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進階之CodeMirror的應用小結
一、前言
CodeMirror
支持在線編輯代碼,風格包括js
, java
, php
, c++
等等100多種語言。能夠做到代碼自動補全,代碼折疊,可配置鍵盤事件,支持vim
, emacs
, sublime text
編碼風格、能完成查找替換,括號匹配,分欄顯示,顯示行號,自行配置字體大小和風格等。
二、應用
1.下載codemirror
npm install vue-codemirror --save
2.main.js引入:
import VueCodeMirror from 'vue-codemirror'; import 'codemirror/lib/codemirror.css' Vue.use(VueCodeMirror);
3.頁面使用
<template> <div style="width: 100%; height: 98%"> <div style="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class="t_right"> <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back">Back</el-button> </div> <codemirror ref="mycode" :value="curCode" :options="cmOptions" class="code" style="height: 100%" @changes="changes" ></codemirror>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ProcessorService from '@/service/processorService'; import { codemirror } from 'vue-codemirror'; import 'codemirror/theme/ambiance.css'; // 這里引入的是主題樣式,根據(jù)設置的theme的主題引入,一定要引入??! require('codemirror/mode/javascript/javascript'); // 這里引入模式的js,根據(jù)設置的mode引入,一定要引入??! require("codemirror/mode/python/python.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foldcode.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foldgutter.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brace-fold.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xml-fold.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indent-fold.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markdown-fold.js') require('codemirror/addon/fold/comment-fold.js')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odemirror }, data() { return { curCode: '', cmOptions: { value: '', mode: 'text/javascript', theme: 'ambiance', readOnly: true } }; }, methods: { back() { this.$router.go(-1); } }, mounted() { const { path } = this.$route.query; console.log('path---', path); ProcessorService.loadScript(path).then(res => { console.log('script---', res); this.curCode = res; }); } }; </script>
三、options 配置項說明
注:vue-codemirror
中options
配置項和codemirror
一樣!
value: string|CodeMirror.Doc
編輯器的起始值??梢允亲址部梢允俏臋n對象。mode: string|object
使用的模式。如果沒有給出,默認為加載第一個模式。它可以是一個字符串,可以簡單地命名模式,也可以是與模式關聯(lián)的MIME
類型?;蛘?,它可以是包含模式配置選項的對象,具有name
命名模式的屬性(例如{name: “javascript”, json: true}
)。每種模式的演示頁面都包含有關模式支持的配置參數(shù)的信息??梢酝ㄟ^檢查CodeMirror.modes
和CodeMirror.mimeModes
對象來詢問CodeMirror
已定義了哪些模式和MIME
類型。第一個將模式名稱映射到它們的構造函數(shù),第二個將MIME
類型映射到模式規(guī)范。lineSeparator: string|null
顯式設置編輯器的行分隔符。默認情況下(值null
),文檔將在CRLF
以及單獨的CR
和LF
上拆分,并且單個LF
將在所有輸出中用作行分隔符(例如getValue
)。給定特定字符串時,只會在該字符串上拆分行,默認情況下,輸出將使用相同的分隔符。theme: string
編輯器設計樣式的主題。必須確保.cm-s-[name]
已加載定義相應樣式的CSS
文件(請參閱theme
分發(fā)中的目錄)。默認值為"default
",包含的顏色codemirror.css
。它可以使用多個主題化,例如"foo bar
"將同時分配cm-s-foo
和cm-s-bar
類編輯器。indentUnit: integer
一個塊(編輯語言中的含義)應縮進多少個空格。默認值為2
。smartIndent: boolean
是否使用模式提供的上下文相關縮進(或者只是縮進與之前的行相同)。默認為true
。tabSize: integer
制表符的寬度。默認為4
。indentWithTabs: boolean
在縮進時,是否tabSize
應該用N
個制表符替換前N *
個空格。默認值為false
。electricChars: boolean
配置編輯器在鍵入可能更改其正確縮進的字符時,是否應重新縮進當前行(僅在模式支持縮進時才有效)。默認為true
。specialChars: RegExp
用于確定哪些字符應由特殊占位符替換的正則表達式。非常適用于非打印特殊字符。默認是/[\u0000-\u001f\u007f-\u009f\u00ad\u061c\u200b-\u200f\u2028\u2029\ufeff]/
。specialCharPlaceholder: function(char) → Element
給定由specialChars
選項標識的特殊字符的函數(shù),生成用于表示字符的DOM
節(jié)點。默認情況下,會顯示一個紅點(•
),并帶有標題工具提示以指示字符代碼。direction: “ltr” | "rtl"
翻轉(zhuǎn)整體布局并選擇基本段落方向為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默認為“ltr
”。CodeMirror
將Unicode
雙向算法應用于每一行,但不自動檢測基本方向 - 它設置為所有行的編輯器方向。當基本方向與用戶意圖不匹配時,生成的順序有時會出錯(例如,前導和尾隨標點跳轉(zhuǎn)到行的錯誤一側(cè))。因此,允許用戶切換此選項對多語言輸入很有幫助。rtlMoveVisually: boolean
確定通過從右到左(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文本的水平光標移動是否是可視的(按向左箭頭向左移動光標)或邏輯(按向左箭頭移動到字符串中的下一個較低索引,這在視覺上是正確的從右到左的文字)。默認設置false
在Windows
上,true
在其他平臺上。keyMap: string
配置要使用的鍵映射。默認值是"default
",這是唯一定義的鍵映射codemirror.js
。key map
目錄中可以找到額外的鍵映射。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關鍵映射部分。extraKeys: object
可用于為編輯器指定額外的鍵綁定,以及由其定義的綁定keyMap
。應為null
或有效的鍵映射值。configureMouse: fn(cm: CodeMirror, repeat: “single” | “double” | “triple”, event: Event) → Object
允許您配置鼠標選擇和拖動的行為。按下鼠標左鍵時調(diào)用該函數(shù)。返回的對象可能具有以下屬性:unit: “char” | “word” | “line” | “rectangle” | fn(CodeMirror, Pos) → {from: Pos, to: Pos}
選擇的單位。對于自定義單元,可以是內(nèi)置單元之一,也可以是一個位置并返回其范圍的函數(shù)。默認設置是返回"word
"雙擊,"line
"三次點擊,“rectangle
"alt-clicks
(或Chrome
操作系統(tǒng),元移位點擊)等"single
” 。extend: bool
是否擴展現(xiàn)有選擇范圍或開始新選擇范圍。默認情況下,單擊班次時會啟用此功能。addNew: bool
啟用后,這會為現(xiàn)有選擇添加新范圍,而不是替換它。默認行為是在Mac OS
上為命令單擊啟用此功能,并在其他平臺上按住Control
鍵單擊。moveOnDrag: bool
當鼠標甚至拖動編輯器內(nèi)部的內(nèi)容時,它控制是復制(false
)還是移動(true
)。默認情況下,通過在Mac OS
上單擊鼠標右鍵并在其他位置按住Ctrl
鍵單擊來啟用此功能。lineWrapping: boolean
CodeMirror
是否應滾動或換行以排長行。默認為false
(滾動)。lineNumbers: boolean
是否在編輯器左側(cè)顯示行號。firstLineNumber: integer
在哪個數(shù)字開始計數(shù)行。默認值為1。lineNumberFormatter: function(line: integer) → string
用于格式化行號的函數(shù)。該函數(shù)傳遞給行號,并應返回將在裝訂線中顯示的字符串。gutters: array < string>
可用于添加額外的排水溝(超出或代替行號排水溝)。應該是一個CSS
類名稱數(shù)組,每個類名稱定義一個width
(和可選的背景),并將用于繪制排水溝的背景??梢园?code>CodeMirror-linenumbers類,以便明確設置行號裝訂線的位置(它將默認為所有其他裝訂線的右側(cè))。這些類名是傳遞給的鍵setGutterMarker
。fixedGutter: boolean
確定裝訂線是否水平滾動內(nèi)容(false
)或在水平滾動期間是否保持固定(true
,默認值)。scrollbarStyle: string
選擇滾動條實現(xiàn)。默認為"native
",顯示本機滾動條。核心庫還提供了"null
"完全隱藏滾動條的樣式。插件可以實現(xiàn)其他滾動條模型。coverGutterNextToScrollbar: boolean
當fixedGutter
打開時,并且存在水平滾動條,默認情況下,此滾動條左側(cè)將顯示裝訂線。如果此選項設置為true
,則它將由具有類的元素覆蓋CodeMirror-gutter-filler
。inputStyle: string
選擇CodeMirror
處理輸入和焦點的方式。核心庫定義"textarea
" 和"contenteditable
"輸入模式。在移動瀏覽器上,默認為"contenteditable
"。在桌面瀏覽器上,默認為"textarea
"。在"contenteditable
"模型中支持IME
和屏幕閱讀器更好。目的是使其成為未來現(xiàn)代桌面瀏覽器的默認設置。readOnly: boolean|string
這會禁止用戶編輯編輯器內(nèi)容。如果"nocursor
"給出特殊值(而不是簡單true
),則不允許對編輯器進行聚焦。showCursorWhenSelecting: boolean
選擇是否處于活動狀態(tài)時是否應繪制光標。默認為false
。lineWiseCopyCut: boolean
啟用時(默認情況下),在沒有選擇時執(zhí)行復制或剪切將復制或剪切其上有游標的整行。pasteLinesPerSelection: boolean
當從外部源(而不是編輯器本身)粘貼某些內(nèi)容時,如果行數(shù)與選擇的數(shù)量相匹配,則CodeMirror
將默認為每個選擇插入一行。可以將其設置false
為禁用該行為。selectionsMayTouch: boolean
確定多個選擇是在觸摸時(默認值)還是僅在它們重疊時(true
)連接。undoDepth: integer
編輯器存儲的最大撤消級別數(shù)。請注意,這包括選擇更改事件。默認為200
。historyEventDelay: integer
鍵入或刪除時將導致新歷史事件開始的不活動時間(以毫秒為單位)。默認為1250
。tabindex: integer
要分配給編輯器的選項卡索引。如果沒有給出,則不會分配選項卡索引。autofocus: boolean
可用于使CodeMirror
將焦點集中在初始化上。默認為關閉。當fromTextArea
使用when
時,并且沒有給出該選項的顯式值,當源textarea
被聚焦時,它將被設置為true
,或者它具有autofocus
屬性而沒有聚焦其他元素。phrases: object
某些插件通過該phrase 方法運行用戶可見的字符串(例如界面中的標簽)以允許翻譯。此選項確定該方法的返回值。如果它為null或者沒有輸入字符串命名的屬性的對象,則返回該字符串。否則,返回與該字符串對應的屬性的值。dragDrop: boolean
控制是否啟用拖放。默認開啟。allowDropFileTypes: array< string>
設置(默認為null)時,只能將類型在數(shù)組中的文件放入編輯器中。字符串應該是MIME
類型,并將根據(jù)瀏覽器報告type 的File對象進行檢查。cursorBlinkRate: number
用于光標閃爍的半周期(以毫秒為單位)。默認閃爍率為530
毫秒。通過將此值設置為零,可以禁用閃爍。負值完全隱藏光標。cursorScrollMargin: number
當接近可滾動文檔中可見視圖的頂部或底部時,總是在光標上方和下方留出多少額外空間。默認值為0。cursorHeight: number
確定光標的高度。默認值為1,表示它跨越線的整個高度。對于某些字體(以及某些品味)較小的高度(例如0.85),導致光標無法一直到達線的底部,看起來更好resetSelectionOnContextMenu: boolean
控制當在當前選擇之外單擊打開上下文菜單時,是否將光標移動到單擊點。默認為true。workTime, workDelay: number
突出顯示由偽背景線程完成,該線程將工作workTime毫秒,然后使用超時睡眠workDelay
毫秒。默認值為200和300,您可以更改這些選項以突出顯示或多或少的激進。pollInterval: number
指示CodeMirror
應該如何快速輪詢其輸入textarea
以進行更改(聚焦時)。大多數(shù)輸入都是由事件捕獲的,但某些內(nèi)容(如某些瀏覽器上的IME輸入)不會生成允許CodeMirror
正確檢測它的事件。因此,它民意調(diào)查。默認值為100毫秒。flattenSpans: boolean
默認情況下,如果相鄰標記具有相同的類,則它們會將相鄰標記合并為單個跨度。這將導致更簡單的DOM樹,從而表現(xiàn)更好。使用某些樣式(例如圓角),這將改變文檔的外觀。您可以將此選項設置為false以禁用此行為。addModeClass: boolean
啟用時(默認情況下為off
),將為每個標記添加一個額外的CSS
類,指示生成它的(內(nèi)部)模式,前綴為"cm-m-
"。例如,來自XML模式的標記將獲得cm-m-xml
該類。maxHighlightLength: number
當突出顯示長行時,為了保持響應,編輯器將放棄并簡單地將行的其余部分設置為純文本,當它到達某個位置時。默認值為10 000.您可以將其設置Infinity
為關閉此行為。viewportMargin: integer
指定在當前滾動到視圖中的文檔部分上方和下方呈現(xiàn)的行數(shù)。這會影響滾動時所需的更新量以及此類更新所做的工作量。您通常應該將其保留為默認值10.可以設置為Infinity
確保始終呈現(xiàn)整個文檔,因此瀏覽器的文本搜索會對其進行處理。這將對大文檔的性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四、拓展閱讀
到此這篇關于Vue進階之CodeMirror的應用小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Vue CodeMirror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vue實現(xiàn)element上傳多張圖片瀏覽刪除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實現(xiàn)element上傳多張圖片瀏覽刪除功能,本文結合示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參考下吧2023-10-10vue實現(xiàn)一個獲取按鍵展示快捷鍵效果的Input組件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如何實現(xiàn)一個獲取按鍵展示快捷鍵效果的Input組件,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使用vue框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