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erialPort類中清空緩存區(qū)的兩種方法
前言
在 C# 的 SerialPort 類中,DiscardInBuffer 和 DiscardOutBuffer 是兩個用于 清空緩沖區(qū)的方法,對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數據管理至關重要。
一、DiscardInBuffer
// 清空輸入緩沖區(qū) serialPort.DiscardInBuffer();
1. 作用
清空輸入緩沖區(qū),丟棄接收緩沖區(qū)中所有未讀取的數據。
2. 使用場景
- 在重新配置串口參數(如波特率、數據位)前,確保舊數據不會干擾新配置。
- 在程序啟動或重新連接時,清除殘留數據。
- 當檢測到數據異?;蛐枰匦麻_始通信時。
二、DiscardOutBuffer
// 清空輸出緩沖區(qū) serialPort.DiscardOutBuffer();
1. 作用
清空輸出緩沖區(qū),丟棄發(fā)送緩沖區(qū)中尚未傳輸的待發(fā)送數據。
2. 使用場景
- 當需要立即停止發(fā)送數據(如發(fā)送錯誤或用戶中斷操作)。
- 在程序關閉或重新配置前,確保所有未發(fā)送的數據被丟棄。
- 避免因輸出緩沖區(qū)滿導致的發(fā)送阻塞。
三、緩沖區(qū)的作用與問題
1. 基本概念
- 輸入緩沖區(qū)(Input Buffer):存儲串口接收到的字節(jié),等待應用程序讀取。
- 輸出緩沖區(qū)(Output Buffer):暫存應用程序發(fā)送的字節(jié),等待串口逐個發(fā)送。
2. 問題
- 數據殘留:未及時讀取的數據會堆積,導致后續(xù)讀取時包含舊數據。
- 發(fā)送阻塞:輸出緩沖區(qū)滿時,
Write操作會等待或拋出異常(取決于WriteTimeout設置)。
“buffer 就是緩沖區(qū),用于暫時存儲用戶數據”
例如,DiscardInBuffer 就是清空輸入緩沖區(qū)中的臨時存儲數據,避免干擾后續(xù)操作。
四、使用場景示例
場景 1:避免舊數據干擾
// 在重新配置串口前清空緩沖區(qū) serialPort.DiscardInBuffer(); serialPort.DiscardOutBuffer(); serialPort.BaudRate = 115200; // 修改波特率
場景 2:緊急停止發(fā)送
// 用戶點擊“停止發(fā)送”按鈕時
private void StopButto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erialPort.DiscardOutBuffer(); // 丟棄未發(fā)送的數據
serialPort.Close(); // 關閉串口
}
場景 3:程序啟動時清理殘留數據
// 打開串口前清空緩沖區(qū) serialPort.Open(); serialPort.DiscardInBuffer(); // 避免啟動時殘留數據
五、注意事項
調用時機:
- 必須在串口 已打開(IsOpen = true) 時調用,否則會拋出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 清空緩沖區(qū)會丟失數據,需確保操作是有意為之。
- 必須在串口 已打開(IsOpen = true) 時調用,否則會拋出
性能影響:
- 頻繁調用可能影響性能,建議僅在必要時使用。
與讀寫操作的配合:
- 清空輸入緩沖區(qū)后,后續(xù)
Read或ReadLine會從最新數據開始。 - 清空輸出緩沖區(qū)后,未發(fā)送的數據將完全丟失。
- 清空輸入緩沖區(qū)后,后續(xù)
六、相關屬性
- BytesToRead:獲取輸入緩沖區(qū)中已接收的字節(jié)數。
- BytesToWrite:獲取輸出緩沖區(qū)中待發(fā)送的字節(jié)數。
- ReadBufferSize 和 WriteBufferSize:設置輸入/輸出緩沖區(qū)的大?。J分別為 4096 和 2048)。
總結
- DiscardInBuffer:清空輸入緩沖區(qū),避免舊數據干擾。
- DiscardOutBuffer:清空輸出緩沖區(qū),停止未完成的發(fā)送。
- 關鍵場景:配置串口前、程序啟動時、緊急中斷操作時。
通過合理使用這兩個方法,可以有效管理串口通信中的數據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到此這篇關于C# SerialPort類中清空緩存區(qū)的兩種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 SerialPort清空緩存區(qū)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C#中的Task.WaitAll和Task.WaitAny方法介紹
這篇文章介紹了C#中的Task.WaitAll和Task.WaitAny方法,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