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docker commit后鏡像越來越大問題
解決docker commit后鏡像越來越大問題
在一些情況下,需要將容器直接打包為鏡像。不想在Dockerfile中編寫一行行代碼。
但是使用:
docker commit -m="提交信息" -a="作者信息" 容器名/容器ID 提交后的鏡像名:Tag
會導致鏡像越來越大。10G的鏡像經(jīng)過4次commit就變成100G。
我們可以通過:docker system df -v
,在【Containers space usage:】中查看容器的大小
雖然顯示只有10G,但是commit后會非常大。
所以在此找到2種方法:
方法1
直接打包容器,然后import為鏡像img1
docker export -o img.tar 容器ID docker import img.tar img1:20221011123412
方法2
將容器內(nèi)根目錄所有文件壓縮。傳到容器外,再import為鏡像img1
# 第一步:壓縮 sudo tar --exclude=./proc --exclude=./sys --exclude=./img.tar -cvf img.tar ./ 第二步:傳出容器 docker cp 容器ID:img.tar ./ 第三步:import為鏡像 cat img.tar | sudo docker import - img:202201010101
注意壓縮時會提醒權限問題【tar: Exiting with failure status due to previous errors】,導致壓縮報錯。
原因是:
- proc 、sys的部分文件是沒有權限的。而tar --exclude=./proc 雖然是跳過proc,但是注意絕對/相對路徑文件。
- 否則還是壓縮/proc,還會報錯。
綜上對比,還是方法1比較好用。不要再用方法2了。
總結的圖:
不過使用上邊打好的鏡像,在本機ocker run運行OK,在其他設備就報錯:
docker: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failed to create shim: OCI runtime create failed: container_linux.go:380: starting container process caused: process_linux.go:385: applying cgroup configuration for process caused: Failed to activate service 'org.freedesktop.systemd1': timed out (service_start_timeout=25000ms): unknown.
有文章說是設備內(nèi)存不足。。。。
總結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docker容器中登陸并操作postgresql的實現(xiàn)
本文主要介紹了docker容器中登陸并操作postgresql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