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onsumer接口中的方法andThen?accept使用詳解
BiConsumer 接口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方法:andThen() 和 accept()
1. andThen()方法
用于組合兩個 BiConsumer 實例,形成一個新的 BiConsumer 實例,該實例按順序執(zhí)行這兩個操作。
public class BiConsum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第一個操作 BiConsumer<String, Integer> printNameAndAge = (name, age) ->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name + ", Age: " + age); }; // 第二個操作 BiConsumer<String, Integer> printNameLength = (name, age) -> { System.out.println("Name Length: " + name.length()); }; // 使用組合后的 BiConsumer 執(zhí)行操作 BiConsumer combined = printNameAndAge.andThen(printNameLength); combined.accept("John", 25); } }
打印結果
Name: John, Age: 25
Name Length: 4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分別創(chuàng)建了兩個 BiConsumer 實例 biConsumer1 和 biConsumer2。然后,使用 andThen()
方法將這兩個實例組合成一個新的 BiConsumer 實例 combinedBiConsumer。
組合后的 combinedBiConsumer 將先執(zhí)行 biConsumer1 的操作,再執(zhí)行 biConsumer2 的操作。
2. accept()方法
用于接受參數(shù)并執(zhí)行操作。
public class BiConsum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iConsumer<String, Integer> biConsumer = (str, num) -> {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 str);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 + num); }; String str = "Hello"; int num = 5; biConsumer.accept(str, num); } }
打印結果
String: Hello
Integer: 5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創(chuàng)建了一個 BiConsumer<String, Integer> 實例 biConsumer,它接受一個字符串和一個整數(shù)作為參數(shù)。在 accept()
方法中,我們打印了傳入的字符串和整數(shù)。
使用 biConsumer.accept(str, num)
的方式,我們將字符串 "Hello" 和整數(shù) 5 傳遞給 biConsumer 實例來執(zhí)行操作。
以上就是BiConsumer 接口中兩個重要的方法:andThen() 和 accept() 如何使用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BiConsumer 接口方法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AsyncHttpClient?RequestFilter請求篩選源碼解讀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AsyncHttpClient?RequestFilter請求篩選源碼解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12-12SpringBoot3集成SLF4J+logback進行日志記錄的實現(xiàn)
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3集成SLF4J+logback進行日志記錄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2-01-01SpringBoot如何使用feign實現(xiàn)遠程接口調用和錯誤熔斷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如何使用feign實現(xiàn)遠程接口調用和錯誤熔斷,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