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802.11ax前瞻3:上行隨機接入(TF TF-R)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7-03-14 15:42:56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引入了OFDMA的需求之后,802.11ax的MAC層隨機接入機制也發(fā)生了變化,下面主要就是介紹802.11ax中所采用的TF(Trigger Frame)以及TF-R(Trigger Frame for Random access)機制,一起來了解下

在802.11ax以前,MAC的接入機制是典型的CSMA機制(即DCF中所采用的CSMA/CA)。在引入了OFDMA的需求之后,802.11ax的MAC層隨機接入機制也發(fā)生了變化,在協(xié)議中,代替?zhèn)鹘y(tǒng)的CSMA思想,802.11ax采用了基于ALOHA思想設計了競爭協(xié)議。本節(jié)我們主要就是介紹802.11ax中所采用的TF(Trigger Frame)以及TF-R(Trigger Frame for Random access)機制。

本節(jié)我們討論內容主要參考Draft 0.1中的相應描述,以及如下提案(按照時間順序):

IEEE 802.11-15/0365r0:UL MU ProcedureIEEE 802.11-15/0880r2:Scheduled Trigger framesIEEE 802.11-15/0875r1:Random Access with Trigger Frames using OFDMAIEEE 802.11-15/1137:Triggered OFDMA Random Access ObservationsIEEE 802.11-15/1105r0:UL OFDMA-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IEEE 802.11-15/1047r0:Random RU selection process upon TF-R receptionIEEE 802.11-15/1370r0:UL OFDMA Random Access ControlIEEE 802.11-16/0582r3:Random Access RU Allocation in the Trigger Frame

以上的草案資源整理如下

注:由于協(xié)議正在制定的過程中,所以會存在TBD(To Be Determined)的部分以及不斷更新的協(xié)議內容,筆者未必跟上最新的協(xié)議進程,如果有錯漏的地方,還請見諒。

TF(Trigger Frame)接入機制

802.11ax與傳統(tǒng)的DCF所需求的MAC層機制是不同的。傳統(tǒng)的DCF同一個時刻只有一個用戶接入信道,而由于802.11ax采用OFDMA技術,其需求多個用戶可以同一時間接入信道(選擇的RU是正交的)。

本節(jié)我們所介紹的TF機制,主要是用在UL MU (Uplink Multi-users)這種上行傳輸的場景下的。TF機制是一個上行傳輸的框架,其具體的隨機接入的方法是TF-R機制。參考draft 0.1中,第10.3.2.11.4節(jié)部分,以及草案(IEEE 802.11-15/0365r0),我們描述協(xié)議中TF接入機制。

注:如果研讀過協(xié)議草案的可以發(fā)現,802.11協(xié)議指定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其屬于一個個小草案慢慢疊加,一步一步往上設定的過程,比如在IEEE 802.11-15/0365r0草案中,僅僅是一個很簡單的TF的機制,并沒有設置一些具體內容。在TF機制基本思想通過以后,協(xié)議會在其上進一步設計,最終不斷修改才獲得了最終的802.11協(xié)議版本。

\

TF是一種上行接入的傳輸框架,其定義了一個很簡單的過程:

AP發(fā)送Trigger frame,宣稱這一輪接入開始。Trigger frame中,包含了節(jié)點上傳所使用的時頻資源(RU)信息。根據Trigger frame中的指示,節(jié)點選擇其對應的RU位置,進行OFDMA的接入。多個節(jié)點同時向AP發(fā)送上行PPDU。AP接收完全部數據后,反饋ACK,結束這一輪傳輸。在草案(IEEE 802.11-15/1105r0)中,TF幀不僅僅指定了什么節(jié)點發(fā),還指定了節(jié)點的發(fā)送一系列參數,如下圖:

\

其中第一列是該RU被分配給那個用戶(具體是指定用戶的AID),如果AID設置為RA(協(xié)議中RA的AID號還沒給定,即TBD),那么該RU就是供節(jié)點競爭的。后面的幾列包含了比如Coding Type以及MCS值,這一塊細節(jié)較多,所以我們就不展開了。

以上就是一個TF的接入框架,筆者總結其與傳統(tǒng)的802.11相比有以下不同:

單節(jié)點接入和多節(jié)點接入:傳統(tǒng)的802.11中,都是單個節(jié)點占據整個信道的。在TF中,多個節(jié)點基于OFDMA,同時接入信道。發(fā)起者不同:在傳統(tǒng)的802.11中,節(jié)點只要競爭到信道,就可以立刻發(fā)起傳輸。而在TF中,只有當AP發(fā)送了TF幀之后,節(jié)點才可以發(fā)起上行接入競爭。ACK反饋時機不同:在傳統(tǒng)802.11中,ACK是在發(fā)送完之后,立刻被反饋的。而在TF中,ACK實際上是等所有用戶都傳輸完之后,再一次反饋給所有接受者的。由于每一個發(fā)送者可能發(fā)送的數據包長短不一,所以先發(fā)送完的,需要等待后發(fā)送完的。這一點實際上也是多用戶接入協(xié)議一個設計的公共問題。使用場景不同:基于以上的幾點不同,我們還可以理解,TF機制本身就是在假定網絡是工作在基礎架構的情況下,進行的設計,其不好在IBSS網絡情況下工作。而傳統(tǒng)802.11中的DCF設計,是即可以在基礎架構模式下,也可以在IBSS模式下工作的。

注:802.11ax中不是完全把DCF刪除,而是分時采用不同的模式。TF機制主要是用在上行接入這一部分的,有關我們這一節(jié)不進行展開。

TF-R(Trigger Frame for Random access)

TF-R是基于TF的進一步擴展,是在TF機制中,引入了競爭的機制,其基本思想是Slot-Aloha。參考draft 0.1中,第25.5.2.6.1節(jié)部分,以及草案(IEEE 802.11-15/1105r0),我們描述協(xié)議中TF-R接入機制。

\

初看上圖是比較復雜的,以下我們一步一步做解析。

TF-R是將原來時域競爭轉為頻率競爭(如左邊紅色豎線上所示)。

TF-R是在我們前面所述的TF過程之前執(zhí)行的,在每一次接入時,AP首先發(fā)送TF-R幀,在該幀中的部分RU其相應AID=X,這個X代表這個RU是供節(jié)點競爭接入的。節(jié)點在識別到TF-R幀之后,具體是采用OBO(UL-OFDMA Backoff)的機制競爭(我們所述TF-R的接入思想是基于Aloha而不是CSMA的主要原因也在這里)。

Aloha和CSMA的核心區(qū)別在于LBT(Listen Before Talk)機制上:Aloha是沒有LBT的,而CSMA是基于LBT的。

在OBO中,每一個節(jié)點首先從CWO(Contention Window for UL-OFDMA)窗口中,選擇一個隨機數并放入Backoff counter中。如上圖,STA1選擇的是10,STA2選擇的是4,STA3選擇的是0。然后節(jié)點比較,這一輪TF-R幀中,可供競爭的RU slot的數目,比如上圖RU數目為3。若Backoff counter小于RU的總數(比如STA3選擇為0,其小于3),那么節(jié)點就可以發(fā)送數據,反之不行。那么該節(jié)點就隨機選擇一個RU(比如上圖,從3個中隨機選擇1個,即RU=3),然后在該RU上進行數據傳輸。

當RU=3被競爭之后,開始下一個的TF-R。此時節(jié)點首先要進行Backoff過程,即本地的Backoff counter要減去上一輪總的競爭RU數目(比如STA2選擇為4,那么要減去3,即將Backoff counter設置為1)。若新的一輪中節(jié)點的Backoff counter小于這一輪的可供競爭的RU數目(比如STA2現在Backoff counter為1,RU數目為2),那么該節(jié)點競爭勝利,可以任意選擇一個RU(比如選擇RU=1)。只有當TF幀中,有被用來Random Access的RU的時候(即TF-R幀),其才會觸發(fā)OBO的過程,若該TF幀中沒有這種RU,那么不會進行Backoff。

當RU資源被競爭好以后,AP發(fā)送TF幀,節(jié)點正式向AP反饋上行數據,其過程就和我們之前所述的TF過程一樣了。

注:Slot-Aloha的思想是用來判斷節(jié)點在這個時刻可不可以發(fā)送,并沒有包含在哪個位置具體傳輸的機制。故OBO主要是用來判斷,節(jié)點能不能發(fā)的,至于使用哪個信道具體發(fā)送,那么這里是隨機的。這一塊可能有性能評估的問題,不過目前協(xié)議是這樣設定的。

相關文章

  • 三大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NETCONF、RESTCONF介紹

    本文將詳細介紹三種主要的協(xié)議: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NETCONF(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和RESTCONF,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4-02-13
  • 常見網絡協(xié)議匯總

    常見的網絡協(xié)議有:TCP/IP協(xié)議、UDP協(xié)議、HTTP協(xié)議、FTP協(xié)議等,本文就詳細的介紹一下常見的網絡協(xié)議,通過這些具體的協(xié)議更深刻的認識整體網絡的傳輸流程及相關網絡原理,
    2023-05-30
  • L2TP和PPTP的區(qū)別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L2TP和PPTP的區(qū)別,主要的前區(qū)別在于用途不同、使用要求不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L2TP和PPTP的聯系與區(qū)別,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023-05-30
  • 自組織網絡Ad Hoc之OLSR 協(xié)議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自組織網絡Ad Hoc之OLSR 協(xié)議詳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5-08
  • 自組織網絡Ad Hoc之AODV協(xié)議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自組織網絡Ad Hoc之AODV協(xié)議詳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5-08
  • 自組織網絡Ad Hoc 網絡基礎知識

    自組織網絡(Ad Hoc)是一種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網絡相結合的網絡,是移動計算機網絡的一種,用戶終端可以在網絡內隨意移動而保持通信
    2023-05-08
  • 一次完整的http請求過程分析

    瀏覽器輸入一個URL回車后,會發(fā)生什么呢?這里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2-10-19
  • 常用網絡協(xié)議匯總

    本篇主要是對網絡協(xié)議進行一個歸納總結,方便后續(xù)查閱及復習,當然如有新的認知或新的理解,也會持續(xù)更新
    2022-10-19
  • 常用網絡協(xié)議匯總 詳解篇

    今日回顧網絡知識時,發(fā)現自己專門整理過一篇關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協(xié)議知識以及作用的梳理,特發(fā)此一貼,也當給自己鞏固網絡知識了,如有錯誤,望各大佬指正
    2022-10-19
  • HTTP協(xié)議的8種請求方式及常用請求方式的解析

    HTTP即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是一種實現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通信的響應協(xié)議,它是用作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請求,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2-10-19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