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通過frm和ibd文件恢復表_mysql5.7根據.frm和.ibd文件恢復表結構和數(shù)據
一、恢復表結構
1、環(huán)境:Windows 、mysql5.7;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數(shù)據庫,可以通過navicat來創(chuàng)建:
2、使用當前創(chuàng)建的數(shù)據庫:use ww;
3、隨意創(chuàng)建一張表,但是這張表的名字要和你要恢復的.frm或者.ibd一致,我的.frm與.ibd文件為gonggao.frm與gonggao.ibd 因此我的創(chuàng)建表語句為:
create table gonggao(id int);
4、在執(zhí)行上面的創(chuàng)建表語句之后,在服務里面或者使用net stop mysql關閉數(shù)據庫服務,然后用需要恢復的gonggao.frm覆蓋這個新建的ww數(shù)據庫gonggao表的物理文件gonggao.frm,接著對配置文件(my.ini)設置innodb_force_recovery = 6,然后使用net start mysql啟動服務,接著使用:desc gonggao; 查看該表結構,會出現(xiàn)下面錯誤信息:
5、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查看mysql的日志文件來解決,查看mysql安裝目錄下的data文件夾里面.err結尾的文件,你會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下面所示的錯誤信息:[Warning] InnoDB: Table ww/gonggao contains 1 user defined columns in InnoDB, but 4 columns in MySQL.原來是因為,我們要恢復的表有4個字段,而我們在創(chuàng)建表的時候只創(chuàng)建了1個字段。
解決方案:刪除gonggao表重新創(chuàng)建一個包含4個字段的表,具體這4個字段是什么不用管的。具體執(zhí)行過程為使用net stop mysql停掉服務,然后在配置文件my.ini中將innodb_force_recovery = 6注釋掉(#或;均可),再net start mysql啟動服務。接著在控制臺先執(zhí)行drop table gonggao;刪除表,再執(zhí)行創(chuàng)建表語句,我執(zhí)行的是下面的創(chuàng)建表語句:create table gonggao(id int,id1 int,id2 int,id3 int);
緊接著按照前面的方式,使用net stop mysql關閉數(shù)據庫服務,然后用需要恢復的gonggao.frm覆蓋這個新建的ww數(shù)據庫的gonggao表的物理文件gonggao.frm,接著對配置文件(my.ini)設置innodb_force_recovery = 6,然后使用net start mysql啟動服務,接著使用:desc gonggao; 查看該表結構,輸出下面結果表示恢復表結構成功:
6、復制創(chuàng)建gonggao表的語句;我們需要通過創(chuàng)建表的語句重新創(chuàng)建表,當然在創(chuàng)建表之前需要將已經創(chuàng)建好的gonggao刪除掉,具體獲取創(chuàng)建表的語句可以通過navicat來實現(xiàn),在navicat中選中gonggao表,右鍵點擊"對象信息",出現(xiàn)下面截圖信息,選中DDL,里面的內容就是我們創(chuàng)建gonggao表的sql語句了:
接著在控制臺執(zhí)行drop table gonggao;刪除gonggao表,當然在執(zhí)行刪除gonggao命令之前,還需要停庫將my.ini中的innodb_force_recovery = 6刪除或者注釋掉,再啟動mysql。接著執(zhí)行下面命令重新創(chuàng)建表即可:
CREATE TABLE `gonggao`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qihao` bigint(20) DEFAULT NULL COMMENT '號期,如1456', `gonggao_date` date DEFAULT NULL COMMENT '公告日期', `sn_this_year` smallint(6) DEFAULT NULL COMMENT '年本內的期號', PRIMARY KEY (`id`), KEY `index_qihao` (`qihao`)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ROW_FORMAT=DYNAMIC;
其實以上操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建表語句,也可以用mysqlfrm工具獲取到,具體可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
鏈接:https://www.cnblogs.com/weiyiming007/p/10280943.html
二、恢復表數(shù)據
1、恢復表數(shù)據需要首先將原先的.ibd文件與原先的.frm文件解除綁定,具體就是在控制臺執(zhí)行下面命令:
alter table gonggao discard tablespace;
2、接著執(zhí)行net stop mysql停掉服務,將需要恢復的gonggao.ibd文件覆蓋這個新建的ww數(shù)據庫的gonggao表的物理文件gonggao.ibd,執(zhí)行net start mysql開啟服務。
3、將復制過來的gonggao.ibd文件與gonggao.frm文件發(fā)生聯(lián)系。具體執(zhí)行下面命令:
alter table gonggao import tablespace;
4、這時候通過navicat查看數(shù)據表,你會發(fā)現(xiàn)數(shù)據已經成功恢復啦。
參考原文:https://blog.csdn.net/hzw19920329/article/details/78045864
MySQL innodb引擎下根據.frm和.ibd文件恢復表結構和數(shù)據
記錄通過.frm和.ibd文件恢復數(shù)據到本地 .frm文件:保存了每個表的元數(shù)據,包括表結構的定義等: .ibd文件:InnoDB引擎開啟了獨立表空間(my.ini中配置innodb_file_per ...
補充方法
一、恢復表結構(從 .frm 文件)
方法 1:使用 mysqlfrm
工具(推薦)
mysqlfrm
是 MySQL Utilities 中的一個工具,可以從 .frm
文件提取表結構。
安裝 MySQL Utilities
# Ubuntu/Debian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utilities # CentOS/RHEL sudo yum install mysql-utilities
提取表結構
mysqlfrm --diagnostic /path/to/table.frm --port=3306
示例輸出: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保存生成的 SQL 語句,后續(xù)用于重建表。
方法 2:手動重建表結構(如果 mysqlfrm
不可用)
如果 .frm
文件損壞或無法使用工具,需根據業(yè)務邏輯手動編寫建表語句。
二、恢復表數(shù)據(從 .ibd
文件)
前提條件
恢復數(shù)據的 MySQL 實例必須與原實例的 版本一致。
恢復數(shù)據的表結構必須與原表 完全一致(字段名、類型、引擎、字符集等)。
步驟 1:創(chuàng)建同名空表
使用從 .frm
文件提取的 SQL 語句創(chuàng)建空表: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recovery_db; USE recovery_db; -- 執(zhí)行提取的建表語句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步驟 2:卸載表空間
ALTER TABLE recovery_db.table_name DISCARD TABLESPACE;
步驟 3:復制 .ibd 文件到數(shù)據目錄
關閉 MySQL 服務:
systemctl stop mysql
將原 .ibd
文件復制到 MySQL 數(shù)據目錄:
cp /path/to/table.ibd /var/lib/mysql/recovery_db/table_name.ibd
修改文件權限:
chown mysql:mysql /var/lib/mysql/recovery_db/table_name.ibd
啟動 MySQL 服務:
systemctl start mysql
步驟 4:導入表空間
ALTER TABLE recovery_db.table_name IMPORT TABLESPACE;
步驟 5:驗證數(shù)據
SELECT * FROM recovery_db.table_name LIMIT 10;
三、常見問題及解決
1. 錯誤 Tablespace is missing
原因:表結構不匹配或 .ibd
文件路徑錯誤。
解決:
確保表結構與原表完全一致。
檢查 .ibd
文件是否在正確的數(shù)據庫目錄下。
2. 錯誤 Table doesn't exist in engine
原因:InnoDB 內部元數(shù)據不一致。
解決:
刪除表并重新創(chuàng)建。
重啟 MySQL 服務后重試。
3. 錯誤 Row size too large
原因:原表使用了與當前實例不同的 innodb_page_size
。
解決:
調整 innodb_page_size
參數(shù)并重建實例。
四、注意事項
備份原文件:操作前備份 .frm
和 .ibd
文件,避免意外損壞。
版本一致性:確保 MySQL 版本與原環(huán)境一致。
文件權限:復制文件后需正確設置權限(chown mysql:mysql
)。
通過以上步驟,即可從 .frm
和 .ibd
文件恢復完整的表結構和數(shù)據。如果遇到復雜問題,建議聯(lián)系專業(yè)數(shù)據恢復服務。
- MySQL InnoDB引擎ibdata文件損壞/刪除后使用frm和ibd文件恢復數(shù)據
- mysql8.0無備份通過idb文件恢復數(shù)據的方法、idb文件修復和tablespace?id不一致處理
- mysql數(shù)據被誤刪的恢復方案以及預防措施
- MySQL通過binlog實現(xiàn)恢復數(shù)據
- Mysql數(shù)據庫之數(shù)據備份與恢復方式
- MySQL通過日志恢復數(shù)據的操作步驟
- mysql通過binlog定時備份數(shù)據庫與恢復的方法
- MySQL數(shù)據誤刪或者誤更新如何恢復詳細步驟(一看就會)
- MySQL數(shù)據庫備份與恢復全攻略
- MySQL通過ibd文件恢復數(shù)據的操作過程
- mysql8.0?.ibd文件恢復表結構的實現(xiàn)
- 從ibd文件恢復MySQL數(shù)據的操作步驟及常見錯誤
- Mysql恢復誤刪庫表數(shù)據完整場景演示
- MySQL使用MyFlash快速恢復誤刪除和修改的數(shù)據
相關文章
MySQL的id關聯(lián)和索引使用的實際優(yōu)化案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ySQL的id關聯(lián)實際優(yōu)化案例,關聯(lián)和索引一直是MySQL常見的可優(yōu)化大塊兒,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5-05解析MySQL的information_schema數(shù)據庫
本篇文章是對MySQL的information_schema數(shù)據庫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介紹,需要的朋友參考下2013-06-06Centos7 如何部署MySQL8.0.30數(shù)據庫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entos7 如何部署MySQL8.0.30數(shù)據庫,本文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