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Java之異常到底該如何捕獲和處理
一. 捕獲和處理異常
1. 概述
在Java中,如果某行或某幾行代碼有可能會拋出異常,我們此時就可以用try ... catch ... finally進行捕獲處理。把可能發(fā)生異常的語句放在try { ... }語句中,然后使用catch語句捕獲對應的Exception及其子類,把必須執(zhí)行的代碼放在finally語句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代碼實現(xiàn)吧。
2. try-catch結構
2.1 基本語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try-catch的基本語法:
try {
// 可能發(fā)生異常的語句
} catch(Exception e) {
// 處理異常語句
}在上面的語法中,我們要把可能引發(fā)異常的語句封裝在try語句塊中,用于捕獲可能發(fā)生的異常。catch語句里的( )中,要傳入與try語句里匹配的異常類,指明catch語句可以處理的異常類型。
也就是說,如果此時try語句塊中發(fā)生了某個異常,那么這個相應的異常對象就會被拋出,產生異常的這行代碼之后的其余代碼就不會再被執(zhí)行。然后catch語句就開始執(zhí)行,把try中拋出的異常對象進行捕獲并處理。
當然,如果try語句塊中沒有發(fā)生異常,那么try里的代碼就會正常執(zhí)行結束,而后面的catch就會被跳過。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try...catch與if...else是不一樣的,try后面的花括號{ }不可以省略,即便try中只有一行代碼。同樣的,catch的花括號 { } 也不可以省略。另外,try語句塊中聲明的變量屬于局部變量,它只在try中有效,其它地方不能訪問該變量。
2.2 代碼實現(xiàn)
接下來設計一個代碼案例,來講解try-catch的用法:
/**
* @author
*/
public class 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義一個長度為3的數(shù)組
int[] array = new int[3];
try {
//索引超出了數(shù)組長度,將會引發(fā)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數(shù)組下標越界異常
array[3] = 1;
//發(fā)生異常后,這行代碼并不會執(zhí)行
System.out.println("數(shù)組:" + array.toString());
} 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指出異常的類型、性質、棧層次及出現(xiàn)在程序中的位置
e.printStackTrace();
//輸出錯誤的原因及性質
System.out.println("數(shù)組越界:" + e.getMessage());
//輸出異常的類型與性質
System.out.println("數(shù)組越界:" + e.toString());
}
}
}在上面這段代碼中,小編在try語句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長度為3的整數(shù)數(shù)組,并嘗試著將第4個位置上的元素值設為1。由于數(shù)組越界,這會引發(fā)代碼故障,java會拋出一個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異常。由于發(fā)生了異常,所以后面的數(shù)組輸出語句就不會被執(zhí)行。
而我們在catch中接收了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異常,這個異常與try中拋出的異常是一致的,所以代碼會跳轉到catch中進行異常的處理。另外在上面的處理代碼塊中,我們可以通過Exception異常對象的以下方法,來獲取到相應的異常信息。
- printStackTrace()方法:輸出異常棧信息,指出異常的類型、性質、棧層次及出現(xiàn)在程序中的位置;
- getMessage()方法:輸出錯誤的性質;
- toString()方法:輸出異常的類型與性質。
3. 多重catch結構
我們在編寫java代碼時,多行語句有可能會產生多個不同的異常,你們面對這個多個異常該怎么處理呢?其實我們可以使用多重catch語句來分別處理多個異常。
3.1 基本語法
多重catch語句的基本語法格式如下:
try {
// 可能會發(fā)生異常的語句
} catch(ExceptionType e) {
// 處理異常語句
} catch(ExceptionType e) {
// 處理異常語句
} catch(ExceptionType e) {
// 處理異常語句
...
}當存在多個catch代碼塊時,只要有一個catch代碼塊捕獲到一個異常,其它的catch代碼塊就不再進行匹配。但是我們要注意,當捕獲的多個異常類之間存在父子關系時,一般是先捕獲子類,再捕獲父類。所以我們在編寫代碼時,要把子類異常放在父類異常的前面,否則子類就會捕獲不到。
3.2 代碼實現(xiàn)
接下來給大家設計了一個利用IO流讀取文件內容的案例,這段代碼就可能會出現(xiàn)兩個異常。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
* @author 一一哥Sun
*/
public class Demo02 {
//多重catch語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義一個緩沖流對象,以后在IO流階段壹哥會細講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try {
//對接一個file.txt文件,該文件可能不存在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txt"));
//讀取文件中的內容。所有的IO流都可能會產生IO流異常
String line = reader.readLine();
while (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line = reader.read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處理文件不存在時的異常
System.out.println("文件不存在:" + e.getMessage());
} catch (IOException e) {
//處理IO異常
System.out.println("讀取文件失?。? + e.getMessage());
}
}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嘗試打開一個名為file.txt的文件,并逐行讀取其內容。如果該文件不存在或讀取失敗,程序將會在相應的catch塊中處理異常,并打印出異常消息。具體地來說,就是try代碼塊的第16行代碼調用了FileReader的構造方法,這里有可能會發(fā)生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而第18行調用BufferedReader輸入流的readLine()方法時,有可能會發(fā)生IOException異常。
因為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是IOException異常的子類,所以我們應該先捕獲 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即第23行代碼;后捕獲IOException異常,即第26行代碼。但是如果我們將FileNotFoundException和IOException異常的捕獲順序進行調換,那么捕獲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的代碼塊永遠也不會執(zhí)行,所以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也永遠不會被處理。當然,如果多個異常之間沒有父子關系,則其順序就無所謂了。
4. try-catch-finally結構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涉及到了IO流的相關內容,這一塊我們還沒有開始進行學習,會在以后給大家進行詳細地講解。
IO流屬于一種比較消耗物理資源的API,使用完之后應該把IO流進行關閉,否則就可能會導致物理資源被過多的消耗。那么我們該在哪里關閉IO流呢?有的人會說,我們可以在try語句塊執(zhí)行完正常的功能后關閉IO流。但是大家要知道,try語句塊和catch語句塊有可能因為異常并沒有被完全執(zhí)行,那么try里打開的這些物理資源到底要在哪里回收呢?
為了確保這些物理資源一定可以被回收,異常處理機制給我們提供了finally代碼塊,且Java 7之后又提供了自動資源管理(Automatic Resource Management)技術,更是可以優(yōu)雅地解決資源回收的問題。
4.1 基本語法
無論是否發(fā)生異常,finally里的代碼總會被執(zhí)行。在 finally代碼塊中,我們可以執(zhí)行一些清理等收尾善后性質的代碼,其基本語法格式如下:
try {
// 可能會發(fā)生異常的語句
} catch(ExceptionType e) {
// 處理異常語句
} finally {
// 執(zhí)行清理代碼塊,這里的代碼肯定會被執(zhí)行到,除非極特殊的情況發(fā)生
}上面的代碼中,無論是否發(fā)生了異常(除極特殊的情況外,比如提前調用了System.exit()退出虛擬機的方法),finally語句塊中的代碼都會被執(zhí)行。另外,finally語句也可以直接和try語句配合使用,其語法格式如下:
try {
// 邏輯代碼塊
} finally {
// 清理代碼塊
}我們在使用try-catch-finally語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異常處理的語法結構中,只有try是必需的。如果沒有try代碼塊,則不能有后面的catch和finally;
雖然catch塊和finally塊是可選的,但也不能只有try塊,catch塊和finally塊至少要出現(xiàn)其中之一,也可以同時出現(xiàn);
可以有多個catch塊,捕獲父類異常的catch塊,必須位于捕獲子類異常的后面;
多個catch塊必須位于try塊之后,finally塊必須位于所有的catch塊之后;
只有finally與try語句塊的語法格式,這種情況會導致異常的丟失,所以并不常見;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在finally代碼塊中使用return或throw等會導致方法終止的語句,否則這將會導致try和catch代碼塊中的return和throw語句失效。
尤其是try-catch-finally與return的結合,是我們面試時的一個考點哦。有些面試官會賤賤地問你try-catch-finally中如果有return,會發(fā)生什么,請大家自行做個實驗吧。
4.2 代碼實現(xiàn)
接下來在之前的案例基礎上進行改造,引入finally代碼塊: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
* @author
*/
public class Demo03 {
//try-catch-finally語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義一個緩沖流對象,以后在IO流階段壹哥會細講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try {
//對接一個file.txt文件,該文件可能不存在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txt"));
//讀取文件中的內容。所有的IO流都可能會產生IO流異常
String line = reader.readLine();
while (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line = reader.read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處理文件不存在時的異常
System.out.println("文件不存在:" + e.getMessage());
} catch (IOException e) {
//處理IO異常
System.out.println("讀取文件失敗:" + e.getMessage());
} finally {
try {
//在finally代碼塊中也可以進行try-catch的操作
if (reader != null) {
//關閉IO流
reader.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關閉文件失?。? + e.getMessage());
}
}
}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嘗試打開一個名為file.txt的文件,并逐行讀取其內容。如果文件不存在或讀取失敗,程序將在相應的catch塊中處理異常,并打印出異常消息。無論是否發(fā)生異常,程序都會在finally塊中關閉文件。
4.3 小結
在try-catch-finally組合的結構中,其執(zhí)行流程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該流程可知,try-catch-finally語句塊的執(zhí)行情況可以細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如果try代碼塊中沒有拋出異常,則執(zhí)行完try代碼塊后會直接執(zhí)行finally代碼塊;
如果try代碼塊中拋出了異常,并被catch子句捕捉,則終止try代碼塊的執(zhí)行,轉而執(zhí)行相匹配的 catch代碼塊,之后再執(zhí)行 finally代碼塊;
如果try代碼塊中拋出的異常沒有被任何catch子句捕獲到,將會直接執(zhí)行finally代碼塊中的語句,并把該異常傳遞給該方法的調用者;
如果在finally代碼塊中也拋出了異常,則會把該異常傳遞給該方法的調用者。
二. 結語
至此,就把今天的內容講解完畢了,通過今天的內容,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
- try...catch與if...else是不一樣的,try后面的花括號{ }不可以省略,即便try中只有一行代碼;
- 同樣的,catch的花括號 { } 也不可以省略;
- 當捕獲的多個異常類之間存在父子關系時,一般是先捕獲子類,再捕獲父類;
- 在異常處理的語法結構中,只有try是必需的。如果沒有try代碼塊,則不能有后面的catch和finally。
以上就是學習Java之異常到底該如何捕獲和處理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Java異常捕獲和處理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大數(shù)據(jù)Kafka:消息隊列和Kafka基本介紹
本文對消息隊列的應用場景,優(yōu)缺點,消息隊列的兩種方式,常見的消息隊列產品以及Kafka的特點和應用場景做了詳細的講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2021-08-08
解決出現(xiàn) java.lang.ExceptionInInitializerError錯誤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解決出現(xiàn) java.lang.ExceptionInInitializerError錯誤問題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1-01
Java JVM運行時數(shù)據(jù)區(qū)(Run-Time Data Areas)
運行時數(shù)據(jù)區(qū),是java虛擬機定義的在程序執(zhí)行期間使用的各種運行時的數(shù)據(jù)區(qū),通過JVM運行時數(shù)據(jù)區(qū)圖例給大家展示的很詳細,對JVM 運行時數(shù)據(jù)區(qū)相關知識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21-06-06
SpringBoot使用hutool-captcha實現(xiàn)驗證碼生成與驗證
在springboot的登陸頁面中為了防止機器大規(guī)模注冊,機器暴力破解數(shù)據(jù)密碼等危害,需要驗證隨機生成的驗證碼,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使用hutool-captcha實現(xiàn)驗證碼生成與驗證,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