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數據恢復入門教程

初買來一塊硬盤,我們是沒有辦法使用的,你需要將它分區(qū)、格式化,然后再安裝上操作系統才可以使用。一個完整硬盤的數據應該包括五部分:MBR,DBR,FAT,DIR區(qū)和DATA區(qū)。其中只有主引導扇區(qū)是唯一的,其它的隨你的分區(qū)數的增加而增加。
主引導扇區(qū)
主引導扇區(qū)位于整個硬盤的0磁道0柱面1扇區(qū),包括硬盤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qū)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導記錄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qū)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qū)為引導分區(qū),并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qū)的啟動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統引導扇區(qū))調入內存加以執(zhí)行。至于分區(qū)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共64字節(jié),位于本扇區(qū)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區(qū)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產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統可能這個扇區(qū)是不盡相同。如果你有這個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編寫一個,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務即可,這也是為什么能實現多系統啟動的原因(說句題外話:正因為這個主引導記錄容易編寫,所以才出現了很多的引導區(qū)病毒)。
操作系統引導扇區(qū)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統引導扇區(qū),通常位于硬盤的0磁道1柱面1扇區(qū)(這是對于DOS來說的,對于那些以多重引導方式啟動的系統則位于相應的主分區(qū)/擴展分區(qū)的第一個扇區(qū)),是操作系統可直接訪問的第一個扇區(qū),它也包括一個引導程序和一個被稱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區(qū)參數記錄表。其實每個邏輯分區(qū)都有一個OBR,其參數視分區(qū)的大小、操作系統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引導程序的主要任務是判斷本分區(qū)根目錄前兩個文件是否為操作系統的引導文件(例如MSDOS或者起源于MSDOS的Win9x/Me的IO.SYS和MSDOS.SYS)。如是,就把第一個文件讀入內存,并把控制權交予該文件。BPB參數塊記錄著本分區(qū)的起始扇區(qū)、結束扇區(qū)、文件存儲格式、硬盤介質描述符、根目錄大小、FAT個數、分配單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稱之為簇)的大小等重要參數。OBR由高級格式化程序產生(例如DOS 的Format.com)。
文件分配表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統的文件尋址系統,為了數據安全起見,FAT一般做兩個,第二FAT為第一FAT的備份, FAT區(qū)緊接在OBR之后,其大小由本分區(qū)的大小及文件分配單元的大小決定。關于FAT的格式歷來有很多選擇,Microsoft 的DOS及Windows采用我們所熟悉的FAT12、FAT16和FAT32格式,但除此以外并非沒有其它格式的FAT,像Windows NT、OS/2、UNIX/Linux、Novell等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
目錄區(qū)
DIR是Directory即根目錄區(qū)的簡寫,DIR緊接在第二FAT表之后,只有FAT還不能定位文件在磁盤中的位置,FAT還必須和DIR配合才能準確定位文件的位置。DIR記錄著每個文件(目錄)的起始單元(這是最重要的)、文件的屬性等。定位文件位置時,操作系統根據DIR中的起始單元,結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磁盤的具體位置及大小了。在DIR區(qū)之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據存儲區(qū),即DATA區(qū)。
數據區(qū)
DATA雖然占據了硬盤的絕大部分空間,但沒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對于我們來說,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進制代碼,沒有任何意義。在這里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格式化程序(指高級格式化,例如DOS下的Format程序),并沒有把DATA區(qū)的數據清除,只是重寫了FAT表而已,至于分區(qū)硬盤,也只是修改了MBR和OBR,絕大部分的DATA區(qū)的數據并沒有被改變,這也是許多硬盤數據能夠得以修復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如MBR/OBR/FAT/DIR之一被破壞的話,也足夠咱們那些所謂的DIY老鳥們忙乎半天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經常整理磁盤,那么你的數據區(qū)的數據可能是連續(xù)的,這樣即使MBR/FAT/DIR全部壞了,我們也可以使用磁盤編輯軟件(比如DOS下的DiskEdit),只要找到一個文件的起始保存位置,那么這個文件就有可能被恢復(當然了,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你沒有覆蓋這個文件……)。
硬盤分區(qū)方式
我們平時說到的分區(qū)概念,不外乎三種:主分區(qū)、擴展分區(qū)和邏輯分區(qū)。主分區(qū)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分區(qū),通常位于硬盤的最前面一塊區(qū)域中,構成邏輯C磁盤。在主分區(qū)中,不允許再建立其它邏輯磁盤。
擴展分區(qū)的概念則比較復雜,也是造成分區(qū)和邏輯磁盤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盤僅僅為分區(qū)表保留了64個字節(jié)的存儲空間,而每個分區(qū)的參數占據16個字節(jié),故主引導扇區(qū)中總計可以存儲4個分區(qū)的數據。操作系統只允許存儲4個分區(qū)的數據,如果說邏輯磁盤就是分區(qū),則系統最多只允許4個邏輯磁盤。對于具體的應用,4個邏輯磁盤往往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為了建立更多的邏輯磁盤供操作系統使用,系統引入了擴展分區(qū)的概念。本文引用自www.dbjr.com.cn腳本之家
所謂擴展分區(qū),嚴格地講它不是一個實際意義的分區(qū),它僅僅是一個指向下一個分區(qū)的指針,這種指針結構將形成一個單向鏈表。這樣在主引導扇區(qū)中除了主分區(qū)外,僅需要存儲一個被稱為擴展分區(qū)的分區(qū)數據,通過這個擴展分區(qū)的數據可以找到下一個分區(qū)(實際上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盤)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類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區(qū)。無論系統中建立多少個邏輯磁盤,在主引導扇區(qū)中通過一個擴展分區(qū)的參數就可以逐個找到每一個邏輯磁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區(qū)之后的各個分區(qū)是通過一種單向鏈表的結構來實現鏈接的,因此,若單向鏈表發(fā)生問題,將導致邏輯磁盤的丟失。
既然要進行數據的恢復,當然數據的存儲原理我們不能不提,在這之中,我們還要介紹一下數據的刪除和硬盤的格式化相關問題……
文件的讀取
操作系統從目錄區(qū)中讀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綴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數據區(qū)保存的第一個簇的簇號),我們這里假設第一個簇號是0023。
操作系統從0023簇讀取相應的數據,然后再找到FAT的0023單元,如果內容是文件結束標志(FF),則表示文件結束,否則內容保存數據的下一個簇的簇號,這樣重復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結束標志。
文件的寫入
當我們要保存文件時,操作系統首先在DIR區(qū)中找到空區(qū)寫入文件名、大小和創(chuàng)建時間等相應信息,然后在Data區(qū)找到閑置空間將文件保存,并將Data區(qū)的第一個簇寫入DIR區(qū),其余的動作和上邊的讀取動作差不多。
文件的刪除
Win9x的文件刪除工作卻是很簡單的,簡單到只在目錄區(qū)做了一點小改動——將目錄區(qū)的文件的第一個字符改成了E5就表示將改文件刪除了。
相關文章
- 硬盤有價而數據無價,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有這樣的概念,但是只有在真正遇到數據危機時才會有切身的感受,盡管存儲在各種磁盤中的計算機數據如此重要,但由于技術和工藝的原2009-04-21
- 對計算機用戶來說,在昂貴的機器都需要有硬盤作為存儲介質,而且很多時候硬盤里的數據比硬盤本身甚至整臺電腦更值錢。雖然說這只是對一些大型的企業(yè)、公司來說,但是對2009-04-21
- 有時U盤很可能會感染病毒或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做好U盤數據備份就顯得非常之重要了,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常用的U盤數據備份和恢復方法2014-02-07
- ——什么是前置放大器? ——該如何判斷是真正的磁頭故障?——替換磁頭組件需要做的前期工作該如何練習磁頭組件更換? ——影響更換磁頭組件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磁頭組件的2010-09-08
- 1、 硬件或介質問題的情況 ①、 硬盤壞:硬盤自檢不到的情況一般是硬件故障,又可分為主板的硬盤控制器(包括IDE口)故障和硬盤本身的故障。如果問題在主板上,那么數據2009-04-21
- 很多情況下會選擇放棄或者交給專業(yè)數據恢復公司進行數據恢復,其實很簡單的,只要通過數據恢復軟件即可解決很多問題2014-02-07
-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進步,大家每個人的數據資源都在日復一日的膨脹著,而硬盤作為數據存儲中心,其高精密的結構和高度的使用頻率,在復雜的應用環(huán)境中,故障發(fā)生率也在與日俱增2009-04-21
- 現在很多筆記本用戶基本上都遇到過硬盤數據丟失的問題,對于大家來說,筆記本硬盤數據恢復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可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有效的解決筆記本硬盤數據恢復問題2015-03-18
- 現在大部分的公眾場合都在使用監(jiān)控,以防不法分子,但是如果誤刪了硬盤錄像機的數據,那么改怎么解決呢?一起來看看吧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