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requestAnimationFrame()解讀與使用示例
requestAnimationFrame()
是 JavaScript 中用于實現(xiàn)動畫效果的一個重要方法。它告訴瀏覽器你想執(zhí)行動畫,并要求瀏覽器在下次重繪之前調用指定的回調函數(shù)來更新動畫。相比傳統(tǒng)的 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
,requestAnimationFrame()
更加高效且能夠提供更流暢的動畫。
基本概念
1. 瀏覽器的重繪和回流
瀏覽器通過一個叫做“幀”的機制來渲染頁面內容。一般來說,瀏覽器每秒會嘗試繪制 60 幀(60FPS),每一幀都需要瀏覽器計算布局、樣式,并把內容繪制到屏幕上。requestAnimationFrame()
是專門為此設計的,它會讓你的動畫代碼在瀏覽器的重繪過程中執(zhí)行,確保每次動畫更新都與瀏覽器的刷新頻率同步。
2. 效率和節(jié)能
requestAnimationFrame()
會根據(jù)顯示器的刷新率來自動調節(jié)幀率,常見的刷新率是 60FPS。如果你的顯示器是 60Hz,requestAnimationFrame()
每秒會回調約 60 次。如果瀏覽器窗口被最小化,或者切換到另一個標簽頁,requestAnimationFrame()
會暫停執(zhí)行,減少CPU和GPU的負載。這和 setTimeout
、setInterval
不同,它們會一直執(zhí)行,即使頁面不可見。
使用方法
let start = null; function step(timestamp) { if (!start) start = timestamp; const progress = timestamp - start; // 更新動畫的位置,這里是簡單的例子,假設移動一個物體 const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element.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X(${Math.min(progress / 10, 200)}px)`; if (progress < 2000) { // 繼續(xù)動畫,直到經過2秒 requestAnimationFrame(step); } } requestAnimationFrame(step);
示例詳解
1. 回調函數(shù)
requestAnimationFrame()
需要一個回調函數(shù)作為參數(shù),這個回調函數(shù)會在瀏覽器準備好繪制下一幀時被調用。在上面的示例中,step
函數(shù)就是這個回調函數(shù)。
2. timestamp 參數(shù)
瀏覽器會為回調函數(shù)傳遞一個 timestamp
參數(shù),表示當前被請求的動畫幀開始時的時間戳。這個 timestamp
是以毫秒為單位的高精度時間,可以用來計算動畫進行的時間差。
3. 遞歸調用
在 step
函數(shù)內部,我們通過 requestAnimationFrame()
自己調用自己,形成一個動畫的遞歸循環(huán)。每一次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step)
,瀏覽器都會在下一幀時再次執(zhí)行 step
函數(shù)。
4. 條件控制
為了停止動畫,我們可以在遞歸調用時通過條件判斷,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通過 progress < 2000
來控制動畫持續(xù) 2 秒。如果不加這個條件,動畫會一直進行下去。
與 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 的比較
function moveBoxWithSetTimeout() { let position = 0; const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function update() { position += 5; element.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X(${position}px)`; if (position < 200) { setTimeout(update, 1000 / 60); // 每秒60次更新 } } update(); } function moveBoxWithRequestAnimationFrame() { let position = 0; const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function update() { position += 5; element.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X(${position}px)`; if (position < 200) { requestAnimationFrame(update); } } requestAnimationFrame(update); }
區(qū)別:
時間控制:
setTimeout(update, 1000 / 60)
人為指定每秒60幀,但實際性能可能受限于瀏覽器、CPU 等,不一定精準。requestAnimationFrame()
由瀏覽器根據(jù)系統(tǒng)的負載來決定最佳幀率,并與顯示器的刷新同步。
后臺標簽頁處理:
setTimeout
和setInterval
在后臺標簽頁或最小化時仍然運行,浪費資源。requestAnimationFrame()
會在頁面不可見時暫停,節(jié)省資源。
流暢度:
setTimeout
和setInterval
由于無法和瀏覽器的重繪同步,容易導致卡頓、抖動。requestAnimationFrame()
能提供更加平滑的動畫效果。
多個動畫場景
你可以通過 requestAnimationFrame()
同時控制多個動畫。只需要確保每個動畫邏輯在回調函數(shù)中被正確處理。
let box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1'); let box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2'); let start = null; function animate(timestamp) { if (!start) start = timestamp; const progress = timestamp - start; box1.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X(${Math.min(progress / 10, 200)}px)`; box2.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Y(${Math.min(progress / 20, 300)}px)`; if (progress < 2000) { 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 } 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上面的代碼演示了:
box1
向右移動,每 10 毫秒移動一個像素,直到移動 200 像素。box2
向下移動,每 20 毫秒移動一個像素,直到移動 300 像素。
多個元素的動畫可以在同一個 requestAnimationFrame
回調中進行,這樣它們會同步進行,保證幀率的一致性。
動畫的取消
requestAnimationFrame()
返回一個唯一的整數(shù) ID,代表該動畫幀請求。可以使用 cancelAnimationFrame()
取消這個動畫。
let animationId; function step(timestamp) { // 動畫邏輯 if (progress < 2000) { animationId = requestAnimationFrame(step); } } // 開始動畫 animationId = requestAnimationFrame(step); // 取消動畫 cancelAnimationFrame(animationId);
總結
- 同步與瀏覽器刷新頻率:
requestAnimationFrame()
是與顯示器的刷新率同步的動畫方法,通常會以 60FPS 執(zhí)行。 - 高效與節(jié)能:在頁面不可見時,
requestAnimationFrame()
會暫停執(zhí)行,避免不必要的計算。 - 流暢的動畫體驗:由于它與瀏覽器的重繪同步,能帶來更加流暢的動畫效果。
通過掌握 requestAnimationFrame()
,你可以更輕松地創(chuàng)建流暢且高效的動畫效果,它是現(xiàn)代 Web 動畫開發(fā)的核心工具之一。
到此這篇關于js中requestAnimationFrame()解讀與使用示例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s requestAnimationFrame()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ES6中l(wèi)et、const的區(qū)別及變量的解構賦值操作方法實例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ES6中l(wèi)et、const的區(qū)別及變量的解構賦值操作方法,結合實例形式分析了ES6中l(wèi)et、const的功能、原理、使用方法及數(shù)組、字符串、函數(shù)參數(shù)等解構賦值相關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