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專用服務器自動配置參數的實現
MySQL8.0推出了專用數據庫服務器自動配置參數,通過打開innodb_dedicated_server,數據庫會自己完成緩沖池大小,重做日志,磁盤刷新方式等一系列配置,且配置還會根據服務器的配置升級自行調整。
一、打開參數
需要注意的是innodb_dedicated_server只能在數據庫專用服務器上打開,因為打開此參數MySQL會盡可能多的使用服務器資源。如果服務器上還運行了其他應用,則不推薦打開此參數。
innodb_dedicated_server是一個靜態(tài)參數,我們需要通過配置文件來開打此特性,在my.cnf的[mysqld]或[server]模塊下添加下面參數后重啟mysqld,重啟后確認參數是否打開:
innodb_dedicated_server = on;
此參數打開后,每次重啟MySQL都會評估服務器配置,服務器升級后,相關配置也會相應升級。
二、參數自動配置內容
打開innodb_dedicated_server后,MySQL會自動配置下列參數: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log_file_size,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MySQL8.0.30后廢棄)
- innodb_redo_log_capacity(替代上面2個參數)
- innodb_flush_method
2.1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是緩沖池的大小,這是MySQL最關鍵的參數之一,buffer pool緩存了數據,索引等對象,足夠的大的緩沖池意味著可以緩存更多的內容,避免數據頻繁被刷回磁盤。在打開innodb_dedicated_server參數的情況下,MySQL按照下面的規(guī)則計算緩沖池大?。?/p>
服務器內存 | 緩沖池大小 |
---|---|
小于1G | 128M(默認值) |
1G到4G | 服務器內存 * 50% |
4G以上 | 服務器內存 * 75% |
注意:如果參數innodb_buffer_pool_size和innodb_dedicated_server同時配置,那么MySQL會按照innodb_buffer_pool_size配置buffer pool的大小,即buffer pool自動配置會失效。這里我的服務器內存是4G,按照自動配置應該是4G*0.5=2G,但啟動后buffer pool依然是1G:
將參數innodb_buffer_pool_size注銷后,重啟MySQL,可以看到buffer pool的大小變成了2G,自動配置成功:
2.2 innodb_log_file_size 和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innodb_log_file_size控制的是innodb重做日志的大小,它會根據自動配置規(guī)則計算出的緩沖池大小進行配置(不是顯式指定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值),配置規(guī)則如下(MySQL8.0.30后廢棄):
緩沖池大小 | 重做日志大小 |
---|---|
小于8G | 512M |
8G到128G | 1G |
大于128G | 2G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控制innodb重做日志的數量,它也是根據自動配置規(guī)則計算出的緩沖池的大小進行配置,采用round(緩沖池的GB數)計算,最小值為2,配置規(guī)則如下(MySQL8.0.30后廢棄):
緩沖池大小 | 重做日志數量(緩沖池大小單位為G) |
---|---|
小于8G | round(緩沖池大小) |
8G到128G | round(緩沖池大小*0.75) |
大于128G | 64 |
2.3 innodb_redo_log_capacity
inodb_redo_log_capacity配置重做日志文件可以占用的磁盤大小,這個參數是innodb_log_file_size和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的替代,默認的配置規(guī)則是:
- 當inodb_redo_log_capacity顯式配置時,參數innodb_log_file_size和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將被忽略。
- 當inodb_redo_log_capacity未顯式配置時,將使用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的值作為其配置。
當打開innodb_dedicated_server后,此參數計算規(guī)則在某些情況下會同時受到"服務器內存"和"緩沖池是否顯式配置(innodb_buffer_pool_size)"2個因素影響,計算規(guī)則如下:
服務器內存 | 緩沖池 | innodb_redo_log_capacity(表內服務器內存大小單位為G) |
---|---|---|
小于2G | 無影響 | 100M |
2G到4G | 未顯式配置 | 1G |
2G到4G | 顯式配置 | round(0.5*服務器內存大小)*0.5G |
4G到10.66G | 無影響 | round(0.75*服務器內存大小)*0.5G |
10.66G170.66G | 無影響 | round(0.5625*服務器內存大小)*1G |
170.66G以上 | 無影響 | 128G |
2.4 innodb_flush_method
innodb_fulsh_method控制的是MySQL的數據文件和日志文件寫磁盤的方式,默認值為fsync,即每次寫磁盤實際寫入的是操作系統(tǒng)緩存,后續(xù)需要操作系統(tǒng)調用fsync才會真正將數據寫到磁盤上(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這個經常推薦的安全設置就是事務提交時將日志寫入操作系統(tǒng)緩存后立刻調用sync寫入磁盤,防止系統(tǒng)崩潰導致事務丟失),而MySQL的buffer pool和redo log buffer已經實現了緩存,沒必要經過操作系統(tǒng)再緩存一次(反正都在內存中,斷電都會丟失,寫來寫去沒有意義)。
而打開innodb_dedicated_server后,innodb_flush_method會被嘗試設置為o_direct_no_fsync,數據文件和日志文件會忽略操作系統(tǒng)緩存直接寫磁盤文件并忽略fsync調用。如果設置不成功則會保持默認值。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flush_method';
innodb_dedicated_server可以自動完成數據庫的部分參數配置,并且可以做到隨服務器升級自動升級。簡化了DBA的調試工作,在專有服務器上,還是推薦打開此參數(MySQL在參數的自適應調整上越來越像Oracle了)。
到此這篇關于MySQL專用服務器自動配置參數的實現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MySQL服務器自動配置參數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詳解MySQL用事件調度器Event Scheduler創(chuàng)建定時任務
事件調度器(Event Scheduler)是在MySQLv5.1.6中新增的一個功能,它相當于一個定時器,可以在指定的時間點執(zhí)行一條SQL語句或一個語句塊,也可以用于在固定間隔重復執(zhí)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學習在MySQL中如何用事件調度器Event Scheduler創(chuàng)建定時任務2016-08-08麒麟系統(tǒng)上安裝?MySQL?8.0.24的詳細步驟(避坑指南)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麒麟系統(tǒng)上安裝MySQL8.0.24的詳細步驟,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8-08使用MySQL的LAST_INSERT_ID來確定各分表的唯一ID值
MySQL數據表結構中,一般情況下,都會定義一個具有‘AUTO_INCREMENT’擴展屬性的‘ID’字段,以確保數據表的每一條記錄都可以用這個ID唯一確定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