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魔獸世界8.0火法天賦怎么加 8.0火法天賦特質(zhì)及輸出手法

  發(fā)布時間:2018-10-12 08:31:00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魔獸世界8.0中火法經(jīng)過多次加強后,單體技能輸出不俗,許多玩家不知道如何選擇天賦與特質(zhì),下面小編帶來8.0火法天賦特質(zhì)及輸出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魔獸世界8.0中火法經(jīng)過多次加強后,單體技能輸出不俗,許多玩家不知道如何選擇天賦與特質(zhì),下面小編帶來8.0火法天賦特質(zhì)及輸出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8.0火法天賦特質(zhì)及輸出手法:

單體天賦

  雖然模擬里的30/75兩層天賦并不影響輸出,但實戰(zhàn)中閃光術和狂熱之速可以間接提高DPS。

  15級:默認灼燒之觸,未來可能有BOSS機制適合縱火者,基本不會選擇縱火。

  45級:基本使用能量符文,摸索時間軸/練習循環(huán)可選擇咒術洪流,任何情況不使用鏡像。

  60級:大秘境和較多AOE場合可選擇不死鳥之焰,其余時間選擇烈焰飛舞,任何時候不用阿萊克斯塔薩之怒。

  90級:三目標以下選擇洪荒烈火,三目標及以上且較少移動時選擇烈焰之地,五目標及以上且頻繁移動時選擇活動炸彈。

輸出手法

1+1

  1+1是火法最核心最重要的輸出手法,這個手法會改變你能打出的炎爆術的數(shù)量。

  平穩(wěn)期1+1:

  用火球術作為常規(guī)填充技能,不間斷的使用火球術,直到火球術爆擊獲得一層小括號,再讀條下一個火球術的期間使用火焰沖擊將小括號升級為大括號,并在施法結束時使火球術和順發(fā)炎爆術同時出手。

  此時由于判定保護機制,火球術和炎爆術的任意一個爆擊即可獲得一層小括號,從而提高小括號獲取效率。

  斬殺1+1(點了灼燒之觸):

  用灼燒替代火球術,但由于灼燒沒有彈道,所以如果和火球一樣使用,在讀條灼燒的時候產(chǎn)生大括號的話,灼燒會先于順發(fā)炎爆術命中目標,如果炎爆不暴擊,就會浪費之前灼燒產(chǎn)生的小括號。

  此時手法變更為:

  1.若本身有一個小括號,使用灼燒并立刻丟出順發(fā)炎爆術。

  2.若沒有小括號,在讀條期間使用火焰沖擊,并在讀條結束后立刻丟出炎爆術。

循環(huán)

  平穩(wěn)階段:

  燃燒階段:

  法陣>流星>燃燒>灼燒替代火球正常爆發(fā)。

  至于為什么先流星后燃燒,后面講。

核心技能

燃燒

  火法的核心爆發(fā)技能,燃燒期間所有技能傷害必定爆擊,所以可以預知每個技能將要獲得的大小括號從而打出連貫的爆發(fā),每次燃燒必須有法陣覆蓋并使用流星。

能量符文(法陣)

  用來強化流星、燃燒,提高爆發(fā)效果。

  在保證法陣不溢出的情況下盡量讓法陣覆蓋到其他的觸發(fā)類BUFF,比如特質(zhì)、飾品、附魔等,從而提高法陣的質(zhì)量。

流星

  在8.0更新后流星的描述相比之前少了很多,但事實上和之前一樣。

  1.流星落地時間受急速影響,急速越高,落地時間越短。

  2.流星的初始傷害會產(chǎn)生點燃,但后續(xù)的灼燒傷害不會產(chǎn)生點燃。

  3.流星的爆擊判定既不是施法時,也不是命中時,而是產(chǎn)生動畫效果時,大約在施法后半個GCD開始判定。

  所以燃燒前使用流星,在gcd結束前開燃燒,可以把流星的gcd卡在燃燒外面,提高buff利用率。

  4.燃燒期間使用一次流星,兩次燃燒之間使用一次流星,每次流星必須有法陣覆蓋。

  5.目前的精通無法達到以前的高度,流星灼燒的傷害大于流星產(chǎn)生的點燃,不需要刻意讓流星擊中單一目標。

熾熱連擊

  點燃傷害的主要來源。事實上,正常情況我們只能通過火球術,灼燒,炎爆術和火焰沖擊獲取熾熱連擊。

點燃

  點燃每2秒會自動傳染給附近的可攻擊目標,其中高質(zhì)量點燃會覆蓋低質(zhì)量點燃,所以戰(zhàn)斗中盡量不要隨意切換目標。

  由于點燃的存在,火法在面對高血量雙目標/多目標的戰(zhàn)斗可用洪荒烈火全程抽單體,單靠點燃一樣有不俗數(shù)據(jù),但需要配合法陣燃燒提前疊加點燃,如維克提斯、M傳令官等。

飾品選擇

  提高屬性的主動爆發(fā)類飾品必備一個,最佳選擇為悚然候選者的徽章,其次為怨火柳枝。

  附魔武器選擇元素洪流。

屬性選擇

  急速超過12%后收益非常低,大概是達到了燃燒內(nèi)放出技能數(shù)量的閾值,而全能一直僅次于智力但遙遙領先其他屬性,爆擊精通收益相近。

  我看到最近不少人提到12%是火法急速閾值這種事情,我去計算了一下,由計算得出的閾值非常低,只要急速大于5%就可以燃燒8技能,但就好像風大計算7%是奧法的閾值一樣,正常操作根本打不出來。

  我自己現(xiàn)在是11.3%的急速,不帶其他急速加成可以在燃燒期間打出5個炎爆3個灼燒(共8個GCD),其中最后一個GCD在燃燒外,這個結論只是我個人操作得來的,并不是所謂燃燒8技能的閾值。

  注:11.3%急速下GCD是1.5/(1+0.113)≈1.348,7個GCD共需要9.436秒,就是說額外因素影響了接近半秒的時間,導致實際需要的急速增加了很多。

  當然,每個人手速網(wǎng)速都不一樣,11.3%也只是我自己能做到的數(shù)據(jù)。并不一定要11.3%才行,至于為什么是11.3%。因為我的屬性裝備換不出別的屬性,要么太多,要么太少。

特質(zhì)選擇

  我們大部分時候我們的戰(zhàn)斗都不是純單體,觸發(fā)傷害類特質(zhì)在非單體場合并不是很出彩,如果沒有裝備替換的話可以選擇偏向觸發(fā)屬性的特質(zhì)而非無腦使用影中暗刃這種僅單體爆炸的特質(zhì)。

  需要注意的是沖擊大師和欣然之焰雖然特質(zhì)里沒有描述,但實際可以疊層數(shù),并且我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疊加上限。

  沖擊大師可能會影響到手法,其余特質(zhì)正常。在最新模擬中,沖擊大師已經(jīng)是單體最佳專精特質(zhì)(不算通用)。

  正常情況燃燒可以疊3層沖擊大師,在嗜血/巨魔種族天賦加成下可以疊到4層。

  我個人關于沖擊大師的打法(非巨魔)是:

  燃燒階段:炎爆>火沖>灼燒>炎爆>炎爆>火沖>灼燒>炎爆>炎爆>火沖>炎爆,通過監(jiān)視BUFF和提高手速,可以在保證沖擊大師BUFF不斷的情況下讓他覆蓋更多的技能,從而打出更高質(zhì)量的點燃。

  平穩(wěn)期:使用火沖后的1+1打出后如果出小括號,馬上接火沖(續(xù)沖擊大師)可以讓第二次1+1吃到兩層沖擊大師。

  關于沖擊大師后置流星的打法,簡單算一下,流星前置可以讓整個流星灼燒的傷害都吃到法陣燃燒,并且可以把流星的GCD放在燃燒外面,多打出一個必爆的炎爆術。

  就意味著如果后置流星,你有一部分流星灼燒吃不到法陣燃燒,同時少打一個必爆的炎爆術。唯一的收益就是流星多了一點點燃傷害

  炎爆的面板傷害大約是流星的47.65%,炎爆有雙倍點燃,流星的點燃是面板值。

  所以不考慮突然產(chǎn)生的buff影響的話,順發(fā)炎爆術產(chǎn)生的點燃大約是流星的95.3%。也就是說流星產(chǎn)生的點燃其實只比炎爆術多了不到5%而已。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何況如果有柳枝的話,智力還在遞減。

  所以,后置流星其實應該是降低傷害的,除非有遞增類的智力/全能BUFF效果才會有明顯效果。而在用柳枝的情況下,任何情況都應該前置流星。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