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2023常用配置指南(JDK/系統(tǒng)設置等常用配置)
一、JDK及編譯目錄設置
1 項目的JDK設置
File-->Project Structure...-->Platform Settings -->SDKs


SDKs全稱是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這里一定是選擇JDK的安裝根目錄,不是JRE的目錄。
這里還可以從本地添加多個JDK。使用“+”即可實現(xiàn)。后續(xù)我們學習JDK17在做講解~
2 out目錄和編譯版本
out目錄:用于存放項目中各個模塊編譯后的.class文件,若out目錄沒有正確設置,將無法編譯!??!
無需手動設置,了解即可~~~
File-->Project Structure...-->Project Settings -->Project

二、相關詳細設置
1 打開詳細配置界面
1、顯示工具欄


2、默認啟動項目配置

啟動IDEA時,默認自動打開上次開發(fā)的項目?還是自己選擇?
如果去掉Reopen projects on startup前面的對勾,每次啟動IDEA就會出現(xiàn)如下界面:

3、取消自動更新
Settings–>Appearance & Behavior->System Settings -> Updates


默認都打√了,建議檢查IDE更新的√去掉,檢查插件更新的√選上。
2 設置整體主題
1、選擇主題
官網(wǎng)主題 | Intellij Light:
在最開始的很長時間都是使用這個主題,最主要的問題是 白天還好,晚上寫代碼的話 就有點頭疼了。所以官網(wǎng)也提供了 dark 版本

dark主題:默認主題,這里不做修改。

其他主題可參考文章:
推薦 20 款 IDEA 主題!-CSDN博客
2、設置菜單和窗口字體和大小
菜單字體大小 Setting->Apprearance 選擇大小即可

3、設置IDEA背景圖
idea背景主題的更換 還是在Apprearance 里面

3 設置編輯器主題樣式
1、編輯器主題

2、字體大小

詳細的字體與顏色如下:

溫馨提示:如果選擇某個font字體,中文亂碼,可以在fallback font(備選字體)中選擇一個支持中文的字體。
3、注釋的字體顏色

- Block comment:修改多行注釋的字體顏色
- Doc Comment –> Text:修改文檔注釋的字體顏色
- Line comment:修改單行注釋的字體顏色
4 顯示行號與方法分隔符

5 代碼智能提示功能

IntelliJ IDEA 的代碼提示和補充功能有一個特性:
區(qū)分大小寫。 如果想不區(qū)分大小寫的話,就把這個對勾去掉。
6 自動導包配置
默認需要自己手動導包,Alt+Enter快捷鍵
自動導包設置
動態(tài)導入明確的包:Add unambiguous imports on the fly,該設置具有全局性;
優(yōu)化動態(tài)導入的包:Optimize imports on the fly,該設置只對當前項目有效;

7 設置項目文件編碼(一定要改)
初始界面:

在以上界面中,我們就可以來設置當前工程所涉及到的相關代碼的編碼集了。在Editor > File Encodoings這個界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跟編碼集相關的有三項,它們分別是:
- Global Encoding:已經(jīng)是UTF-8編碼集了
- Project Encoding:需要做個修改,把它改成UTF-8編碼集
- Default encoding for properties files:也需要做個修改,把它也改成UTF-8編碼集

以上三項都修改為UTF-8編碼集之后,記住還要將Transparent native-to-ascii conversion前面的框框打上勾喲??,這是因為如果涉及到本地的ASCII碼的話,那么就能做相關的一個轉(zhuǎn)換了,不然properties文件中的注釋顯示的都不會是中文。
說明: Transparent native-to-ascii conversion主要用于轉(zhuǎn)換ascii,顯式原生內(nèi)容。一般都要勾選。
這樣,以后我們所有的工程當中,包括模塊當中,涉及到的代碼,全部都使用的是UTF-8編碼集,這個也是一個默認行為了,作為一個程序員,應該都清楚這一點。
8 設置控制臺的字符編碼

9 修改類頭的文檔注釋信息

在編輯區(qū)域看到的模板代碼,在結合描述區(qū)域其實很好理解:
- 第一行代碼:是用
#if判斷包名是否為空,不為空就將包名填寫到此位置。- 第二行代碼:使用
#parse插入了另一個名為File Header.java的模板的內(nèi)容。- 第三行代碼:是將文件名傳遞到此位置。
參考描述中的預定義變量,可以簡單配置類注釋。
/**
@ClassName ${NAME}
@Author ${USER}
@Date ${DATE} ${TIME}
@Version 1.0
@Description TODO
**/
直接將代碼復制到編輯區(qū)域,點進【Apply】和【OK】。新建Java類進行驗證,這里新建 Hello.java,效果如下:

常用的預設的變量,這里直接貼出官網(wǎng)給的:
${PACKAGE_NAME} - the name of the target package where the new class or interface will be created.
${PROJECT_NAME} - the name of the current project.
${FILE_NAME} - the name of the PHP file that will be created.
${NAME} - the name of the new file which you specify in the New File dialog box during the file creation.
${USER} - the login name of the current user.
${DATE} - the current system date.
${TIME} - the current system time.
${YEAR} - the current year.
${MONTH} - the current month.
${DAY} - the current day of the month.
${HOUR} - the current hour.
${MINUTE} - the current minute.
${PRODUCT_NAME} - the name of the IDE in which the file will be created.
${MONTH_NAME_SHORT} - the first 3 letters of the month name. Example: Jan, Feb, etc.
${MONTH_NAME_FULL} - full name of a month. Example: January, February, etc.10 設置自動編譯
Settings-->Build,Execution,Deployment-->Compiler

在以上界面中,可以看到有兩項還沒打上勾,它們分別是:
- Build project automatically:當前的工程是否是要自動編譯的
- Compile independent modules in parallel:是不是需要并行的對多個模塊進行編譯
大家記得把以上兩項打上勾就行,勾選好之后,點擊OK按鈕。

設置了這個屬性之后有什么作用呢?當你寫完代碼之后,idea會自動把你的java文件編譯成class文件,修改的也一樣,自動會更新。所以這樣你如果你啟動tomcat的時候就不用先clean,然后在啟動。
總結
到此這篇關于IDEA2023常用配置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IDEA2023常用配置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Spring中獲取Bean對象的三種注入方式與兩種注入方法詳解
平常的Java開發(fā)中程序員在某個類中需要依賴其它類的方法,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Spring中獲取Bean對象的三種注入方式與兩種注入方法的相關資料,文中通過圖文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3-03
feign的ribbon超時配置和hystrix的超時配置說明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feign的ribbon超時配置和hystrix的超時配置說明,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9-09
SpringBoot+SpringCloud用戶信息微服務傳遞實現(xiàn)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SpringCloud實現(xiàn)登錄用戶信息在微服務之間的傳遞,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11-11
Springboot使用redis實現(xiàn)接口Api限流的示例代碼
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使用redis實現(xiàn)接口Api限流的示例代碼,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2-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