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摩托羅拉Moto G怎么樣?國行雙4G Moto G詳細評測

  發(fā)布時間:2015-03-18 08:49:14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2015年1月26日,摩托羅拉發(fā)行了國行版的Moto G,與上年我們評測過的Moto G相比,國行版的Moto G能支持LTE網(wǎng)絡,使得更加適合我們使用,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國行雙4G Moto G詳細評測

1國行雙4G Moto G評測:用心的工業(yè)設計評測

  2015年1月26日,摩托羅拉發(fā)行了國行版的Moto G,與上年我們評測過的Moto G相比,國行版的Moto G能支持LTE網(wǎng)絡,使得更加適合我們使用,運行著Android 5.0系統(tǒng),筆者第一次接觸這臺機的時候并沒有感覺到這臺手機有什么特別的,外觀是那么的普通,系統(tǒng)是那么的無趣,而硬件性能也是讓我提不起絲毫興趣,但出乎意料的是筆者使用了幾天Moto G得出的結論是:我需要的就是這么一臺機器。

國行MOTO G
摩托羅拉 Moto G LTE/XT1079

硬件配置

  國行版Moto G配備了1.2GHz的高通驍龍400處理器,1GB RAM,8GB ROM,5.0英寸分辨率為1280x720的IPS屏幕,后置800像素攝像頭,前置200萬像素攝像頭。

國行 MOTO G參數(shù)

CPU 高通驍龍400 1.2GHz四核
RAM 1GB
ROM 8GB 支持Micro SD卡擴展
屏幕 5.0英寸 1280x720像素分辨率
攝像頭 200萬前置+800萬像素后置+補光燈
操作系統(tǒng) Android 5.0
電池 2070mAh(不可拆卸)
網(wǎng)絡制式

GSM,TD-SCDMA,WCDMA,TD-LTE,FDD-LTE

機身外觀

國行MOTO G

  Moto G并沒有像其他廠商那樣追求超大屏幕超窄邊框,141.5×70.7mm的機身,5寸的屏幕,約3mm的邊框。這樣的搭配雖然樸素,但是特別耐看。上下對稱放置設計的揚聲器在用戶橫放手機看電影或打游戲時顯得特別好用。與Moto X不同的是,Moto G沒有使用2.5D屏幕而是采用普通的直邊屏幕,這樣做能提高屏幕的良品率從而大大降低屏幕的生產(chǎn)成本。

國行MOTO G

  Moto G沿用了Moto X的設計風格,后殼的材質(zhì)沒有像Moto X那樣可定制,其后殼采用仿肌膚質(zhì)感處理,相當討好人手。攝像頭、LED補光燈、M字呈一條直線布置。簡單又不失美觀。輕盈的機身和獨特材質(zhì)的后殼帶來極佳的手感。

國行MOTO G

國行MOTO G

  機身側面按鍵設計在后殼與前殼的中間,這樣的設計除了相當大膽還特別考驗機身做工,做工稍微不好就會出現(xiàn)明顯縫隙,筆者手上的這臺Moto G縫隙并不算明顯。

國行MOTO G

  后殼同樣采用與Moto X相似的弧度設計,使得把持手機時手掌與后殼完美貼合(明顯不讓我放在桌面上玩手機...),除了后殼優(yōu)秀的設計之外,Moto G側面的工業(yè)設計還是相當巧妙的。

國行MOTO G

國行MOTO G

國行MOTO G

  Moto G雖然沒有像Moto X的那種可訂制材質(zhì)后殼,但其提供了很多色彩繽紛的后殼選擇非常適合喜歡個性張揚的年輕人。

國行MOTO G

  Moto G的后殼提供黑色、紫紅色、綠色、藍色等顏色選擇,進一步減少朋友出門手持Moto G與別人撞機的情況。

2國行雙4G Moto G評測:硬件性能評測

硬件性能

  硬件性能方面,Moto G配置為1.2GHz的28nm HPM工藝高通驍龍400處理器,高通驍龍400處理器基于ARM Cortex A7架構,該處理器為高通驍龍系列的入門CPU,常見于國外品牌的千元手機。GPU為Adreno 305支持包括OpenGL ES 3.0、DirectX等技術。內(nèi)存方面,Moto G配有1GB RAM,8GB ROM,5.0英寸分辨率為1280x720的IPS屏幕,后置800像素攝像頭+一顆LED補光燈,前置200萬像素攝像頭,與Moto X的配置相比(高通801 CPU,Adreno 330的GPU,2GB RAM),確實低了不少,但考慮到Moto G的售價這個配置也說得過去。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安兔兔評測:18837;排名對比落后于ZenFone5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魯大師評測:21949;HTML5:12496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Linpack評測:單核53.671;雙核133.228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Geekbench得分:單核341;雙核1158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Vellamo評測:金屬878;多核1380(領先于第一代Moto G)

國行Moto G性能測試匯總
安兔兔 18837 HTML5:14236
魯大師 21949 HTML5:12496
Linpack 單核53.671 雙核133.228
Geekbench 單核341 雙核1158
Vellamo 金屬878 多核1380

  從上面用軟件評測的結果來看,Moto G的性能確實非常一般,不過考慮到ARM Cortex A7架構的性能比較可觀,筆者還是進行一下實際的游戲測試:

國行MOTO G

國行MOTO G

  在比較熱門的Stick Squad2面前,Moto G沒有感覺到有卡頓現(xiàn)象,雖然其硬件性能確實一般,但對于偶爾玩玩游戲的朋友們已經(jīng)足夠。

3國行雙4G Moto G評測:屏幕色彩篇

屏幕顯示效果

  Moto G采用一塊5.0英寸的1280×720像素的IPS屏幕,像素密度為294ppi。與市面上5.0英寸的千元手機相比,雖然沒有它們配備的1080p屏幕,但分辨率的降低有利于減輕CPU的負載,進而降低功耗,提升了續(xù)航性能。

國行MOTO G
Moto G屏幕采樣

  從屏幕采樣可以看到,Moto G屏幕的色彩還原度比較理想,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偏色現(xiàn)象。

國行MOTO G
Moto G屏幕采樣

  在可視角度測試中有些許變暗,但是還能接受。

國行MOTO G
Moto G屏幕采樣

  得益于IPS屏幕,Moto G的色彩飽和度較高,顏色較為鮮艷,細節(jié)也表現(xiàn)得非常細膩。

國行MOTO G
Moto G屏幕采樣

國行MOTO G
Moto G屏幕采樣

  Moto G屏幕色彩過渡十分自然,各色塊之間沒有明顯的斷層現(xiàn)象。

國行 MOTO G
Moto G RGB采樣圖與標準RGB圖對比

  總的來說,Moto G色彩還原度比較理想。得益于IPS屏幕,屏幕色彩表現(xiàn)得比較鮮艷。無論是色彩還原、亮度、對比度方面都達到了比較不錯的水平。

4國行雙4G Moto G評測:相機及成像效果

拍照體驗

  在拍照方面,Moto G搭配的是800萬像素攝像頭并且?guī)в幸粚釉陉柟庀鲁尸F(xiàn)紫紅色的鍍膜,鍍膜可以減少紫外線對傳感器的影響,讓畫質(zhì)表現(xiàn)得更加優(yōu)秀,還配有一顆LED補光燈、f/2.0 光圈、4 倍數(shù)碼變焦、自動HDR。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Moto G的拍照界面非常簡潔,不僅取消了快門鍵,而且將各種相機的設置鍵都也隱藏進第二級交互菜單,Moto G拍照的時候僅需輕觸屏幕即可完成拍照動作(成像速度非??欤绻L觸屏幕,則會變成連拍。在拍照功能選擇上面,用戶僅需從左側向右滑動屏幕即可激活二級設置菜單。Moto G的二級設置菜單采用了滑輪式的功能切換UI,整體簡潔易用。

自然光

國行MOTO G
(點擊查看原圖)

國行MOTO G
(點擊查看原圖)

  自然光環(huán)境下,Moto G的曝光控制比較好,沒有出現(xiàn)過曝現(xiàn)象。同時色彩比較豐富,畫面的對比度較高,細膩解析力強。

微距

國行MOTO G
(點擊查看原圖)

  微距方面可以看出那顆花(其實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聚焦突出,細節(jié)還原得很好,背景虛化明顯,微距能力相當不錯。

暗環(huán)境

國行MOTO G
(點擊查看原圖)

  暗環(huán)境采樣圖(這茶水間好像不怎么暗...),噪點控制力不錯,色彩還原正確??偟膩碚f,Moto G的拍攝能力能夠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5國行雙4G Moto G評測:純粹的安卓5.0

Android5.0系統(tǒng)

  Moto G搭配的是原生Android5.0系統(tǒng),其全新設計風格Material Design獲得了一致好評。

  鎖屏界面背景采用虛化設計,除了常見的時間,日期之外,還能顯示尚未閱讀的通知或信息,下面為電話及相機的快捷鍵,用戶在屏幕的任意方向向左滑動手指,就會激活相機,激活電話同理,向上滑動即可解鎖。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解鎖后即可看到主屏,Moto G采用了傳統(tǒng)的二級菜單設計。在主屏我們看不到很多很多的應用圖標,風格非常清新。繼續(xù)打開二級菜單我們可以看到應用圖標像是畫在一張白紙上面那樣,雖然沒有像其他UI那種半透明背景設計的唯美,但是這樣設計可以令圖標的文字更加清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直接拖動圖標新建文件夾。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Moto G的下拉菜單也是分為兩級,第一級能夠顯示未讀通知等信息。這時繼續(xù)向下滑動手指,即可激活二級下拉菜單,在此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常用的設置快捷鍵,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右上角的齒輪圖標可以進入設置菜單,方便用戶進一步對手機進行設置。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長按主屏空白的地方即可激活主屏顯示設置界面,在這里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添加桌面小部件,或是設置背景壁紙。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設置界面分為:無線與網(wǎng)絡、設備、個人、系統(tǒng)三大模塊,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設置的需求快速找到對應的設置項目。

國行MOTO G國行MOTO G國行MOTO G

  此外,國行版Moto G沒有采用Google Now語音服務,取而代之的是靈犀語音助手,靈犀語音助手本身對于中文的識別率比較高,所以在國內(nèi)也算是一個比較實用的語音助手。同理Google Map,Google Play由國內(nèi)比較出名的高德地圖和應用商店代替。

總結

  在使用Moto G短短的幾天里,這臺機器沒有帶給筆者任何的驚喜,老實說這個價位可以選擇的機器真的很多很多,而且相當一部分的配置肯定比Moto G強,但Moto G給我的就是那種各樣硬件都配合得恰當好處的感覺,性能不強但是使用足夠,續(xù)航可以一天有余,屏幕不至于大到塞不進褲袋。拋開性能不說,Moto G在細節(jié)上面確實做得很出色,很多看似簡單的工業(yè)設計都使得機器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習慣,能用一句話概括的就是:Moto G足夠簡單而且非常好用。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