器的鍵空間命中(hit)次數(shù)或鍵空間不命中(miss)次數(shù),這兩個值可以在INFO stats命令的keyspace_hits屬性和keyspace_misses屬性中查看
127.0.0.1:6379> info stats # Stats 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15 total_commands_processed:1887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0 total_net_input_bytes:9624 total_net_output_bytes:2803 instantaneous_input_kbps:0.00 instantaneous_output_kbps:0.00 rejected_connections:0 sync_full:0 sync_partial_ok:0 sync_partial_err:0 expired_keys:3 evicted_keys:0 keyspace_hits:38 keyspace_misses:11 pubsub_channels:0 pubsub_patterns:0 latest_fork_usec:9925 migrate_cached_sockets:0 127.0.0.1:6379>
- 在讀取一個鍵之后,服務器會更新鍵的LRU(最后一次使用)時間,這個值可以用于計算鍵的閑置時間,使用OBJECT idle time
key
命令可以查看鍵的閑置時間。
127.0.0.1:6379> set k v OK 127.0.0.1:6379> OBJECT idletime k (integer) 6
- 如果服務器在讀取一個鍵時發(fā)現(xiàn)該鍵已經(jīng)過期,那么服務器會先刪除這個過期鍵然后才執(zhí)行余下的操作
- 如果又客戶端使用WATCH命令監(jiān)視了某個鍵,那么服務器在對被監(jiān)視的鍵進行修改之后,會將這個鍵標記為臟(dirty),從而讓事務程序注意到這個鍵已經(jīng)被修改過
- 服務器每次修改一個鍵之后,都會對臟(dirty)鍵計數(shù)器的值增1,這個計數(shù)器會觸發(fā)服務器的持久化以及復制操作
- 如果服務器開啟了數(shù)據(jù)庫通知功能,那么在對鍵進行修改之后,服務器將按配置發(fā)送相應的數(shù)據(jù)庫通知
以上就是Redis設置鍵的生存時間或過期時間的方法詳解的詳細內(nèi)容,更多關于Redis設置鍵生存或過期時間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如何監(jiān)聽Redis中Key值的變化(SpringBoot整合)
測試過程中我們有一部分常量值放入redis,共大部分應用調(diào)用,但在測試過程中經(jīng)常有人會清空redis,回歸測試,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如何監(jiān)聽Redis中Key值變化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