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DIYer必讀 淺談芯片的封裝技術
互聯(lián)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09-04-21 02:32:00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很多關注電腦核心配件發(fā)展的朋友都會注意到,一般新的CPU內(nèi)存以及芯片組出現(xiàn)時都會強調(diào)其采用新的封裝形式,不過很多人對封裝并不了解。其實,所謂封裝就是指安裝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用的外殼,它不僅起著安放、固
很多關注電腦核心配件發(fā)展的朋友都會注意到,一般新的CPU內(nèi)存以及芯片組出現(xiàn)時都會強調(diào)其采用新的封裝形式,不過很多人對封裝并不了解。其實,所謂封裝就是指安裝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用的外殼,它不僅起著安放、固定、密封、保持芯片和增強電熱性能的作用,而且芯片上的接點用導線連接到封裝外殼的引腳上,這些引腳又通過印制板上的導線與其他器件建立連接,從而實現(xiàn)內(nèi)部芯片與外部電路的連接。因為芯片必須與外界隔離,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質(zhì)對芯片電路的腐蝕而造成電氣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裝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裝和運輸。由于封裝技術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芯片自身性能的發(fā)揮和與之連接的PCB(印制電路板)的設計和制造,因此它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封裝對CPU以及其他芯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封裝時主要考慮的因素:
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為提高封裝效率,盡量接近1:1。
引腳要盡量短以減少延遲,引腳間的距離盡量遠,以保證互不干擾,提高性能。
基于散熱的要求,封裝越薄越好。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圖例,來了解一下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封裝的具體情況吧。
一.CPU的封裝方式
CPU封裝是CPU生產(chǎn)過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裝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將CPU芯片或CPU模塊固化在其中以防損壞的保護措施,一般必須在封裝后CPU才能交付用戶使用。CPU的封裝方式取決于CPU安裝形式和器件集成設計,從大的分類來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進行安裝的CPU使用PGA(柵格陣列)方式封裝,而采用Slot x槽安裝的CPU則全部采用SEC(單邊接插盒)的形式封裝?,F(xiàn)在還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裝技術。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裝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以節(jié)約成本為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幾種有代表性的CPU封裝方式。
1.早期CPU封裝方式

CPU封裝方式可追朔到8088時代,這一代的CPU采用的是DIP雙列直插式封裝。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雙列直插形式封裝的集成電路芯片,絕大多數(shù)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IC)均采用這種封裝形式,其引腳數(shù)一般不超過100個。采用DIP封裝的CPU芯片有兩排引腳,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結構的芯片插座上。當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數(shù)和幾何排列的電路板上進行焊接。DIP封裝的芯片在從芯片插座上插拔時應特別小心,以免損壞管腳。這種封裝適合在PCB(印刷電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但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間的比值較大,故體積也較大。DIP封裝結構形式有:多層陶瓷雙列直插式DIP,單層陶瓷雙列直插式DIP,引線框架式DIP(含玻璃陶瓷封接式,塑料包封結構式,陶瓷低熔玻璃封裝式)等。

而80286,80386CPU則采用了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裝和PFP塑料扁平組件式封裝。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裝的芯片引腳之間距離很小,管腳很細,一般大規(guī)?;虺笮图呻娐范疾捎眠@種封裝形式,其引腳數(shù)一般在100個以上。用這種形式封裝的芯片必須采用SMD(表面安裝設備技術)將芯片與主板焊接起來。采用SMD安裝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設計好的相應管腳的焊點。將芯片各腳對準相應的焊點,即可實現(xiàn)與主板的焊接。用這種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專用工具是很難拆卸下來的。而相似的PFP(Plastic Flat Package)方式封裝的芯片與QFP方式基本相同。唯一的區(qū)別是QFP一般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長方形。QFP/PFP封裝適用于SMD表面安裝技術在PCB電路板上安裝布線以及高頻使用,可靠性較高,封裝面積也比較小。
2.PGA(Pin Grid Array)引腳網(wǎng)格陣列封裝

PGA封裝也叫插針網(wǎng)格陣列封裝技術(Ceramic Pin Grid Arrau Package),目前CPU的封裝方式基本上是采用PGA封裝,在芯片下方圍著多層方陣形的插針,每個方陣形插針是沿芯片的四周,間隔一定距離進行排列的,根據(jù)管腳數(shù)目的多少,可以圍成2~5圈。它的引腳看上去呈針狀,是用插件的方式和電路板相結合。安裝時,將芯片插入專門的PGA插座。PGA封裝具有插拔操作更方便,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缺點是耗電量較大。從486的芯片開始,出現(xiàn)的一種ZIF(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零插拔力的插座)的CPU插座,使用該封裝技術的CPU可以很容易、輕松地插入插座中,然后將搬手壓回原處,利用插座本身的特殊結構產(chǎn)生的擠壓力,將CPU的管腳與插座牢牢的接觸,絕對不會存在接觸不良的問題。而拆卸CPU芯片只需將插座的搬手輕輕抬起,則壓力解除,CPU芯片即可輕松取出。 專門用來安裝和拆卸PGA封裝的CPU。

PGA也衍生出多種封裝方式,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OPGA(Organic pin grid Array,有機管腳陣列):這種封裝的基底使用的是玻璃纖維,類似印刷電路板上的材料。 此種封裝方式可以降低阻抗和封裝成本。OPGA封裝拉近了外部電容和處理器內(nèi)核的距離,可以更好地改善內(nèi)核供電和過濾電流雜波。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使用此類封裝。
(2)mPGA:微型PGA封裝,目前只有AMD公司的Athlon 64和英特爾公司的Xeon(至強)系列CPU等少數(shù)產(chǎn)品所采用,而且多是些高端產(chǎn)品,是種先進的封裝形式。
(3)CPGA:也就是常說的陶瓷封裝,全稱為Ceramic PGA。主要在Thunderbird(雷鳥)核心和“Palomino”核心的Athlon處理器上采用。
(4)FC-PGA封裝是反轉(zhuǎn)芯片針腳柵格陣列的縮寫,這種封裝中有針腳插入插座。這些芯片被反轉(zhuǎn),以至片?;驑嫵捎嬎銠C芯片的處理器部分被暴露在處理器的上部。通過將片模暴露出來,使熱量解決方案可直接用到片模上,這樣就能實現(xiàn)更有效的芯片冷卻。為了通過隔絕電源信號和接地信號來提高封裝的性能,F(xiàn)C-PGA 處理器在處理器的底部的電容放置區(qū)域(處理器中心)安有離散電容和電阻。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FC-PGA 封裝用于奔騰 III 和英特爾 賽揚 處理器,它們都使用 370 針。
(5)FC-PGA2 :FC-PGA2封裝與 FC-PGA 封裝類型很相似,除了這些處理器還具有集成式散熱器 (IHS)。集成式散熱器是在生產(chǎn)時直接安裝到處理器片上的。由于 IHS 與片模有很好的熱接觸并且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以更好地發(fā)散熱量,所以它顯著地增加了熱傳導。FC-PGA2 封裝用于奔騰 III 和英特爾賽揚處理器(370 針)和奔騰 4 處理器(478 針)。
(6)PPGA:PPGA的英文全稱為“Plastic Pin Grid Array”,是塑針柵格陣列的縮寫,這些處理器具有插入插座的針腳。為了提高熱傳導性,PPGA 在處理器的頂部使用了鍍鎳銅質(zhì)散熱器。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
3.S.E.E.C.(單邊接插卡盒)封裝

S.E.C.C:SEEC是Single Edge Contact Cartridge縮寫,是單邊接觸卡盒的縮寫。為了與主板連接,處理器被插入一個插槽。它不使用針腳,而是使用“金手指”觸點,處理器使用這些觸點來傳遞信號。S.E.C.C. 被一個金屬殼覆蓋,這個殼覆蓋了整個卡盒組件的頂端。卡盒的背面是一個熱材料鍍層,充當了散熱器。S.E.C.C. 內(nèi)部,大多數(shù)處理器有一個被稱為基體的印刷電路板連接起處理器、二級高速緩存和總線終止電路。S.E.C.C. 封裝用于有 242 個觸點的英特爾奔騰II 處理器和有 330 個觸點的奔騰II 至強和奔騰 III 至強處理器。
4.S.E.E.C.2封裝
S.E.C.C.2 封裝與 S.E.C.C. 封裝相似,除了S.E.C.C.2 使用更少的保護性包裝并且不含有導熱鍍層。S.E.C.C.2 封裝用于一些較晚版本的奔騰II 處理器和奔騰 III 處理器(242 觸點)。
5.新封裝技術

BGA封裝比QFP先進,更比PGA好,但它的芯片面積/封裝面積的比值仍很低。Tessera公司在BGA基礎上做丁改進,研制出另一種稱為μBGA的封裝技術,按0.5mm焊區(qū)中心距,芯片面積/封裝面積的比為1:4,比BGA前進了一大步。Celeron(賽揚)移動CPU通常采用“μPGA”和“μBGA”封裝方式。
日本三菱電氣研究的一種芯片面積/封裝面積=1:1.1的封裝結構,其封裝外形尺寸只比裸芯片大一點點。也就是說,單個IC芯片有多大,封裝尺寸就有多大,從而誕生了一種新的封裝形式,命名為芯片尺寸封裝,簡稱CSP(Chip Size Package或Chip Scale Package)。CSP封裝滿足了LSI芯片引出腳不斷增加的需要,解決了IC裸芯片不能進行交流參數(shù)測試和老化篩選的問題,而且封裝面積縮小到BGA的1/4至1/10,延遲時間縮小到極短。
二.內(nèi)存芯片封裝方式
內(nèi)存顆粒的封裝方式最常見的有SOJ、TSOP II、Tiny-BGA、BLP、μBGA等封裝,而未來趨勢則將向CSP發(fā)展。
1.SOJ(Small Out-Line J-Lead)小尺寸J形引腳封裝

SOJ封裝方式是指內(nèi)存芯片的兩邊有一排小的J形引腳,直接黏著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上。它是一種表面裝配的打孔封裝技術,針腳的形狀就像字母"J",由此而得名。SOJ封裝一般應用在EDO DRAM。
2.Tiny-BGA(Tiny Ball Grid Array)小型球柵陣列封裝
TinyBGA英文全稱為Tiny Ball Grid Array(小型球柵陣列封裝),屬于是BGA封裝技術的一個分支。是Kingmax公司于1998年8月開發(fā)成功的,其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不小于1:1.14,可以使內(nèi)存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內(nèi)存容量提高2~3倍,與TSOP封裝產(chǎn)品相比,其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好的散熱性能和電性能。采用TinyBGA封裝技術的內(nèi)存產(chǎn)品在相同容量情況下體積只有TSOP封裝的1/3。TSOP封裝內(nèi)存的引腳是由芯片四周引出的,而TinyBGA則是由芯片中心方向引出。這種方式有效地縮短了信號的傳導距離,信號傳輸線的長度僅是傳統(tǒng)的TSOP技術的1/4,因此信號的衰減也隨之減少。這樣不僅大幅提升了芯片的抗干擾、抗噪性能,而且提高了電性能。采用TinyBGA封裝芯片可抗高達300MHz的外頻,而采用傳統(tǒng)TSOP封裝技術最高只可抗150MHz的外頻。TinyBGA封裝的內(nèi)存其厚度也更?。ǚ庋b高度小于0.8mm),從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36mm。因此,TinyBGA內(nèi)存擁有更高的熱傳導效率,非常適用于長時間運行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極佳。
3.BLP(Bottom Lead PacKage)底部引交封裝

樵風(ALUKA)金條的內(nèi)存顆粒采用特殊的BLP封裝方式,該封裝技術在傳統(tǒng)封裝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一種逆向電路,由底部直接伸出引腳,其優(yōu)點就是能節(jié)省約90%電路,使封裝尺寸電阻及芯片表面溫度大幅下降。和傳統(tǒng)的TSOP封裝的內(nèi)存顆粒相比,其芯片面積與填充裝面積之比大于1:1.1,明顯要小很多,不僅高度和面積極小,而且電氣特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制造成本也不高,BLP封裝與KINGMAX的TINY-BGA封裝比較相似,BLP的封裝技術使得電阻值大幅下降,芯片溫度也大幅下降,可穩(wěn)定工作的頻率更高。
4.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單內(nèi)置內(nèi)存模型

SIMM模塊包括了一個或多個RAM芯片,這些芯片在一塊小的集成電路板上,利用電路板上的引腳與計算機的主板相連接。因為用戶需要對內(nèi)存進行擴展,只需要加入一些新的SIMM就可以了。SIMM根據(jù)內(nèi)存顆粒分布可以分為單面內(nèi)存和雙面內(nèi)存,一般的容量為1、4、16MB的SIMM內(nèi)存都是單面的,更大的容量的SIMM內(nèi)存是雙面的。30線SIMM內(nèi)存條出現(xiàn)較早,根據(jù)當時的技術需要,只支持8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如要支持32位就必須要有四條30線SIMM內(nèi)存條。這種內(nèi)存條多用在386或早期的486主板上。72線SIMM內(nèi)存條可支持32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在586主板基本上都提供的是72線SIMM內(nèi)存插槽。需要注意的是,Pentium處理器的數(shù)據(jù)傳輸是64位的,現(xiàn)在采用Intel的Triton或Triton Ⅱ芯片組的586主板需要成對的使用這種內(nèi)存條;而采用SIS芯片組的586主板由于SIS芯片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術,能夠使用單條的72線內(nèi)存條。
5.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雙內(nèi)置存儲模型

DIMM模塊是目前最常見的內(nèi)存模塊,它是也可以說是兩個SIMM。它是包括有一個或多個RAM芯片在一個小的集成電路板上,利用這塊電路板上的一些引腳可以直接和計算機主板相連接。一個DIMM有168引腳,這種內(nèi)存條支持64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DIMM是目前我們使用的內(nèi)存的主要封裝形式,比如SDRAM、DDR SDRAM、RDRAM,其中SDRAM具有168線引腳并且提供了64bit數(shù)據(jù)尋址能力。DIMM的工作電壓一般是3.3v或者5v,并且分為unbuffered和buffered兩種。而SIMM和DIMM內(nèi)存之間不僅僅是引腳數(shù)目的不同,另外在電氣特性、封裝特點上都有明顯的差別,特別是它們的芯片之間的差別相當?shù)拇?。因為按照原來?nèi)存制造方法,制造這種內(nèi)存的時候是不需要把64個芯片組裝在一起構成一個64bit的模塊的,得益于今年來生產(chǎn)工藝的提高和改進,現(xiàn)在的高密度DRAM芯片可以具有不止一個Din和Dout信號引腳,并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在DRAM芯片上制造4、8、16、32或者64條數(shù)據(jù)引腳。在Pentium級以上的處理器是64位總線,使用這樣的內(nèi)存更能發(fā)揮處理器的性能。
6.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薄型小尺寸封裝。

TSOP內(nèi)存封裝技術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在封裝芯片的周圍做出引腳,如SDRAM內(nèi)存的集成電路兩側都有引腳,SGRAM內(nèi)存的集成電路四面都有引腳。TSOP適合用SMT技術(表面安裝技術)在PCB(印制電路板)上安裝布線。TSOP封裝外形尺寸時,寄生參數(shù)(電流大幅度變化時,引起輸出電壓擾動) 減小,適合高頻應用,操作比較方便,可靠性也比較高。改進的TSOP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SDRAM內(nèi)存的制造上,不少知名內(nèi)存制造商如三星、現(xiàn)代、Kingston等目前都在采用這項技術進行內(nèi)存封裝。不過,TSOP封裝方式中,內(nèi)存芯片是通過芯片引腳焊接在PCB板上的,焊點和PCB板的接觸面積較小,使得芯片向PCB辦傳熱就相對困難。而且TSOP封裝方式的內(nèi)存在超過150MHz后,會產(chǎn)品較大的信號干擾和電磁干擾。
7.BGA(Ball Grid Array)球狀矩陣排列封裝
(見下文的芯片組封裝)
8.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級封裝

CSP作為新一代的芯片封裝技術,在BGA、TSOP的基礎上,它的性能又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CSP,全稱為Chip Scale Pack-age,即芯片尺寸封裝的意思。作為新一代的芯片封裝技術,在BGA、TSOP的基礎上,CSP的性能又有了革命性的提升。CSP封裝可以讓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超過1∶1.14,已經(jīng)相當接近1∶1的理想情況,絕對尺寸也僅有32平方毫米,約為普通的BGA的1/3,僅僅相當于TSOP內(nèi)存芯片面積的1/6。與BGA封裝相比,同等空間下CSP封裝可以將存儲容量提高3倍。CSP封裝內(nèi)存不但體積小,同時也更薄,其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最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2毫米,大大提高了內(nèi)存芯片在長時間運行后的可靠性。與BGA、TOSP相比CSP封裝的電氣性能和可靠性也有相當大的提高。并且,在相同的芯片面積下CSP所能達到的引腳數(shù)明顯要比TSOP、BGA引腳數(shù)多得多,這樣它可支持I/O端口的數(shù)目就增加了很多。此外,CSP封裝內(nèi)存芯片的中心引腳形式有效縮短了信號的傳導距離,其衰減隨之減少,芯片的抗干擾、抗噪性能也能得到大幅提升,這也使得CSP的存取時間比BGA改善15%~20%。
芯片組的封裝方式
芯片組的南北橋芯片、顯示芯片以及聲道芯片等等,主要采用的封裝方式是BGA或PQFP封裝。
1.BGA(Ball Grid Array)球狀矩陣排列封裝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fā)展,對集成電路的封裝要求更加嚴格。這是因為封裝技術關系到產(chǎn)品的功能性,當IC的頻率超過100MHz時,傳統(tǒng)封裝方式可能會產(chǎn)生所謂的“CrossTalk”現(xiàn)象,而且當IC的管腳數(shù)大于208 Pin時,傳統(tǒng)的封裝方式有其困難度。因此,除使用QFP封裝方式外,現(xiàn)今大多數(shù)的高腳數(shù)芯片(如圖形芯片與芯片組等)皆轉(zhuǎn)而使用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封裝技術。BGA一出現(xiàn)便成為CPU、主板上南/北橋芯片等高密度、高性能、多引腳封裝的最佳選擇。
BGA封裝技術又可詳分為五大類:
(1)PBGA(Plasric BGA)基板:一般為2-4層有機材料構成的多層板,是塑針柵格陣列的縮寫,這些處理器具有插入插座的針腳。為了提高熱傳導性,PPGA 在處理器的頂部使用了鍍鎳銅質(zhì)散熱器,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II、IV處理器均采用這種封裝形式。
(2)CBGA(CeramicBGA)基板:即陶瓷基板,芯片與基板間的電氣連接通常采用倒裝芯片(FlipChip,簡稱FC)的安裝方式。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Pentium Pro處理器均采用過這種封裝形式。
(3)FCBGA(FilpChipBGA)基板:硬質(zhì)多層基板。
(4)TBGA(TapeBGA)基板:基板為帶狀軟質(zhì)的1-2層PCB電路板。
(5)CDPBGA(Carity Down PBGA)基板:指封裝中央有方型低陷的芯片區(qū)(又稱空腔區(qū))。
BGA封裝的I/O引腳數(shù)雖然增多,但引腳之間的距離遠大于QFP封裝方式,提高了成品率。而雖然BGA的功耗增加,但由于采用的是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從而可以改善電熱性能,另外,它的信號傳輸延遲小,適應頻率大大提高以及組裝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大大提高。
2.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裝

#p#
PQFP封裝的芯片的四周均有引腳,其引腳數(shù)一般都在100以上,而且引腳之間距離很小,管腳也很細,一般大規(guī)模或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采用這種封裝形式。用這種形式封裝的芯片必須采用SMD(表面安裝設備技術)將芯片邊上的引腳與主板焊接起來。采用SMD安裝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設計好的相應管腳的焊點。將芯片各腳對準相應的焊點,即可實現(xiàn)與主板的焊接。用這種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專用工具是很難拆卸下來的。PQFP封裝適用于SMD表面安裝技術在PCB上安裝布線,適合高頻使用,它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比值較小等優(yōu)點。但PQFP的缺點也很明顯:為了適應電路組裝密度的進一步提高,PQFP的引腳間距不斷縮小,I/O引腳數(shù)不斷增加,封裝體積也不斷加大,這給電路組裝生產(chǎn)帶來了許多困難,導致成品率下降和組裝成本的提高。
封裝時主要考慮的因素:
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為提高封裝效率,盡量接近1:1。
引腳要盡量短以減少延遲,引腳間的距離盡量遠,以保證互不干擾,提高性能。
基于散熱的要求,封裝越薄越好。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圖例,來了解一下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封裝的具體情況吧。
一.CPU的封裝方式
CPU封裝是CPU生產(chǎn)過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裝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將CPU芯片或CPU模塊固化在其中以防損壞的保護措施,一般必須在封裝后CPU才能交付用戶使用。CPU的封裝方式取決于CPU安裝形式和器件集成設計,從大的分類來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進行安裝的CPU使用PGA(柵格陣列)方式封裝,而采用Slot x槽安裝的CPU則全部采用SEC(單邊接插盒)的形式封裝?,F(xiàn)在還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裝技術。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裝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以節(jié)約成本為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幾種有代表性的CPU封裝方式。
1.早期CPU封裝方式

CPU封裝方式可追朔到8088時代,這一代的CPU采用的是DIP雙列直插式封裝。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雙列直插形式封裝的集成電路芯片,絕大多數(shù)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IC)均采用這種封裝形式,其引腳數(shù)一般不超過100個。采用DIP封裝的CPU芯片有兩排引腳,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結構的芯片插座上。當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數(shù)和幾何排列的電路板上進行焊接。DIP封裝的芯片在從芯片插座上插拔時應特別小心,以免損壞管腳。這種封裝適合在PCB(印刷電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但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間的比值較大,故體積也較大。DIP封裝結構形式有:多層陶瓷雙列直插式DIP,單層陶瓷雙列直插式DIP,引線框架式DIP(含玻璃陶瓷封接式,塑料包封結構式,陶瓷低熔玻璃封裝式)等。

而80286,80386CPU則采用了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裝和PFP塑料扁平組件式封裝。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裝的芯片引腳之間距離很小,管腳很細,一般大規(guī)?;虺笮图呻娐范疾捎眠@種封裝形式,其引腳數(shù)一般在100個以上。用這種形式封裝的芯片必須采用SMD(表面安裝設備技術)將芯片與主板焊接起來。采用SMD安裝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設計好的相應管腳的焊點。將芯片各腳對準相應的焊點,即可實現(xiàn)與主板的焊接。用這種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專用工具是很難拆卸下來的。而相似的PFP(Plastic Flat Package)方式封裝的芯片與QFP方式基本相同。唯一的區(qū)別是QFP一般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長方形。QFP/PFP封裝適用于SMD表面安裝技術在PCB電路板上安裝布線以及高頻使用,可靠性較高,封裝面積也比較小。
2.PGA(Pin Grid Array)引腳網(wǎng)格陣列封裝

PGA封裝也叫插針網(wǎng)格陣列封裝技術(Ceramic Pin Grid Arrau Package),目前CPU的封裝方式基本上是采用PGA封裝,在芯片下方圍著多層方陣形的插針,每個方陣形插針是沿芯片的四周,間隔一定距離進行排列的,根據(jù)管腳數(shù)目的多少,可以圍成2~5圈。它的引腳看上去呈針狀,是用插件的方式和電路板相結合。安裝時,將芯片插入專門的PGA插座。PGA封裝具有插拔操作更方便,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缺點是耗電量較大。從486的芯片開始,出現(xiàn)的一種ZIF(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零插拔力的插座)的CPU插座,使用該封裝技術的CPU可以很容易、輕松地插入插座中,然后將搬手壓回原處,利用插座本身的特殊結構產(chǎn)生的擠壓力,將CPU的管腳與插座牢牢的接觸,絕對不會存在接觸不良的問題。而拆卸CPU芯片只需將插座的搬手輕輕抬起,則壓力解除,CPU芯片即可輕松取出。 專門用來安裝和拆卸PGA封裝的CPU。

PGA也衍生出多種封裝方式,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OPGA(Organic pin grid Array,有機管腳陣列):這種封裝的基底使用的是玻璃纖維,類似印刷電路板上的材料。 此種封裝方式可以降低阻抗和封裝成本。OPGA封裝拉近了外部電容和處理器內(nèi)核的距離,可以更好地改善內(nèi)核供電和過濾電流雜波。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使用此類封裝。
(2)mPGA:微型PGA封裝,目前只有AMD公司的Athlon 64和英特爾公司的Xeon(至強)系列CPU等少數(shù)產(chǎn)品所采用,而且多是些高端產(chǎn)品,是種先進的封裝形式。
(3)CPGA:也就是常說的陶瓷封裝,全稱為Ceramic PGA。主要在Thunderbird(雷鳥)核心和“Palomino”核心的Athlon處理器上采用。
(4)FC-PGA封裝是反轉(zhuǎn)芯片針腳柵格陣列的縮寫,這種封裝中有針腳插入插座。這些芯片被反轉(zhuǎn),以至片?;驑嫵捎嬎銠C芯片的處理器部分被暴露在處理器的上部。通過將片模暴露出來,使熱量解決方案可直接用到片模上,這樣就能實現(xiàn)更有效的芯片冷卻。為了通過隔絕電源信號和接地信號來提高封裝的性能,F(xiàn)C-PGA 處理器在處理器的底部的電容放置區(qū)域(處理器中心)安有離散電容和電阻。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FC-PGA 封裝用于奔騰 III 和英特爾 賽揚 處理器,它們都使用 370 針。
(5)FC-PGA2 :FC-PGA2封裝與 FC-PGA 封裝類型很相似,除了這些處理器還具有集成式散熱器 (IHS)。集成式散熱器是在生產(chǎn)時直接安裝到處理器片上的。由于 IHS 與片模有很好的熱接觸并且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以更好地發(fā)散熱量,所以它顯著地增加了熱傳導。FC-PGA2 封裝用于奔騰 III 和英特爾賽揚處理器(370 針)和奔騰 4 處理器(478 針)。
(6)PPGA:PPGA的英文全稱為“Plastic Pin Grid Array”,是塑針柵格陣列的縮寫,這些處理器具有插入插座的針腳。為了提高熱傳導性,PPGA 在處理器的頂部使用了鍍鎳銅質(zhì)散熱器。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
3.S.E.E.C.(單邊接插卡盒)封裝

S.E.C.C:SEEC是Single Edge Contact Cartridge縮寫,是單邊接觸卡盒的縮寫。為了與主板連接,處理器被插入一個插槽。它不使用針腳,而是使用“金手指”觸點,處理器使用這些觸點來傳遞信號。S.E.C.C. 被一個金屬殼覆蓋,這個殼覆蓋了整個卡盒組件的頂端。卡盒的背面是一個熱材料鍍層,充當了散熱器。S.E.C.C. 內(nèi)部,大多數(shù)處理器有一個被稱為基體的印刷電路板連接起處理器、二級高速緩存和總線終止電路。S.E.C.C. 封裝用于有 242 個觸點的英特爾奔騰II 處理器和有 330 個觸點的奔騰II 至強和奔騰 III 至強處理器。
4.S.E.E.C.2封裝
S.E.C.C.2 封裝與 S.E.C.C. 封裝相似,除了S.E.C.C.2 使用更少的保護性包裝并且不含有導熱鍍層。S.E.C.C.2 封裝用于一些較晚版本的奔騰II 處理器和奔騰 III 處理器(242 觸點)。
5.新封裝技術

BGA封裝比QFP先進,更比PGA好,但它的芯片面積/封裝面積的比值仍很低。Tessera公司在BGA基礎上做丁改進,研制出另一種稱為μBGA的封裝技術,按0.5mm焊區(qū)中心距,芯片面積/封裝面積的比為1:4,比BGA前進了一大步。Celeron(賽揚)移動CPU通常采用“μPGA”和“μBGA”封裝方式。
日本三菱電氣研究的一種芯片面積/封裝面積=1:1.1的封裝結構,其封裝外形尺寸只比裸芯片大一點點。也就是說,單個IC芯片有多大,封裝尺寸就有多大,從而誕生了一種新的封裝形式,命名為芯片尺寸封裝,簡稱CSP(Chip Size Package或Chip Scale Package)。CSP封裝滿足了LSI芯片引出腳不斷增加的需要,解決了IC裸芯片不能進行交流參數(shù)測試和老化篩選的問題,而且封裝面積縮小到BGA的1/4至1/10,延遲時間縮小到極短。
二.內(nèi)存芯片封裝方式
內(nèi)存顆粒的封裝方式最常見的有SOJ、TSOP II、Tiny-BGA、BLP、μBGA等封裝,而未來趨勢則將向CSP發(fā)展。
1.SOJ(Small Out-Line J-Lead)小尺寸J形引腳封裝

SOJ封裝方式是指內(nèi)存芯片的兩邊有一排小的J形引腳,直接黏著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上。它是一種表面裝配的打孔封裝技術,針腳的形狀就像字母"J",由此而得名。SOJ封裝一般應用在EDO DRAM。
2.Tiny-BGA(Tiny Ball Grid Array)小型球柵陣列封裝
TinyBGA英文全稱為Tiny Ball Grid Array(小型球柵陣列封裝),屬于是BGA封裝技術的一個分支。是Kingmax公司于1998年8月開發(fā)成功的,其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不小于1:1.14,可以使內(nèi)存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內(nèi)存容量提高2~3倍,與TSOP封裝產(chǎn)品相比,其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好的散熱性能和電性能。采用TinyBGA封裝技術的內(nèi)存產(chǎn)品在相同容量情況下體積只有TSOP封裝的1/3。TSOP封裝內(nèi)存的引腳是由芯片四周引出的,而TinyBGA則是由芯片中心方向引出。這種方式有效地縮短了信號的傳導距離,信號傳輸線的長度僅是傳統(tǒng)的TSOP技術的1/4,因此信號的衰減也隨之減少。這樣不僅大幅提升了芯片的抗干擾、抗噪性能,而且提高了電性能。采用TinyBGA封裝芯片可抗高達300MHz的外頻,而采用傳統(tǒng)TSOP封裝技術最高只可抗150MHz的外頻。TinyBGA封裝的內(nèi)存其厚度也更?。ǚ庋b高度小于0.8mm),從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36mm。因此,TinyBGA內(nèi)存擁有更高的熱傳導效率,非常適用于長時間運行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極佳。
3.BLP(Bottom Lead PacKage)底部引交封裝

樵風(ALUKA)金條的內(nèi)存顆粒采用特殊的BLP封裝方式,該封裝技術在傳統(tǒng)封裝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一種逆向電路,由底部直接伸出引腳,其優(yōu)點就是能節(jié)省約90%電路,使封裝尺寸電阻及芯片表面溫度大幅下降。和傳統(tǒng)的TSOP封裝的內(nèi)存顆粒相比,其芯片面積與填充裝面積之比大于1:1.1,明顯要小很多,不僅高度和面積極小,而且電氣特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制造成本也不高,BLP封裝與KINGMAX的TINY-BGA封裝比較相似,BLP的封裝技術使得電阻值大幅下降,芯片溫度也大幅下降,可穩(wěn)定工作的頻率更高。
4.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單內(nèi)置內(nèi)存模型

SIMM模塊包括了一個或多個RAM芯片,這些芯片在一塊小的集成電路板上,利用電路板上的引腳與計算機的主板相連接。因為用戶需要對內(nèi)存進行擴展,只需要加入一些新的SIMM就可以了。SIMM根據(jù)內(nèi)存顆粒分布可以分為單面內(nèi)存和雙面內(nèi)存,一般的容量為1、4、16MB的SIMM內(nèi)存都是單面的,更大的容量的SIMM內(nèi)存是雙面的。30線SIMM內(nèi)存條出現(xiàn)較早,根據(jù)當時的技術需要,只支持8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如要支持32位就必須要有四條30線SIMM內(nèi)存條。這種內(nèi)存條多用在386或早期的486主板上。72線SIMM內(nèi)存條可支持32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在586主板基本上都提供的是72線SIMM內(nèi)存插槽。需要注意的是,Pentium處理器的數(shù)據(jù)傳輸是64位的,現(xiàn)在采用Intel的Triton或Triton Ⅱ芯片組的586主板需要成對的使用這種內(nèi)存條;而采用SIS芯片組的586主板由于SIS芯片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術,能夠使用單條的72線內(nèi)存條。
5.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雙內(nèi)置存儲模型

DIMM模塊是目前最常見的內(nèi)存模塊,它是也可以說是兩個SIMM。它是包括有一個或多個RAM芯片在一個小的集成電路板上,利用這塊電路板上的一些引腳可以直接和計算機主板相連接。一個DIMM有168引腳,這種內(nèi)存條支持64位的數(shù)據(jù)傳輸。DIMM是目前我們使用的內(nèi)存的主要封裝形式,比如SDRAM、DDR SDRAM、RDRAM,其中SDRAM具有168線引腳并且提供了64bit數(shù)據(jù)尋址能力。DIMM的工作電壓一般是3.3v或者5v,并且分為unbuffered和buffered兩種。而SIMM和DIMM內(nèi)存之間不僅僅是引腳數(shù)目的不同,另外在電氣特性、封裝特點上都有明顯的差別,特別是它們的芯片之間的差別相當?shù)拇?。因為按照原來?nèi)存制造方法,制造這種內(nèi)存的時候是不需要把64個芯片組裝在一起構成一個64bit的模塊的,得益于今年來生產(chǎn)工藝的提高和改進,現(xiàn)在的高密度DRAM芯片可以具有不止一個Din和Dout信號引腳,并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在DRAM芯片上制造4、8、16、32或者64條數(shù)據(jù)引腳。在Pentium級以上的處理器是64位總線,使用這樣的內(nèi)存更能發(fā)揮處理器的性能。
6.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薄型小尺寸封裝。

TSOP內(nèi)存封裝技術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在封裝芯片的周圍做出引腳,如SDRAM內(nèi)存的集成電路兩側都有引腳,SGRAM內(nèi)存的集成電路四面都有引腳。TSOP適合用SMT技術(表面安裝技術)在PCB(印制電路板)上安裝布線。TSOP封裝外形尺寸時,寄生參數(shù)(電流大幅度變化時,引起輸出電壓擾動) 減小,適合高頻應用,操作比較方便,可靠性也比較高。改進的TSOP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SDRAM內(nèi)存的制造上,不少知名內(nèi)存制造商如三星、現(xiàn)代、Kingston等目前都在采用這項技術進行內(nèi)存封裝。不過,TSOP封裝方式中,內(nèi)存芯片是通過芯片引腳焊接在PCB板上的,焊點和PCB板的接觸面積較小,使得芯片向PCB辦傳熱就相對困難。而且TSOP封裝方式的內(nèi)存在超過150MHz后,會產(chǎn)品較大的信號干擾和電磁干擾。
7.BGA(Ball Grid Array)球狀矩陣排列封裝
(見下文的芯片組封裝)
8.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級封裝

CSP作為新一代的芯片封裝技術,在BGA、TSOP的基礎上,它的性能又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CSP,全稱為Chip Scale Pack-age,即芯片尺寸封裝的意思。作為新一代的芯片封裝技術,在BGA、TSOP的基礎上,CSP的性能又有了革命性的提升。CSP封裝可以讓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超過1∶1.14,已經(jīng)相當接近1∶1的理想情況,絕對尺寸也僅有32平方毫米,約為普通的BGA的1/3,僅僅相當于TSOP內(nèi)存芯片面積的1/6。與BGA封裝相比,同等空間下CSP封裝可以將存儲容量提高3倍。CSP封裝內(nèi)存不但體積小,同時也更薄,其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最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2毫米,大大提高了內(nèi)存芯片在長時間運行后的可靠性。與BGA、TOSP相比CSP封裝的電氣性能和可靠性也有相當大的提高。并且,在相同的芯片面積下CSP所能達到的引腳數(shù)明顯要比TSOP、BGA引腳數(shù)多得多,這樣它可支持I/O端口的數(shù)目就增加了很多。此外,CSP封裝內(nèi)存芯片的中心引腳形式有效縮短了信號的傳導距離,其衰減隨之減少,芯片的抗干擾、抗噪性能也能得到大幅提升,這也使得CSP的存取時間比BGA改善15%~20%。
芯片組的封裝方式
芯片組的南北橋芯片、顯示芯片以及聲道芯片等等,主要采用的封裝方式是BGA或PQFP封裝。
1.BGA(Ball Grid Array)球狀矩陣排列封裝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fā)展,對集成電路的封裝要求更加嚴格。這是因為封裝技術關系到產(chǎn)品的功能性,當IC的頻率超過100MHz時,傳統(tǒng)封裝方式可能會產(chǎn)生所謂的“CrossTalk”現(xiàn)象,而且當IC的管腳數(shù)大于208 Pin時,傳統(tǒng)的封裝方式有其困難度。因此,除使用QFP封裝方式外,現(xiàn)今大多數(shù)的高腳數(shù)芯片(如圖形芯片與芯片組等)皆轉(zhuǎn)而使用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封裝技術。BGA一出現(xiàn)便成為CPU、主板上南/北橋芯片等高密度、高性能、多引腳封裝的最佳選擇。
BGA封裝技術又可詳分為五大類:
(1)PBGA(Plasric BGA)基板:一般為2-4層有機材料構成的多層板,是塑針柵格陣列的縮寫,這些處理器具有插入插座的針腳。為了提高熱傳導性,PPGA 在處理器的頂部使用了鍍鎳銅質(zhì)散熱器,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此外,針腳的安排方式使得處理器只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II、IV處理器均采用這種封裝形式。
(2)CBGA(CeramicBGA)基板:即陶瓷基板,芯片與基板間的電氣連接通常采用倒裝芯片(FlipChip,簡稱FC)的安裝方式。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Pentium Pro處理器均采用過這種封裝形式。
(3)FCBGA(FilpChipBGA)基板:硬質(zhì)多層基板。
(4)TBGA(TapeBGA)基板:基板為帶狀軟質(zhì)的1-2層PCB電路板。
(5)CDPBGA(Carity Down PBGA)基板:指封裝中央有方型低陷的芯片區(qū)(又稱空腔區(qū))。
BGA封裝的I/O引腳數(shù)雖然增多,但引腳之間的距離遠大于QFP封裝方式,提高了成品率。而雖然BGA的功耗增加,但由于采用的是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從而可以改善電熱性能,另外,它的信號傳輸延遲小,適應頻率大大提高以及組裝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大大提高。
2.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裝

#p#
PQFP封裝的芯片的四周均有引腳,其引腳數(shù)一般都在100以上,而且引腳之間距離很小,管腳也很細,一般大規(guī)模或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采用這種封裝形式。用這種形式封裝的芯片必須采用SMD(表面安裝設備技術)將芯片邊上的引腳與主板焊接起來。采用SMD安裝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設計好的相應管腳的焊點。將芯片各腳對準相應的焊點,即可實現(xiàn)與主板的焊接。用這種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專用工具是很難拆卸下來的。PQFP封裝適用于SMD表面安裝技術在PCB上安裝布線,適合高頻使用,它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比值較小等優(yōu)點。但PQFP的缺點也很明顯:為了適應電路組裝密度的進一步提高,PQFP的引腳間距不斷縮小,I/O引腳數(shù)不斷增加,封裝體積也不斷加大,這給電路組裝生產(chǎn)帶來了許多困難,導致成品率下降和組裝成本的提高。
相關文章
799元起升級多通道健康傳感器! vivo WATCH 5手表發(fā)布
vivo官方正式公布了新一代智能手表vivo WATCH 5的多項核心配置和功能,主打健康監(jiān)測與輕量化設計,已于4月21日19:00正式發(fā)布,目前已開啟預約2025-04-22500元檔給你更強降噪體驗! OPPO Enco Free4藍牙耳機體驗測評
4 月 10 日,OPPO 正式發(fā)布真無線降噪耳機OPPO Enco Free4,搭載超強人聲降噪、智能自適應模式、北歐丹拿大師聯(lián)合調(diào)音、AI實時翻譯等創(chuàng)新功能,以旗艦級配置帶來越級體驗2025-04-121799 元起! OPPO Watch X2 Mini 智能手表發(fā)布
從OPPO發(fā)布了OPPO Watch X2之后,市場反映強烈,全新的外觀設計以及新功能受到大家喜歡,而現(xiàn)在OPPO又將推出更精美的OPPO Watch X2 Mini2025-04-12小巧機身更精致 續(xù)航不妥協(xié)! OPPO Watch X2 Mini智能手表評測
OPPO Watch X2 Mini將OPPO的高級審美展露無遺,也打破了童趣和高級無法共存的難題,這款手表值得購買嗎?詳細請看下文介紹2025-04-12丹拿調(diào)音+55db 降噪! OPPO Enco Free4丹拿版無線耳機實拍圖賞
OPPO Enco Free4 耳機現(xiàn)已在京東平臺開啟預約,采用圓潤耳機盒設計,預計近期上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OPPO Enco Free4丹拿版圖賞2025-04-12雷蛇頭戴式耳機怎么樣? 2025年性價比最高的幾款你不能錯過!
雷蛇游戲耳機在玩家圈里可是炙手可熱的選擇,對于很多朋友來說,選擇游戲耳機時,性價比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那么,有哪些雷蛇游戲耳機性價比高呢?詳細請看下文 介2025-03-17雷蛇北海巨妖萌貓版 V2 / BT 頭戴式耳機黑白配色版國行上架: 799元
今天我們來聊聊雷蛇(Razer)這個品牌以及他們家的一款超萌的產(chǎn)品——雷蛇北海巨妖萌貓版V2無線耳機,這款耳機今日發(fā)布,詳細如下2025-03-17- 筆記本電腦限于插槽數(shù)量以及最大容量規(guī)格,很難進行大規(guī)模擴容,這個時候最經(jīng)濟的擴容方式就是給閑置的固態(tài)硬盤加一個USB4.0雷電硬盤盒,如果你也有閑置的固態(tài)硬盤,趕緊入2025-03-04
音質(zhì)超出預期!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日落幻彩版體驗測評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發(fā)售前就已經(jīng)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人在預售階段就購買了這款耳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Bose Ultra耳機測評2025-02-28Type-C 接口+霍爾搖桿! 蓋世小雞手機手柄X5 Lite測評
蓋世小雞 X5 Lite 拉伸游戲手柄配備霍爾搖桿、采用 Type-C 活動接口設計,售價 99.9 元,這款手柄值得購買嗎?詳細請看下文介紹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