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實現websocket的即時通訊詳解
前言
websocket,WebSocket并不是全新的協議,而是利用了HTTP協議來建立連接,接下來讓我們正式走進websocket的大門!
為什么需要 WebSocket?
初次接觸 WebSocket ,大家都會問同樣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 HTTP 協議,為什么還需要另一個協議?它能帶來什么好處? 答案很簡單,因為 HTTP 協議有一個缺陷:通信只能由客戶端發(fā)起。 舉例來說,我們想了解今天的天氣,只能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發(fā)出請求,服務器返回查詢結果。HTTP 協議做不到服務器主動向客戶端推送信息。
這種單向請求的特點,注定了如果服務器有連續(xù)的狀態(tài)變化,客戶端要獲知就非常麻煩。我們只能使用"輪詢":每隔一段時候,就發(fā)出一個詢問,了解服務器有沒有新的信息。最典型的場景就是聊天室。
輪詢的效率低,非常浪費資源(因為必須不停連接,或者 HTTP 連接始終打開)。因此,工程師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WebSocket 就是這樣發(fā)明的。
WebSocket簡介
服務器可以主動向客戶端推送信息,客戶端也可以主動向服務器發(fā)送信息,是真正的雙向平等對話,屬于服務器推送技術的一種。
為什么WebSocket連接可以實現全雙工通信而HTTP連接不行呢?實際上HTTP協議是建立在TCP協議之上的,TCP協議本身就實現了全雙工通信,但是HTTP協議的請求-應答機制限制了全雙工通信。WebSocket連接建立以后,其實只是簡單規(guī)定了一下:接下來,咱們通信就不使用HTTP協議了,直接互相發(fā)數據吧。
注意:WebSocket連接必須由瀏覽器發(fā)起,因為請求協議是一個標準的HTTP請求
Websocket的特點 建立在 TCP 協議之上,服務器端的實現比較容易。與 HTTP 協議有著良好的兼容性。默認端口也是80和443,并且握手階段采用 HTTP 協議,因此握手時不容易屏蔽,能通過各種 HTTP 代理服務器。數據格式比較輕量,性能開銷小,通信高效??梢?code>發(fā)送文本,也可以發(fā)送二進制數據。沒有同源限制,客戶端可以與任意服務器通信。協議標識符是ws(如果加密,則為wss),服務器網址就是 URL(例如:ws://localhost:8080)。

WebSocket的應用場景
- 彈幕
- 媒體聊天
- 協同編輯(
我們常用的在線編輯) - 基于位置的應用(例如:
美團外賣中我們可以實時查看外賣小哥的位置,距離目的地的距離) - 體育實況更新(
騰訊體育nba直播技術統計的數據實時更新) - 股票基金報價實時更新
服務器支持
由于WebSocket是一個協議,服務器具體怎么實現,取決于所用編程語言和框架本身。Node.js本身支持的協議包括TCP協議和HTTP協議,要支持WebSocket協議,需要對Node.js提供的HTTPServer做額外的開發(fā)。已經有若干基于Node.js的穩(wěn)定可靠的WebSocket實現,我們直接用npm安裝使用即可。
客戶端websocket的 API
WebScoket構造函數
const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token=${localStorage.getItem("token")}`)WebSocket 對象作為一個構造函數,用于新建 WebSocket 實例。執(zhí)行上面語句之后,客戶端就會與服務器進行連接。 注意: 在這里傳入的參數url中可以攜帶token,可以進行登錄鑒權!
ws.onopen()
實例對象的onopen屬性,用于指定連接成功后的回調函數。
ws.onopen = () => {
console.log('連接成功!');
}ws.onclose()
實例對象的onclose屬性,用于指定連接關閉后的回調函數。
ws.onclose = () => {
console.log('關閉成功!')
}ws.onmessage()
實例對象的onmessage屬性,用于指定收到服務器數據后的回調函數。
ws.onmessage = (msgObj) => {
//...在這里進行邏輯操作
}注意:這里的形參是服務器傳來的數據對象,msgObj.data可以訪問到服務端返回的具體信息數據
ws.send()
實例對象的send()方法用于向服務器發(fā)送數據。
ws.send('hello websocket')node中使用WebSocket
客戶端使用
var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token=${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ws.onopen = () => {
console.log("open")
ws.send(JSON.stringify({
type: WebSocketType.GroupList
}))
}
ws.onmessage = (evt) => {
console.log(evt.data)
}在上面我們對客戶端的方法做了一個了解后,將對服務端進行了解!=>node中使用websocket官網
安裝ws模塊
npm install ws
node中簡單使用
const WebSocket = require("ws")
const WebSocketServer = WebSocket.WebSocketServer
//創(chuàng)建websocket服務,端口號為8080,與客戶端請求的端口號保持一致
const wss = new WebSocketServer({ port: 8080 });
wss.on('connection', function connection(ws) {
// connection,表示連接客戶端,形參中的ws代表我們的客戶端
ws.on('message', function message(data, isBinary) {
//這里表示只要ws標記的客戶端給我們發(fā)送消息,我們通過監(jiān)聽message可以得到前臺發(fā)過來的消息
wss.clients.forEach(function each(client) {
//wss.clients存放著連接到我們服務器所有的客戶端,通過遍歷,將客戶端的消息轉發(fā)給其他客戶端,從而實現群聊
if (client !== ws && client.readyState === WebSocket.OPEN) {
//這里client!==ws 目的是群發(fā)的時候不給自己發(fā)消息
client.send(data, { binary: false });
//在這里binary:false表示返回的數據不是二進制類型!
}
});
});
ws.send('歡迎加入聊天室'); //給客戶端返回信息
});注意:上述代碼中
ws實質上是一個句柄,(按照我的理解就是:ws代表我們打開的瀏覽器窗口,每打開一個窗口,ws就代表不同的窗口,代表不同的客戶端),用來指示服務端指向客戶端的唯一標識
小結
WebScoket整體來說的話不是很難,只是比較繁瑣罷了,前后端必須要進行一對一的匹配,也就是說,有來就有回,本篇為wensocket學習的第一階段而已,后面的文章將會切入到群聊、私聊的demo
到此這篇關于深入淺出講解websocket的即時通訊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websocket即時通訊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Node.js通過配置?strict-ssl=false解決npm安裝卡住問題
使用npm安裝依賴包是常見的任務之一,有時會遇到安裝卡住的問題,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通過配置?strict-ssl=false解決npm安裝卡住問題,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4-12-12
詳解在node.js中require方法的加載規(guī)則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在node.js中require方法的加載規(guī)則,本文一步步解析了require加載規(guī)則,講述了核心的模塊,路徑形式的模塊,第三方模塊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