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AI生產(chǎn)力+4K游戲! iGame RTX 4070 Ti SUPER火神顯卡詳細(xì)評測

RTX 4070 Ti SUPER是截止目前NVIDIA發(fā)布的唯一一款Ti和SUPER都有的雙重后綴的顯卡,從型號上來說它位于RTX 4070 Ti和RTX 4080之間。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莍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顯卡評測。
本次發(fā)布的SUPER系列共有三張顯卡,而這張RTX 4070 Ti SUPER也是唯一一張與原型卡價格相同的,均為6499元。雖然RTX 4070與RTX 4070 SUPER國外價格也相同,但受到匯率影響,國內(nèi)仍然貴100元。
至于這張Ti SUPER的性能如何,從理論上的CUDA數(shù)量來推演的話,它更接近于RTX 4070 Ti,但本次我們測試的為iGame火神系列,在做工用料上更好一些,Boost頻率也更高一些,具體結(jié)果可直接查看下面的測試成績。下面先來看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體外觀。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概覽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本次的配件堪稱豪華。除了螺絲刀、8pin*2轉(zhuǎn)16pin的電源線,還有一根燈光同步素材上傳線、顯卡支架、iGame燈光組件以及iGame Vulcan智屏及其組件。
RTX 40系的火神顯卡顯得更為現(xiàn)實,是那種鋼筋混凝土構(gòu)筑起堡壘的“現(xiàn)實”,整體色調(diào)采用黑白灰,恰如人們最堅實的依賴。
而智屏本身與這種堡壘樣的外甲,其實風(fēng)格稍顯不搭,但細(xì)想想,在后賽博時代,雖然大家都見不到藍(lán)天白云,但卻隨處可見由屏幕構(gòu)建的“燈光墻”,也就能理解了。并且本次智屏的升級,不再局限于翻折,而使用USB線連接至電腦,可擺放在任意位置。
后賽博時代
后賽博時代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少了許多強烈碰撞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以黑白灰為主,少量彩色光源點綴的躺平生活。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卡的尺寸為336.9×144.5×60.1mm(不含擋板),雖然從型號上來說,它屬于一張中高端顯卡。不過這個火神的尺寸依然稱得上“巨無霸”等級。
這張顯卡外甲的設(shè)計雖然整體以深灰色“混凝土”風(fēng)格為主,但依然能看出其中的“鋼筋”元素,賽博堡壘不僅停留在寓意上,整體設(shè)計也十分貼合。
散熱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體采用了旋渦(Vortex)散熱器,三個100mm的大直徑風(fēng)扇作為主動散熱,全新“聚風(fēng)鐮環(huán)”扇葉是本次改進的關(guān)鍵,升級加固的葉片環(huán)環(huán)相連,能提供最大程度的散熱效果。風(fēng)扇采用雙滾珠軸承,柔滑順暢,解釋耐用,大幅延長使用壽命。
再來看一下背板,從右側(cè)鏤空的背板能看到大量散熱鰭片以及熱管,這款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同樣采用了較短的PCB板,以滿足散熱鰭片的整體散熱效果。
在內(nèi)部散熱模組上,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采用導(dǎo)流型鰭片,它擁有更大的間隙,因此更利于風(fēng)流進入,該設(shè)計最早用于高單價的服務(wù)器中,如今用于顯卡上為玩家提供更優(yōu)的導(dǎo)熱效果。共采用4根6mm+2根8mm的熱管配置堪稱豪華,“回流焊”工藝使熱管與鰭片貼合更緊密,優(yōu)化散熱效能。
而內(nèi)部采用了真空冰片技術(shù),超扁平的密閉腔體內(nèi)充冷凝液,吸收熱量后通過相變原理散發(fā)熱量,真空密閉腔體與熱管及鰭片合為整體,散熱效能更好。
視頻輸出接口上,依舊采用了HDMI 2.1 + DP 1.4a*3的四接口設(shè)計。HDMI 2.1可支持4K 120Hz HDR、8K 60Hz HDR。
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上依舊有七彩虹獨特的一鍵超頻機械按鈕,反饋力度和確認(rèn)感更明顯。開啟一鍵超頻按鈕后的頻率為2685MHz;關(guān)閉超頻按鈕后頻率為2610MHz。
本次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開啟一鍵超頻后的整卡功耗為310W,采用單16pin的輔助供電,建議電源為750W及以上,邊上的則為燈光同步線接口。
iGame Center軟件及iGame Vulcan智屏
目前iGame Center經(jīng)過了幾次改版,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相當(dāng)豐富的功能。
軟件首頁會顯示詳細(xì)的硬件參數(shù)信息,七彩虹家的產(chǎn)品也能夠準(zhǔn)確識別出來。另外在右側(cè)還有個AI算力測試參考的算力測試,整體的測試時間比較短,只有一個百分比進度條,大家可以當(dāng)做娛樂嘗試看看。
燈光方面,由于此次我們采用了iGame Family,所以整機的燈光都可以聯(lián)動調(diào)控,而如果想單獨調(diào)節(jié)顯卡的話,選擇上方的選項卡切換即可。
在硬件調(diào)控的超頻選項一欄,玩家可以嘗試手動超頻。不太熟悉的玩家切記,超頻只宜一點一點微調(diào),切不可一口氣拉滿。
新版的iGame Center還支持開啟監(jiān)控窗口,不同風(fēng)格則對應(yīng)七彩虹家不同系列顯卡。Vulcan火神系列則是較為硬朗的金屬風(fēng)格。
不過要注意的是,開啟OSD監(jiān)控會消耗一小部分顯卡性能,玩家可根據(jù)自己的使用情況酌情開啟。
Vulcan系列最大的亮點要屬iGame智屏了,在軟件中更是單獨為智屏分了一覽,用戶可以自行截取800*216px尺寸的圖片或GIF上傳到軟件中,也可以從軟件里直接下載網(wǎng)友制作的。
如果打算自行上傳,記得連接包裝內(nèi)附贈的素材上傳線,否則會非常慢或者卡死。
配件中的iGame Vulcan智屏和iGame Vulcan燈光組件都是可以只是熱“吸附”的,即便機器已經(jīng)打開,將配件直接吸附在金屬觸點中,也會直接亮起來。
除了吸附方式,iGame Vulcan智屏還有一個USB的延長底座,只要插入主板上的USB插槽,智屏可以擺在任何地方,比如桌面、機箱、顯示器上,增加觀賞性和實用性。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架構(gòu)淺析
本次發(fā)布的GeForce RTX 40系顯卡由全新的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gòu)打造,采用TSMC 4N NVIDIA定制工藝,旗艦核心AD102達(dá)到了的760億個晶體管,而在RTX 30系顯卡中為280億個。
與上一代NVIDIA Ampere相比,NVIDIA Ada Lovelace在相同功率下,具有2倍以上的性能提升,最高可達(dá)到90-TFLOPS的著色器數(shù)據(jù)吞吐量。
本次發(fā)布的RTX 4070 Ti SUPER共有8448個CUDA核心,提供了44-TFLOPS算力;66個第三代Ada RT Core擁有102 RT-TFLOPS;264個第四代Tensor Core可提供706 Tensor-TFLOPS(AI TOPS)。
RTX 4070 Ti SUPER的L2 Cache容量為48MB,帶寬為672 GB/s。NVIDIA官方也特別表明了L2 Cache的重要性,我們以兩張圖來簡單說明L2緩存的作用。
在真正的GPU中,內(nèi)核是所有計算發(fā)生的地方,而這就是L1數(shù)據(jù)緩存的作用所在。每個SM都有一個超低延遲的L1數(shù)據(jù)緩存,緊挨其處理內(nèi)核,使L1成為GPU尋找信息的首選。然而由于L1緩存需要離內(nèi)核非常近,不可能非常大。
如果在L1緩存中找不到內(nèi)核計算所需的數(shù)據(jù),GPU將在L2數(shù)據(jù)緩存中尋找。這個顯存系統(tǒng)位于GPU芯片上,并通過一個非常高速的橫梁系統(tǒng)連接到所有的GPC(圖形處理集群),每個GPC包括多個SM。如果在L2緩存中找到了信息,那么GPU就挑出這些數(shù)據(jù)并將其放入內(nèi)核。
如果在L2緩存中找不到信息(被稱為緩存缺失),那么GPU將通過顯存接口在VRAM中尋找。這在整個GPU存儲子系統(tǒng)中產(chǎn)生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并降低了性能和功耗效率。
更多詳細(xì)的參數(shù),我們?yōu)榇蠹铱偨Y(jié)出了一張表格,可以看到從各方面的規(guī)格來說,這張RTX 4070 Ti SUPER更接近于RTX 4070 Ti,距離RTX 4080還有一定差距,不過相比RTX 4070 Ti提升多少,還要看我們后面實測的結(jié)果。
另外最主要的價格方面,這張RTX 4070 Ti SUPER與RTX 4070 Ti相同,都是6499元。依然是加量不加價,下面我們直接看測試成績。
測試平臺簡介
首先介紹一下測試平臺,為了保障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性能發(fā)揮,我們的平臺依舊采用了iGame Ultra Family全家桶。
下面還是來看看本次評測的顯卡參數(shù),目前最新的GPU-Z為2.57版本,參數(shù)識別較為詳細(xì)。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擁有8448個CUDA,Boost頻率為2685MHz。雖然此次沒有公版顯卡,但NVIDIA給出的官方Boost頻率為2610MHz。
采用16GB GDDR6X顯存,位寬為256bit,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RTX 4070 Ti SUPER整體規(guī)格更貼近RTX 4070 Ti,但位寬與RTX 4080相同,所以整體的帶寬也要更高。光柵單元和紋理單元為96和264。
理論性能測試
本次測試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主要對比它的上下型號,RTX 4080以及RTX 4070 Ti。
下面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DX11理論性能的3DMARK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yīng)顯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性能,取顯卡分?jǐn)?shù)實際測試結(jié)果如下:
在FS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其中FS提升13%;FSE提升15%;FUS提升13%,綜合提升14%。對比RTX 4080,綜合成績相差11%左右。
而在針對DX12環(huán)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較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TS提升14%;TSE提升16%,綜合約為15%。對比RTX 4080,綜合成績相差11%左右。
PortRoyal是3DMARK中專門針對光追性能的測試項,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較RTX 4070 Ti的提升約為18%。對比RTX 4080,相差10%左右。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3DMARK中新增的一些具體應(yīng)用場景的測試。
Speed Way這項測試結(jié)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tǒng)渲染技術(shù)來測量顯卡性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局光照、網(wǎng)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后處理效果。所以SW的測試基本可以看做次世代3A游戲基準(zhǔn)。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對比RTX 4070 Ti,從1080p分辨率到4K提升依次為:25%/25%/24%。由于RTX 4070 Ti并不適合8K分辨率下運行,所以8K成績僅供參考。
最后是DLSS 3的相關(guān)性能測試。這一項測試更偏向?qū)嶋H的游戲幀數(shù)跑分,所以整體基數(shù)較小,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綜合提升依然在15-20%左右。
從整體的理論測試成績來看,傳統(tǒng)的FS/TS/PR三項測試,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綜合提升約為16%左右;相比RTX 4090的差距在11%左右,而最新的SW綜合測試也基本呈現(xiàn)相同的結(jié)果。
常規(guī)游戲 性能測試
由于本次RTX 40系加入了DLSS 3新技術(shù),所以后面會進行單獨測試,這里依然選擇主流的幾款3A大作進行游戲性能對比。
首先我們測試了近期非常熱門的《幻獸帕魯》,這款游戲自帶DLSS,所以N卡要更輕松一些。另外游戲雖然采用了虛幻引擎制作,但目前EA階段游戲內(nèi)容整體還是比較糙的,所以對于顯卡的要求并沒有很高。
我們選擇最高畫質(zhì)進行幀數(shù)實測,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即便在4K分辨率下都能達(dá)到百幀以上較高的幀率,不過此類模擬建造類游戲,會隨著世界內(nèi)容的增多逐漸變卡,所以以上測試成績僅供參考。
《幻獸帕魯》游戲共有5個畫質(zhì)檔位,其中最高和最低差距較大,主要區(qū)別在于光線渲染、抗鋸齒和植被,在材質(zhì)和貼圖方面差別較小。
接下來便是一些老朋友,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其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提升較為明顯,從1080p到4K分辨率分別提升11%/12%/15%。
在《刺客信條:幻景》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0%;2K提升14%;4K提升16%,綜合提升13%。
在《無主之地3》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7%;2K提升20%;4K分辨率提升21%,綜合提升19%。
《光明記憶:無限》的光追測試軟件是獨立于游戲的測試工具,比游戲中用到的光線追蹤技術(shù)更多,測試條件為“RTX最高/DLSS質(zhì)量”。
性能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4%;2K提升14%;4K提升17%,綜合提升15%。
在另外一款國產(chǎn)游戲《邊境》的跑分軟件中,情況基本與《光明記憶:無限》相同,測試條件均在“RTX最高/DLSS質(zhì)量”下進行。
在《邊境》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4%;2K提升15%;4K提升15%,綜合提升15%。
在“游戲測試標(biāo)桿”的《賽博朋克2077》中,由于增加了最新的光追超速模式,成績比較多,我們分別對比不同模式下的幀數(shù)。
可以看到在4K分辨率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即便是超級畫質(zhì)模式也僅能達(dá)到60幀的流暢水準(zhǔn),但光追超級模式與之相差的并不多。而在2K分辨率下光追超級模式也能達(dá)到接近百幀的流暢水準(zhǔn)。作為一款以光影效果見長的次世代游戲來說,著實難得。
不過該測試中并未開啟DLSS 3,后面將有更詳細(xì)的DLSS 3對比測試。
從上至下依次為超級畫質(zhì)/光追超級/光線追蹤:超速模式??梢钥吹焦饩€追蹤:超速模式相比光追超級更貼近于真實效果。它模擬了真實的光線路徑,其實相比之前的光線追蹤模擬了更多光線在不同表面的反射,完整的計算出了場景的真實光照,避免了上一代光追中出現(xiàn)“死黑”的情況。
另外《賽博朋克2077》更新了DLSS 3.5,支持光線重建技術(shù)。在上面的測試圖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光線重建能夠更加精準(zhǔn)的計算出反射部分的效果,接近于亮面金屬表面的反射中,未開啟RTX能夠看出畫質(zhì)明顯的區(qū)別,不再贅述。重點在于DLSS 3.5的開關(guān)效果,除了廣告牌上所顯示的內(nèi)容更清晰外,放大后能夠看到遠(yuǎn)處電線以及工業(yè)區(qū)建筑的細(xì)節(jié)外觀。
DLSS 3性能測試
截止目前,超過500款游戲和應(yīng)用已支持 RTX 技術(shù)。
其中《龍之信條 2》、《灰區(qū)戰(zhàn)爭》、《半條命 2》RTX 版、《地平線:西之絕境》、《層層恐懼》、《人中之龍7外傳:無名之龍》、《人中之龍8》、《納克園:最后的樂園》、《Pax Dei》、《星際礦工》和《王權(quán)與自由》均將支持 DLSS 3 技術(shù),其中有些游戲?qū)⒃诮衲臧l(fā)布,有些游戲則將在今年更新對 DLSS 3 的支持,為配備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卡的游戲玩家?guī)砬八从械男阅芎透叩膱D像質(zhì)量。
本次DLSS 3增加了1% Low FPS和延遲的測試,1% Low FPS則是將一段時間內(nèi)的幀數(shù)從大到小排列,取最小的1%出來,再對這1%的數(shù)求平均值。
本次我們分別對《賽博朋克2077》,在三檔畫質(zhì)下進行了DLSS 3的幀數(shù)測試,所有檔位均開啟DLSS質(zhì)量記錄幀數(shù)。
可以看到在2K分辨率下,即便是光追超速模式,開啟DLSS 3后依然能達(dá)到88幀的成績,完全達(dá)到高幀率的流暢標(biāo)準(zhǔn)。
另外DLSS 3技術(shù)主要針對于CPU瓶頸的游戲,所以也能夠看到在越低的分辨率,幀數(shù)提升越大,其中光追超速的1080p分辨率能夠達(dá)到55%左右。
《星空》在1.8.86大版本更新后,加入了DLSS 3,整體來看效果非常好,即便在4K分辨率下也能夠達(dá)到112幀的流暢水準(zhǔn)。
其中1080p分辨率下DLSS 3相比DLSS 2提升達(dá)到57%;2K分辨率提升52%;4K分辨率提升39%。
《地平線5》也是顯卡測試的老朋友了,其出色的優(yōu)化讓很多入門級產(chǎn)品都能跑出較高的幀率。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也有較明顯的體現(xiàn)。在3種分辨率中,開啟DLSS 3相比DLSS 2的提升分別為39%/27%/10%。
最后我們也測試了《巫師3:狂獵》,這款游戲在加入了光線追蹤后,對于配置的要求直線上升。
其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在2K分辨率下,開啟DLSS 3相比關(guān)閉DLSS,提升達(dá)到了108%;相比DLSS 2的提升也達(dá)到了52%。另外在開啟DLSS 3后會強制開啟Reflex Boost,能夠大幅減少畫面延遲。
生產(chǎn)力工具測試
V-Ray
在生產(chǎn)力工具上,我們測試了最新版本的V-Ray渲染器,選擇使用GPU渲染的CUDA測試和RTX測試,成績?nèi)鐖D。
Blender
Blender是一款專業(yè)的三維渲染軟件,目前推出了固定的benchmark跑分軟件,省去了安裝軟件下載素材的麻煩。軟件會自動渲染測試monster/junkshop/classroom共三個場景。
上圖為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顯卡得分,分別為3777/1802/1903分,平均2494分。
D5渲染器
D5是一款國內(nèi)實時光線追蹤渲染器,支持多種建模軟件直讀,包括SketchUp、3Ds MAX、Rhino、Revit、Archicad、Blender、C4D等。目前也已經(jīng)支持DLSS 3,下面我們分別看看幀數(shù)和功耗的情況。
選擇軟件自帶的默認(rèn)場景【簡約客廳】
在實時幀數(shù)表現(xiàn)上,由于D5采用實時GPU渲染,所以壓力全在顯卡??梢钥吹皆?K分辨率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也是PPT的狀態(tài),僅有18幀。而開啟DLSS 3后,幀數(shù)提升可達(dá)到256%左右,非常暴力。
功耗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TDP為310W。關(guān)閉DLSS的情況下,實際平均使用功耗為246W,而在開啟DLSS 3后,功耗僅有218W。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幀數(shù),DLSS 3對于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來說,也是更必要的技術(shù)加持。
ON1 Resize AI 2023測試
本次測試新增了ON1 Resize AI 2023的測試,它是一款A(yù)I圖像修復(fù)軟件,包括圖片縮放,內(nèi)容填充等功能,同時它也可以作為PS等軟件的插件形式存在,非常方便快捷。
測試選擇NVIDIA提供的5張高分辨率圖片進行,我們將在原圖片的尺寸上直接放大200%,可以看到放大后的圖片尺寸已經(jīng)達(dá)到了12000×8000。
由于該軟件僅有文本日志記錄時間,為了方便觀看,我們進行了表格整理。使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進行AI計算后,5張圖片最終用時37664ms,即37秒左右。
放大后使用NVIDIA ICAT進行對比,左側(cè)為使用ON1 Resize AI 2023進行放大200%的圖片,可以看到在車胎部分的編碼明顯比原始圖像更清晰。
AI對于日常生活的應(yīng)用的確更加方便,在我們以往的認(rèn)知中,圖片尺寸放大必然會損失質(zhì)量。但經(jīng)由AI的加持,反而更清晰,這對于老照片的修復(fù),起到了更加便捷的作用。
AIGC測試
AI時代不知何時已經(jīng)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小到文本改寫,大到各種生成式AI。此前我們已經(jīng)測試過Stable Diffusion的AI繪圖能力,不過目前NVIDIA推出了全新的TensorRT插件,可以充分調(diào)用Tensor算力,下面我們來測試一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在這方面的性能表現(xiàn)。
【注:所有測試默認(rèn)開啟xformers優(yōu)化方案】
首先是較為基礎(chǔ)的SD1.5模型測試,在SD1.5中模型的輸出分辨率為512×512和768×768。我們將導(dǎo)出【TRT】引擎,并記錄使用默認(rèn)模型渲染,以及【TRT】模型渲染的批次時間。
根據(jù)NVIDIA提供的統(tǒng)一參數(shù)進行輸出,以便記錄結(jié)果。其中采樣方式為:Euler a;采樣步驟:50;Batch Count:10
由于此次測試模型更新,所以僅對比已發(fā)布的三款SUPER系列顯卡
第二次測試為的SDXL模型測試,SDXL模型將在1024×1024分辨率進行訓(xùn)練,相比SD1.5來說圖像大了2倍,它可以提供更準(zhǔn)確的關(guān)鍵字匹配,從而獲得更真實的結(jié)果。但由于更高的原生分辨率和模型復(fù)雜性,SDXL模型的計算強度明顯更高。
我們按照相同的參數(shù)進行設(shè)置,但尺寸規(guī)定為1024×1024,下面看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表現(xiàn)如何。
在更復(fù)雜的模型中,TensorRT引擎的優(yōu)勢愈發(fā)明顯。而相比沒有使用TRT引擎的默認(rèn)模型,幾乎可以領(lǐng)先一個級別的顯卡,而在出圖速度上RTX 4070 Ti SUPER基本位于三張顯卡的正中間。
生成式AI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可以讓沒有繪畫功底的人,獨立創(chuàng)作出一幅不亞于藝術(shù)家的作品,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藝術(shù)家。
RTX 視頻超分辨率(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測試
目前RTX 視頻超分辨率(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已經(jīng)在部分瀏覽器中進行測試,首先玩家需要更新到NVIDIA最新驅(qū)動,在NVIDIA控制面板中的【調(diào)整視頻圖像設(shè)置】可以看到最新的RTX 視頻增強超分辨率。
RTX 視頻超分辨率是 AI 圖像處理的突破,它超越了傳統(tǒng)的邊緣檢測和特征銳化技術(shù),極大地提升直播視頻內(nèi)容的質(zhì)量。
開啟RTX 視頻超分辨率不僅需要最新版驅(qū)動,還需要使用RTX 40或30系列GPU,并且?guī)缀踹m用于Google Chrome和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中的所有視頻內(nèi)容(瀏覽器也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
開啟后,目前已知的打開YouTube或者B站,都可以享受到RTX VSR效果的加成。
如果不確定,在全屏播放視頻時,可以打開任務(wù)管理器,看到GPU負(fù)載增加,即為開啟成功。
我們打開YouTube隨意觀看視頻,在打開RTX VSR后,可以清晰明顯的看到水下珊瑚的質(zhì)量明顯提高,邊緣更為清晰,并且極大減少了失真現(xiàn)象。
在下面這幅圖的對比中,可以明顯看到開啟RTX 視頻超分辨率后,胡須明顯更順滑,已經(jīng)看不出馬賽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RTX 視頻超分辨率在低分辨率下效果會更明顯,如果本身觀看的視頻為1080p或2K以上,則基本很難看出區(qū)別。
這對于一些網(wǎng)速不夠快,只能看低分辨率視頻的用戶,或者視頻片源本身不夠清晰的情況,幫助非常大。
溫度及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FurMark軟件進行拷機測試,并采用GPU-Z檢測溫度,功耗僅計算顯卡自身。
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這張顯卡通過20分鐘左右的拷機測試,溫度在63℃左右,熱點溫度在77℃左右。
游戲動態(tài)功耗測試
本次我們在拷機測試中最大板載功耗為310W左右。不過由于不同游戲負(fù)載不同,GPU的實際功耗是動態(tài)變化的,類似于FPS隨時間的變化,RTX 40系列很難觸及功耗墻。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 3A游戲平均功耗
在實際的游戲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光明記憶:無限》自帶benchmark,光追最高、DLSS質(zhì)量、2K分辨率,來拉滿顯卡的性能極限,檢測我們實際應(yīng)用場景的功耗。
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平均功耗為248W,在實機測試中,基本達(dá)不到310W的峰值功耗。
80級水準(zhǔn) 暢玩4K 3A游戲
本次RTX 4070 Ti SUPER的升級之處在于加量不加價。我們這篇評測的時間較晚,相信大家也大致了解RTX 4070 Ti SUPER的性能,雖然市面上大部分卡的成績更接近于RTX 4070 Ti,但這張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明顯要高出很多,大部分時間處于RTX 4070 Ti和RTX 4080之間,有時則更接近RTX 4080。
此前我們說過,RTX 40系顯卡從70級開始,性能斷檔比較嚴(yán)重,6499元的價格依然適配2K分辨率。而RTX 40 SUPER系列發(fā)布之后,性能整體再提升了一個臺階。
以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為例,在傳統(tǒng)3A游戲中,4K分辨率達(dá)到百幀基本不成問題,優(yōu)化好一點的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更能達(dá)到電競級幀率。
而在光追游戲中,4K分辨率下也能達(dá)到流暢效果。可以說這張RTX 4070 Ti SUPER已然有了80級別的水準(zhǔn)。
除了游戲方面,這張RTX 4070 Ti SUPER同樣擁有16GB大顯存,在內(nèi)容創(chuàng)作和AI方面也完全可以勝任。
在性能之外,iGame Vulcan智屏也給了玩家更多創(chuàng)造性,擺在顯示器前可以隨時監(jiān)控顯卡工作狀態(tài),不用在軟件中查看詳細(xì)參數(shù),實用性爆棚;DIY上傳自己喜愛的動畫,擺在桌面更具觀賞性,且線材的柔軟度和長度(1.7m左右)都足夠,無需刻意走線,十分方便。目前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已經(jīng)上架各大電商平臺,有興趣的不妨前去了解。
相關(guān)文章
4K光追輕松拿捏 映眾RTX 4070 Ti SUPER曜夜顯卡評測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送上來自一線AIC映眾INNO3D旗下的這款GEFORCERTX 4070 TI SUPER曜夜顯卡測評,看看它能否滿足你對TISUPER的一切想象2024-01-30AI游戲通殺的全能新卡 影馳RTX 4070 Ti SUPER星曜顯卡測評
傳統(tǒng)的數(shù)字、Ti、Super結(jié)尾的顯卡型號標(biāo)識自然是不夠用了,那么,就只能組合一下了,用Ti搭配上Super,打造雙特殊結(jié)尾的顯卡型號,這就是今天的影馳RTX4070 Ti Super星耀OC2024-01-252K游戲新戰(zhàn)神 技嘉AORUS RTX 4070 Ti SUPER超級雕16G顯卡測評
RTX 4070 Ti SUPER作為RTX 4070家族的旗艦,不但重現(xiàn)了SUPER系列GPU的經(jīng)典,還為2K高幀率游戲體驗、高效AI設(shè)計帶來了極為全能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詳細(xì)請看下文介紹2024-01-25超速性能一騎絕塵 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OC Editio
盡管RTX 4070 Ti SUPER被歸類于RTX 4070系列,但其實際上采用了與RTX 4080相同的AD103核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顯卡的詳細(xì)測評2024-01-25RTX4070ti super和RTX4080哪個好 RTX4070ti super和RTX4080區(qū)別對比
RTX4080顯卡也可以算是英偉達(dá)40系列顯卡中的高端顯卡,所以很多用戶對這款顯卡都很好奇,那么RTX4070ti super和RTX4080哪個好?下面小編帶來RTX4070ti super和RTX4080不同點2024-01-22SUPER超能力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SUPER顯卡首發(fā)評測
本次我們測試的 GEFORCE RTX 4070 SUPER,按照 NVIDA 的定位,RTX 4070 SUPER 是目前非常適合 2K 高刷游戲的消費級顯卡,并擁有一定的 AI 計算能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xì)2024-01-172024年第一份禮物!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紀(jì)念版顯卡詳細(xì)測評
影馳品牌從2003年誕生誕生至今,已經(jīng)走過了整整20年,在這個紀(jì)念性的節(jié)點上,影馳陸續(xù)推出了特別定制的SSD、顯卡、內(nèi)存等多個產(chǎn)品,今天我們來看看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2024-01-03rtx4070與gtx1080Ti 有什么區(qū)別? rtx4070h對比gtx1080Ti顯卡性能差距測
rtx4070與gtx1080Ti 有什么區(qū)別?主要是打游戲,想要看看這兩款顯卡性能差距,下面我們就來看看rtx4070h對比gtx1080Ti顯卡性能差距測評2023-12-13華碩ATS巨齒鯊RTX4070 GAMING顯卡詳細(xì)評測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碩ATS巨齒鯊RTX4070 GAMING顯卡詳細(xì)評測的相關(guān)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2023-07-25rtx4070ti顯卡性能怎么樣 rtx4070ti顯卡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rtx4070ti顯卡性能怎么樣 rtx4070ti顯卡介紹的相關(guān)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