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把外部依賴包納入Spring容器管理的兩種方式
前言
在Spring boot項目中,凡是標記有@Component、@Controller、@Service、@Configuration、@Bean等注解的類,Spring boot都會在容器啟動的時候,自動創(chuàng)建bean并納入到Spring容器中進行管理,這樣就可以使用@Autowired等注解,在需要使用bean的業(yè)務類中進行注入。這里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ComponentScan,這是一個bean掃描注解,默認掃描的目錄是啟動類所在包下的所有包及子包,也就是說凡是標記了@Componetn等注解類,Spring boot都會自動創(chuàng)建bean納入Spring容器管理。
問題
一個問題來了,是什么呢?如果我封裝了一套公共的業(yè)務組件,也想把些組件類放到Spring容器里,方便在業(yè)務里注入使用,這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解決方法
最先想到的就是,應該就是更新@ComponentScan的掃描路徑了吧,除了這個還有沒有更好方法呢?答案是有的,且聽我細細道來的。
主要是兩種方式:
第一種:Spring.factories
如果了解過Spring boot的自動裝配的原理以及如何自定義自己的starter,對這個配置文件應該會很熟悉,Spring boot能夠實現開箱即用,省去了許多繁瑣的配置,spring-boot-autoconfigure.jar下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文件起了關鍵作用。那個類里有什么呢?仔細會發(fā)現spring.factories中配置信息是key-value的形式,key是spring中預留的擴展點配置接口的全限定類名,vlue則是具體的配置類的全限定類名,如果有多個配置類,則以英文逗號隔開;
如果公共的業(yè)務組件封裝好了,就可以在resources目錄下,創(chuàng)建/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文件,并實現Spring預留的擴展點配置接口,使用的時候引入到項目中,然后在Spring容器啟動的時候,會讀取classpath下所有的spring.factories中的配置類,然后納入到Spring容器中。當然這個處理過程是很復雜的,這里不過多展開,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張圖,可以幫助你很好的理解整個過程,有興趣的小伙們,不妨根據圖上內容,再結合spring源碼再深入研究一下。

第二種: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其實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文件功能和Sping.factories的作用是一樣的,這個用法是Spring boot2.7以后出現的,目的也是為引入外部的jar,把外部bean納入到Spring容器,實現外部組件與Spring的集成,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引入的方式有些不同,spring.factories這種方式是在resources下創(chuàng)建/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文件,內部是key-value的形式,這種則是創(chuàng)建/META-INF/spring/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內部是具體的要導入到Spring環(huán)境的中的配置類。
兩種方式有一些區(qū)別,不過都是用來實現自動裝配的。
到此這篇關于Springboot把外部依賴包納入Spring容器管理的兩種方式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外部依賴包納入Spring容器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SpringBoot引入Redis報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引入Redis報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類找不到錯誤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4-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