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Debug的常用命令
Debug是DOS、Windows都提供的實模式(8086方式)程序的調試工具。使用它,可以查看CPU各種寄存器中的內容、內存的情況和在機器碼級跟蹤程序的運行。
1、Debug的常用功能
R命令:查看、改變CPU寄存器的內容;D命令:查看內存中的內容;E命令:改寫內存中的內容:U命令:將內存中的機器指令翻譯成匯編指令:T命令:執(zhí)行一條機器指令;A命令:以匯編指令的格式在內存中寫入一條機器指令。Q命令:退出debugP命令:類似于step over(“t”命令類似于step into),可用于跳過loop循環(huán)G命令:跳過前面的代碼,停留到指定的代碼位置
2、R命令
輸入r
:查看所有寄存器的值輸入r 寄存器名稱
:修改寄存器的值輸入r ax
:將ax寄存器的值改為0100H
3、D命令
輸入d
:可以查看內存中的內容輸入d 段地址:偏移地址
:查看特定位置的內存數據輸入d 段地址:起始偏移地址 結尾偏移地址
:查看特定位置和特定范圍的內存數據輸入d 偏移地址
、 d 起始偏移地址 結尾偏移地址
:會將DS的內容作為段地址
右邊是每個內存單元中的數據對應的可顯示的ASCII碼字符,如果沒有對應的ASCII字符,就顯示“.”。
4、E命令
1、輸入e 段地址:偏移地址 數據串
修改特定位置的內存數據:
2、輸入e 段地址:偏移地址
后按Enter也可以修改特定位置的內存數據,數據之間用空格隔開:
5、U命令
輸入u
、u 段地址:偏移地址
可以將內存中的內容翻譯為對應的匯編指令:
由3部分組成
1、最左邊一列:是指令的地址
段地址:偏移地址
2、中間那一列:是指令對應的機器指令3、最右邊一列:是匯編指令
6、A命令
輸入a
、a 段地址:偏移地址在這里插入代碼片
可以從某位置開始寫入匯編指令:
應用拓展:
(2)用目前所學過的匯編指令,計算2的4次方(最多使用4條指令)
(3)查看內存中的內容。PC機主板上的ROM中寫有一個生產日期,在內存FFFOOH~FFFFFH的某幾個單元中,請找到這個生產日期并試圖改變它。
(4)向內存從 B8100H 開始的單元中填寫數據,如:
-e B810:0000 01 01 02 02 03 03 04 04
請讀者先填寫不同的數據,觀察產生的現象;再改變填寫的地址,觀察產生的現象。
8086 的顯存地址空間是 A0000H~BFFFFH,其中 B8000H~BFFFFH 為 80*25 彩色字符模式顯示緩沖區(qū),當向這個地址空間寫入數據時,這些數據會立即出現在顯示器上
相關文章
匯編語言XOR指令:對兩個操作數進行邏輯(按位)異或操作(推薦)
匯編語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種用于電子計算機、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編程器件的低級語言,亦稱為符號語言。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匯編語言XOR指令:對兩個操作數進行邏輯(按位)異或操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